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閉幕敷衍政改 學者失望民眾不滿

【新唐人2010年10月19日訊】(新唐人記者常春綜合報導)歷時四天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星期一(10月18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公報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但並未呼應總理溫家寶早前多次就政制改革發出的呼籲,反而強調要加強社會管理。中共當局對政改的輕描淡寫,大陸的學者表示了失望,而訪民則提出要人權,網民直指當局“談政改,是做夢”。

五中全會公報長達4,700字,但提及政改及法治的只是各有一處。只是泛泛地談及要“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公報全文也未出現“法制”兩字。

此前海外輿論對中共當局政改表示觀望態度,而在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會後發表的公告,使眾多大陸學者也認為缺少新意,整體經濟形勢透明度很低,對政治體制改革等內容著墨太少,令人失望。

《明報》引述了眾多大陸學者的評論。《中國:奇蹟的黃昏》一書作者、獨立評論員袁劍認為,公報關於政經方面的很多提法同以前都無大差別,他說“改革開放30年,經濟上可以改的東西基本上改完了,現在看到的中國的經濟問題,大部分實際上都是政治問題。”但“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大而化之的東西,“中國處於非常敏感的時期,經濟接近轉捩點,但看不出可能往哪個方向發展。”

《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吳思認為,在公報全文中政改只提了一句,而且是虛的,他說,“公報有提說明討論十二五規劃時提到這個話題,自然將是十二五規劃的一部分,但沒做具體安排,不像規劃定型,沒把這個當成是可操作內容,也沒有預期的東西。”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指出,中國經濟體制已進入權利市場經濟體制,甚至官僚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已極度危險,亟需實行政治體制改革。”

五中全會公報不提法制,反而強調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香港《蘋果報》援引中國時事評論員莫之許的評論說,“中共如此名目張膽地拋棄法制,突出管理,未來藍圖呼之欲出啊。”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在《蘋果日報》發表評論認為,中共雖然貴為“全世界第一大黨”,在黨內民主方面連小小的越南共產黨都不如,畢竟越共前幾年已進行差額選舉黨總書記,但中共仍然奉列寧的“民主集中製”為圭臬!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對BBC說,不能對現在的中共領導人在政治改革方面有過高的期待,不能期待他們冒那麼大的風險。他說,冒風險對最高領導人是很難的事,冒風險對那些有更高期待的人來講才是一個富有魅力的目標。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在召開十七屆五中全會期間,各地許多來北京上訪的訪民卻被嚴加控制,更有訪民舉行論壇會,呼籲五中全會還訪民人權。其中訪民李雲華要求五中全會取消截訪和黑監獄,嚴懲腐敗,還訪民人權、發言權。 ”

此前8月份溫家寶視察深圳時強調: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他其後六次藉外交場合、國際場合,包括接受CNN專訪,一再強調要推進政改,令外界關注五中全會會否在政改問題上有所突破。

對此,網民說:“沒想到當局居然連裝裝門面的法制,也隻字不提了,嗚呼!” 更有網民指出:“中共的五中全會完全可以用一句話總結:‘想政改,做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