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七百三十三期】"瘋狂的石頭"為何火爆

【新唐人】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林曉旭。上一集節目裡,我們一起聊了一聊今年夏天,在中國大陸非常火爆的影片《瘋狂的石頭》,這部影片反映了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

在今天節目裡我們繼續和本台特派員韋實一起來談一談這部影片,同時聯想一下,另外一部非常有名影片《再見列寧》,談的是在東西德和平過程中,人們內心的轉變。韋實歡迎再次來到我們節目中。

韋實:謝謝林曉旭,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韋實上次談到《瘋狂的石頭》,我們分析這部影片,他能夠在市場上贏得很好、亮麗的票房成績,很重要的原因是反映了中國的社會問題。您覺得現在非常激烈的影片市場競爭過程中,他這樣的影片和人們很熟悉的另外一部大片《天下無賊》有什麼區別呢?

韋實:石頭和天下無賊一個根本的區別是,馮小剛在《天下無賊》這部影片裡面設計了這些東西,他是非常的濃縮,也反映中國的事實。但是在石頭裡邊不經意用的這些背景,是更加貼近社會了,可以說完全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不完全是編導匠心所在。

這裡邊他的有些東西,尤其選在重慶這個特定的地方,實際上給了人們對待整個中國的折射,因為四川是整個人口大省,也處在舊有的這麼一套東西,相比於北京還不太一樣,北京畢竟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的地方,但重慶還是符合了一個整個中國的轉型,尤其在高度發展的這麼一個時期,他是一個傳統的文化和現有的文化的一個折射。

這石頭裡面的特色,在於這麼多電影裡邊,他真正是敢反應中國的現實。當然啦 他能通過中宣部審批的原因石頭是一個鬧劇,《天下無賊》更多是說在一個特定的火車車廂裡面,沒有涉及到一個這麼大的社會,他只是在一個火車裡。

主持人:我覺得《天下無賊》這個影片,他還強調有人是這樣的善良,還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年輕人。但是《瘋狂的石頭》裡面所有反映的人都是在現實生活裡掙扎,每一個人都在求生存,好像整個影片我看完了感到非常無奈,好像覺得很Depressed沮喪,每個人都很不容易。

包括那個大賊到了中國也一樣什麼市場都沒有,他還栽在地頭蛇上,好像在中國這個環境下,既使是黑社會,也是一種非常困難的生存環境。

韋實:整個生存環境的惡化,其實你注意到了沒有,比如我們將要談的《再見列寧》裡邊,「可口可樂」是西方自由世界的代名詞,他是個符號,可口可樂等於是一個自由選擇,美國代表的現代派的文化。可口可樂到中國以後,被賊拿了把標籤改了拿這個去騙人。

我們剛才講到在辦展覽時候,關公可以和自由女神像放在一起,整個中國文化系統經過這麼多年,中國已經失去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中關羽的「義」呀,他被放在黑社會中間的這個義,比如說拜關二哥,只是這麼狹窄文化的東西了。

千手觀音也被拿來用作非常庸俗低廉的模仿,做為一個商業的宣傳。至於說你為什麼弄千手觀音,觀音的涵意,觀世音對整個世人的胸懷,這個東西很少有人再去體會。

現在中國文化一個是西方現代派的東西,當然他不是純粹的,因為我剛才講啦,到德國去的可樂是可樂,中國的可樂變成一個騙人的東西,弄成中國特色的可樂。

在這個以外就這個黨文化,黨文化是什麼樣?我們將來談《再見列寧》時,只要是共產黨那個地方的文化都很相似,你把德國人以前講的黨話,蘇聯人以前講的團結在同志周圍、建設社會主義,你翻成中文中國人一定聽得懂,就是在共產黨系統裡頭一種黨的思維方式,黨來創造這種文化,這兩種文化結合在一起就成了中國一種非常畸形的黨文化。

比如說《瘋狂的石頭》謝小萌香港留學,接觸了正常的社會、自由社會的教育回來以後說:和爹地鬥其樂無窮。這什麼意思?語言能帶給我鬥的意識。比如說什麼叫和爹地鬥其樂無窮?我們講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大家都非常熟悉,你看現在中國人見面,比如影片裡頭包科長說:你那地方不適合搞展覽,那女的馬上來一句:那要在人民大會堂搞還用得著你嗎?

大家都覺得司空見慣這沒有什麼。可是在正常社會裡人是不這樣講話的,大家是把事情辦成,去商量,中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頂你一句,或者來一句狠的。

包括影片中包頭和三寶話也不講了,上來就打,黑幫賊也是上手就打。古代電影裡面講來將通名大家覺得是繁文褥節,打架也有打架的規矩,現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鬥,說過不來就要用手,上手就打。

在整個世界裡邊是什麼樣的人是這樣呢?在西方社會裡邊盜賊、黑社會、教育非常低下的人才這樣,而現在整個中國社會中的鬥、語言中的鬥、生活中的鬥呀,已經困擾到整個社會,中國人覺得司空見慣,以前中國人絕不是這樣。

民國的時候,中國人之間還要講個禮貌,民族之間有一個傳統文化,中國是仁、義、禮、智、信,中國是講理的。日本、韓國、東亞這套禮義的東西,你看日本人、韓國人、台灣人比較客氣,見面互相打招呼,這是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文化絕不是上面光一拳就打過去的。

主持人:而且不容任何解釋。最嘲諷整個影片中,說到「誠信」這兩個字是那個專業盜賊,我們就從這裡,再談談另外一個影片。誠信也是相當根本的,從《瘋狂的石頭》這部影片來看,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坑蒙拐騙,基本上都是這樣子的。

聯想到我們剛才談另外一部影片《再見列寧》,這裡面也面臨一個誠信的問題,這個影片講一個小孩子他的媽媽中風,本來是東德人,正好是面臨東德西德合併的中介過程。

這個小孩子為了讓媽媽出院後,不再受到刺激不再發生心臟病,他也編造了一個虛假的環境,這好像也是一個誠信的問題,人們怎麼樣能夠面對,比如說一輩子生活的環境突然發生劇變,您覺得他這種給他母親特意設計的一個騙局,您覺得是合理的做法嗎?

韋實:這個東西是非常荒謬的,但是對正常而言,你說德國一合併以後,東歐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再去回到共產黨統治之下,再繼續用這個黨文化,他媽媽是個特例,因為你一旦說東德解體了、東西德合併了,他媽媽馬上要心臟病發作,所以孩子就要在西德的這個環境裡邊造出一個東德的東西來。

所以人都得被逼著說黨話,所以說什麼他要唱黨歌、少先隊員還要繫領巾、還要給媽媽編電視上看到的東德的新聞,就是說一定要編:我黨一片形勢大好、東德生產怎麼樣,西德有多少人、西德不好怎麼著、西德的人跑到東德來,西德的人因為政府管理不善死於食物中毒、藥物中毒,就是你看這個黨文化怎麼編出來。

就是說今天我們中國人還是生活在新聞聯播之中、一個有意編出來的黨文化,你一看這部片子你就知道它是怎麼騙人的,就是這個黨文化「騙」的這個環境是怎麼出來的。

正因為我們從小被騙到大,一切的東西,比如說今天這個是林副統帥、明天就是反革命,對吧?今天是某個主席上來、明天就下去,今天是一個被捧起來的對象、明天就被打倒。

那麼人與人之間時間長了,尤其中共是非常鼓勵人打小報告的,所以人與人之間就產生了戒心,中國人是最不相信人了,你看美國人基本上你說什麼,他基本會信。

中國人之間,你看《瘋狂的石頭》上來一個場景,就是這幾個騙子在玩可樂、就是騙人的遊戲,對吧?弄個托,這個演得非常的漂亮,結果你一看在一分鐘以後,所有人就說這個是托兒,是騙子,就呼呼呼都跑到車廂的另一邊

主持人:他們的火眼金睛很厲害,都知道是騙局。

韋實:連騙子是什麼招數,一眼就能看出來,都知道戒備。那在整個一個民族都互相戒備的情況下,你怎麼去信任呢?包括非常可悲的就是廠長看著自己的兒子說:這年頭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靠不住。那房地產商就說:你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靠不住。就是兒子騙他爸爸,那他爸爸最後被騙得說,自己兒子死不死他都不管了。

那這就反應出來,你說對呀,我不複雜一點,我不保護自己,別人不欺負我嗎?可是當所有人都用戒心來保持這樣一個狀態的時候,整個中國人都也不敢相信了,那你將來怎麼辦,對不對?這一個民族的未來你還哪能有。

比如說你都不相信別人了,過兩年了你自己的兒子也不能相信、那老師不能相信學生、學生不相信老師,那麼子女不相信父母,上級不敢相信下級,因為都不講誠信,這個社會你怎麼管理?將來怎麼辦?

主持人:那聯想到《再見列寧》這部影片,我覺得他描寫了就是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就是這個母親,他先生逃到西德以後,她不得不把她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社會服務中,她還獲獎了,為社區做了很多的事情,她自己癱瘓醒來以後,她還想再為人們多做一點好事,幫人寫請願書之類的,好像她對整個社會的美好,她寄託了很多的渴望在其中。

韋實:在德國這個社會裡,包括剛才那個女人,她的這種善良,但是很可惜的是她在最後,她這些善良所做了一切,是因為她害怕,她害怕共產黨,她不得已加入共產黨,來符合她善良的本性,她可以在黨的組織裡面做工作來保持她的人性。

可是實際上在她臨死之前,就快要彌留的時候、迴光返照的時候,她才說:其實我是不想在東德這個地方待著,我一直騙我的子女。

就是說人們選擇共產黨,不是說中國人真正選擇了共產黨,而是共產黨強加給人的一種無奈,要麼你同流合污,要麼你為了保持自己的本性,你不得已你加入那個組織來保護自己。

就是說有哪個中國人真心喜歡共產黨,其實現在基本上是非常的少了,除了在高層裡邊從共產黨之中得益的人,然而我們知道高層之中也有人在「退黨」。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就知道正常人是不喜歡黨文化的,正常人是不喜歡互相之間戒備的、互相之間去爭、去鬥、去打,比如這當中還說狼吃肉、狗吃屎、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聽起來很有道理,其實一點道理也沒有。

因為人不是動物,就是人永遠有比你強的人,如果都用這種優勝劣汰的地方,你碰到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打擊你的對象,在這種社會之中,人怎麼生存?那是動物的世界,而不是人的世界。

所以說黨文化本身就鼓勵這個,因為黨的法則不就是搞這個鬥爭嗎?階級之間鼓勵你相互鬥爭,今天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黨本身就非常喜歡無神論、進化論這一套,可是這一套是非常不符合正常人的生活,誰願意天天張牙利爪像食肉動物一樣時刻戒備的,累不累啊?

可是這種情況下你又在這文化之中,中國人就被逼著用這種黨文化的方式來生活,就是說《再見列寧》是正常人在看黨文化,因為他是用一個正常人去編黨文化去騙一個病人的情況下來反應兩種文化間的對比;而今天中國人還沒有再見列寧,還在黨文化的殼裡生存,那麼為什麼這部片子典型呢?他的反應就是黨文化在社會裡的幾種反應,

主持人:而且這部片子一個難得的亮點,就是說這兩個年輕人Alex跟他的姐姐,他們一開始都認為他的媽媽真的就是那麼全心全意相信共產黨,當他的媽媽告訴他這個事實,他的父親逃到那邊,其實父親是有來信的,媽媽只是為了保護他們不跟他父親去聯繫。

他們一下子非常震驚,他們一直認為爸爸對不起整個家庭,那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而是他媽媽為了保護他們而做這樣的選擇,所以我覺得當他們重新了解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媽媽做了什麼樣的一個選擇,為什麼要這樣扭曲的生活?

韋實:說了半天因為當時帶了兩個孩子是得不到去西德的簽證的,就這麼簡單,並不是他媽媽喜歡這個社會。那本身的一些悲劇,那大家都覺得那你說,這個簽證跟我們中國的戶口遷出證有什麼區別?那種悲劇難道都不是共產黨造成的嗎?

而恰恰這樣子女也面臨這個信仰最後被打破,自己對媽媽好,沒想到自己生活在媽媽在黨的逼迫下造出的騙局之中,而他們母親看到列寧銅像被拉走的時候,那種表情真的是一個多年來看到困惑、不解和無奈,好像一生的支柱都被坍塌了。

實際上東歐遽變到現在快20年了,那裡的人生活得怎麼樣?生活得非常的好!有沒有自由?有自由!有沒有在恢復他們以前傳統的東西?你看波蘭、匈牙利什麼的已經都恢復了!

那麼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想回到,重新自己選擇黨文化,實際上人是不喜歡這種東西的,但是呢當列寧銅像被拉走的時候,我想今天的中國,如果說今天還有很多中國人覺得共產黨沒有了,我怎麼辦?其實再見列寧之後,其他國家的人生活的更好!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這樣!

主持人:所以今天在中國社會裡,居然還有一個毛熱,很些人開始收集毛澤東的像章,也許應該讓更多人來看這部影片,哪一天要是毛澤東的塑像或者是他在天安門廣場屍體被挪走的時候,人們會是怎樣的心態對待這件事情呢?不妨現在就開始想一想,不然到時會震驚的手足無措!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就談到這,謝謝韋實。

韋實:謝謝!

主持人:好,各位觀眾謝謝您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節目,我們下一期節目再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