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監利縣九家土法煉釩廠嚴重污染環境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李榮添報導)湖北省監利縣多個鄉鎮,近幾個月有過千人懷疑接觸到受污染的棉花而先後患皮膚病,污染的源頭,可能與縣內九家非法提煉化學物釩的工廠有關。政府否認監管不力,又指居民患皮膚病,是因為接觸到農藥殘餘物所致,與工廠排放污染物無關。

監利縣的三洲鎮是湖北一個盛產棉花的地方,但幾個月來,不少居民都試過,接觸棉花後皮膚出現紅腫,感染皮膚病。居民呂小姐表示,她有位在農村工作的朋友,上個月在農田採集棉花後,雙手和大腿感到異常痕癢、出現紅班和水泡。她說﹕

「她的皮膚呀,一觸到棉花,流水了,一觸到就流水了,起了水泡。」

當地報章《長江商報》報導,造成這種情況,原因是監利縣多個鎮,有不法商人非法開設化工廠,提煉化學物釩。由於商人採用極不環保的焙燒冶煉方法,產生大量廢氣、廢水、和廢渣滓到處飄揚和排放,有的更直接排放到居民用以飲用的河流,污染了當地水源,令水變得又鹹又混濁、草木亦很易枯萎,大批縣內的居民因而患有皮膚病,批評政府監管不力。

本台聯絡到三洲鎮政府,辦公室職員王先生承認,鎮內有幾間提煉釩的工廠,都是非法生產的,但政府近日已採取強硬措施,勒令工廠停工。他說﹕

「政府已經對這些化學企業停業,把產品廠房封條,並且停電。政府採取措施後,還有一些人自己恢復生產,政府會巡查,採取強治措施。」

但鎮政府強調,水源的污染不是太嚴重,呼籲居民無需太過擔心,又說環保部門會處理;對於有大批居民患有皮膚病,王先生反駁說,與化工廠的排放無關,又指政府查封化工廠,是因為廠房環保不合格,與居民患皮膚病無關。他說﹕

「有關的衛生部門說,是農藥殘餘所引起的,這個皮膚病的問題,不是化工廠,縣的衛生部門有報告解釋了。」

長江商報的報導指,除了在三洲鎮,附近的容城鎮,亦是居民感染皮膚病的重災區,有近千人染病。報導引述當地醫生的意見,認為村民是患染接觸性和過敏性皮膚炎,估計是因為接觸到化工廠排放的有毒物質所致。本台嘗試向當地多間大型醫院瞭解求診情況,但在不同的原因下,包括醫院的電話 登記未有更新,或接駁不通,至本台截稿為止,仍未能取得聯絡。

據監利縣政府的文件指,截至本月,全縣一共有九間非法生產釩的化工廠,其中三家已經勒令停業,其餘仍在跟進中。本台致電監利縣政府,但職員以不清楚為由,拒絕回應。

釩是一種金屬物質,經過提煉後加入鋼材,可以增加鋼材的硬度和韌度。據瞭解,這些非法的工廠,在沒有設置環保設施之下,一噸釩的生產成本,只是約十萬元,但經過簡單提煉後,在市場可以賣得二、三十萬元,所以即使政府嚴禁違規生產,但仍有不少不法商人為謀暴利而紛紛設廠。

而據國際微量元素醫學會的網頁顯示,釩本身的毒性不算太高,但過量吸收會對呼吸道、皮膚和眼等有刺激作用,亦會影響神經系統和心臟組織。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