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聞】三峽成“釣魚工程”

【新唐人2009年11月25日訊】中國目前正在積極籌備《三峽工程後續工作總體規劃》草案,以應付所謂“後三峽”時代的到來。據中國的媒體報導,為解決“後三峽”時代的移民安置以及地質災害,還需要大約17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但中國的一位專家表示,後三峽時代的總開支肯定會超過3000億元。

三峽工程從一開始論證之初就一直具有爭議。而三峽的開支也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而且似乎還在不斷的增加。幾天前,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原局長翁立達透露,三峽工程後續投資規劃初步框定在1700多億元。

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篇有關三峽報導文章指出,今年8月,一位專家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重慶各區縣都在擬訂非常龐大的規劃預算,今後的資金肯定還不止這些,如果加上三峽庫區湖北區域的投資,後三峽時代的投入肯定會超過3000億元!”

BBC最近在一篇分析報導中引用北京政論人士戴晴的話說,中共官方目前承認的數字是1800億,但中國內部承認已經花了6000億,然而,因為後來的災害不斷的發生,其實花費的可能已經不止10000億了。

多年來一直關注三峽工程的戴晴還說,一些對三峽工程持不同意見的專家和科學家們早就明確指出三峽是一個“釣魚工程”。它從最初向上報的一個很小的數字,到後來不斷的追加錢,沒完沒了!

分析文章說,當初中共政府和一些支持三峽上馬的人士認為,他們可以從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地籌到貸款,但當這一願望落空後,只好依靠國家撥款。但即使這樣仍然不夠,因此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通過了一個三峽用電基金,也就是說,家家戶戶所交的電費中已經涵蓋了支持三峽的錢。

當初修建三峽是為了防洪和發電,現在電雖然發出來了,然而它卻給航運、地質、移民、氣候、環境等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報導說,三峽大壩兩次蓄水,卻兩度“踩煞車”。原因是蓄水可能會造成重慶部分市區被淹沒的危險,以及導致長江下瀉流量變小,使下游的水位過低,船只擱淺等。因此,國務院不得不兩次緊急暫停大壩蓄水。

而2008年發生在四川的512大地震,有人質疑這可能與三峽大壩對地質的破壞有關。

新唐人記者 洛溪 金鑫 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