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

(中央社台北七日電)根據統計,中國大陸「十一」黃金周期間,各地陸續發生過二十多起大小地震。雖然地震難以預測,但專家表示,在地質觀察上,經常可見地震密集發生現象,它們彼此之間一定有某種呼應,「很可能是一種互相觸發的作用。」

中國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高建國,在「京華時報」透露上述中國地震可能進入活躍期的訊息。他說,民眾認為最近地震增多,主要是最近的活躍程度和之前的平靜形成強烈對比所致,「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平靜後,地震活動開始進入活躍期。」

高建國分析,地殼只有調整到一個相對平穩的位置後才可能會平靜,「而目前地震核心區地殼仍處於調整期,這也是餘震不斷的原因。」

儘管科學家目前仍無法預測下一個地震可能發生的地點,但高建國說,科學界已經開始嘗試用多種方法來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判斷,例如地震之前的氣溫變化、地震和颱風之間的關聯性等。

觀察近兩個月頻繁的地震,從八月二十五日西藏仲巴規模六點八地震開始,陸續出現八月三十日攀枝花地震,九月十日及十一日的伊朗及印尼、日本地震,十月五日吉爾吉斯及新疆烏恰地震,六日西藏拉薩當雄又發生強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