中共發表反腐“白皮書” 外界指一紙空文

【新唐人2010年12月30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中共新聞辦公室29日發表了《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承認了中國腐敗的嚴重性。對於公眾對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滿意度,白皮書涉及的民調結果統計數據為70.6%,引來無盡的嘲笑。有學者認為,腐敗已經在體制內根深蒂固,中共當局發表反腐倡廉白皮書不會起到任何效果。

白皮書的部分內容

大陸官方媒體報導,12月29日下午中共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发表了《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白皮书的基本框架,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共十个部分。

白皮書強調,要建立反腐敗和廉政建設體制與工作機制,完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法律法規制度。

白皮書還指出,要通過權力製約和監督體系,通過體制改革和製度創新防治腐敗、依法依紀查處腐敗案件。

自由亚洲电台說,由於中國的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突出,各方面體制機制還不完善,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有的案件涉及金額巨大,違法違紀行為趨於隱蔽化、智能化、複雜化。

批評人士說,腐敗已經在體制內根深蒂固,沒有根本改革,僅通過制定更多規定,腐敗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白皮書是一紙空文

《BBC中文網》報導說,中共當局發動了數次反腐運動。結果,腐敗問題還在加劇,貧富差距也在不斷增大。

旅居美國的中國經濟學家何清璉表示,中共當局發表反腐倡廉白皮書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徵地開發就是腐敗嚴重的例子,中共當局三令五申要嚴懲違法徵地行為,但徵地的活動從來就沒有停止,到頭來都是一紙空文。

何清璉認為,目前當局對房地產並沒有真正調控,它是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很多地方官商在拼命地徵地,搞土地儲備。有的地方執政部門儲備了五年的土地。就是說這一任官員、只要當下去,他任內時賣土地就有得吃了。

據《經濟觀察網》報導,海南全省尚未供應的存量建設用地只有約17萬畝,其中有13萬畝掌握在中糧集團、中信集團、華潤集團以及海航置業、富力地產、魯能置業等幾個大地主手中,他們拿走的利潤可能高達70%。數據顯示,這些大地主至少可在未來10年以內繼續主導海南的房地產市場,並左右當地的房價。

近年來,看起來當局對反貪的力度似乎加強了,但民眾質疑說“雷聲大雨點小”,“腐敗越反越多”,落網高官層級越來越高、涉及金額越來越多。民眾沒有感受到當局反貪動真格,反而質疑落網高官的比例仍太低。

在今年被判囚的11名省部級高官,平均受賄額達1,065萬元, 但官員都是判決死緩或無期,沒有一個被判死刑。

3月31日,原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行長餘振東貪汙、挪用公款4.82億美元,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餘振東有期徒刑12年,處沒收其個人財產100萬元。

大陸律師劉鵬在個人博客中說:貪官越判越輕,反腐敗之路將何往?

民眾質疑:反腐滿意度70.6%?

中共官方的反貪白皮書援引國家統計局的民意調查結果稱,從2003年至2010年,公眾對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成效的滿意度平穩上升,從51.9%提高到70.6%;公眾認為消極腐敗現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從68.1%上升到83.8%。這些所謂民調、統計,與公眾的認知反差之大,遭到網民的嘲諷。

網民調侃:“是不是小數點點錯了,滿意度是7.06%吧?”;“是打漏字了吧?應該是不滿意度為70.6%吧?”

香港《蘋果日報》評論說,在權力產生和監督的機制未曾改變之前,在太子黨佔據黨政軍要津、把持電力金融等壟斷行業的現狀未改變之前,中共所謂的反貪和反貪白皮書,只是“官方滿紙荒唐言,百姓一把辛酸淚”。

反腐根本:建立民主制度

在一份37頁白皮書中顯示,中共繼續是反腐鬥爭的領導者。《德國之聲》的報道認為,中共事實上排除了建立一個獨立的反腐法院的可能性,也就是“既做裁判員,有做運動員”。白皮書稱,反腐措施將得到媒體監督,但有特定的界限。浦志強律師表示,要有效打擊腐敗,需要一個民主社會和民主的政黨,委託一個其領導層本身已經腐敗的政黨負責反腐,對這樣的打算,人們無需重視。

廣州的律師唐荊陵表示,中國反腐之所以從中共當政幾十年來反腐一直不能真正地達到效果,它本身的因素還是製度建設的問題,就是說,缺乏新聞自由、缺乏責任政治、缺乏責任政府,再一個缺乏獨立的司法,這個才是最根本的因素

唐荊陵律師表示,白皮書雖然出來了,但是恐怕當局是沒有誠意去做這樣的製度建設的。因為最近一直在出臺各種各樣的限製網絡的法律規定;並且還繼續有作家被逮捕、被下獄。中共當局一方面強調要加強對權力的各種監督,但對民眾通過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揭露腐敗行為進行各種壓制。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