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加價 被批不顧民意

【新唐人2010年12月26日訊】(新唐人記者常春綜合報導)深圳地鐵二期部分線路開通試運營前夕,新地鐵票價方案於23日正式出爐,由按網站計算調整為按里程計算,採用起步價加里程價的方式。據了解,新方案採用的是9月29日深圳市舉辦城市軌道交通票價聽證會上最貴的第二種方案。對此,有不少民眾質疑,稱這樣的結果很意外,“基本上消費者代表的建議在結果中全部沒有體現”。

根據方案,深圳地鐵新票價=起步價+里程價。其中,起步價為首4公里2元;里程價為4公里至12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4公里;12公里至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6公里;超過24公里,每1元可乘坐8公里。

《新城知訊台》披露,深圳地鐵二號線,蛇口線路段12月28號開通,蛇口線由赤灣站至世界之窗站,全長約15公里,共設12個車站。新的收費方案,由已往按站點計價,調整為按里程計價,由世界之窗站到赤灣站全程5元。未來一號線通車後,由羅湖至赤灣站全程9元。深圳市發改委公佈新線票價方案,變相加價,引來批評。

對此方案《新京報》報導指出,今年9月29日,深圳市舉辦城市軌道交通票價聽證會,聽證會提出三套方案,方案二即12月23日公佈的最終方案,也是在聽證會上因為最貴被認為最冷門的一套方案。按聽證會上發改委的說法,三種票價方案比較,到2012年,方案三比方案一每年減少收入4400萬元,比方案二每年減少收入8500萬元。很顯然,此次採用的方案二是三種聽證方案中最貴的一個。23日下午,多名市民致電記者表達這一質疑。

“為甚麼放著更低的不選,選了這樣一個最貴的?”對於許多民眾的質疑。《星島日報》採訪了發改委價格處相關負責人,“三種票價都符合地鐵票價的定價原則,既然都符合定價原則,選哪個方案都不奇怪”。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說,輿論怒斥當局沒將聽證會放在眼內,不顧民意,不止車票漲價,而且還將調整水價,以“超量加價,多超多付”的原則徵收。有消息指,當地天然氣、電、油亦醞釀加價,令市民叫苦連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