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億萬富翁征戰太空

【新唐人2012年5月28日訊】5月25日見證了航空界的里程碑,世界第一艘商用飛船「飛龍號」(Dragon)完成與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對接,成為第一艘在太空站停靠的商用飛船。其所屬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及其創建者暨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馬斯克是知名電影《鋼鐵俠》的原型,在公眾視線中的他就像現實版的「史塔克」(Tony Stark),英俊瀟洒、天資聰明、家財萬貫、風流倜儻。雖然馬斯克經常以紈絝子弟形象出現,但是今年41歲的他傳奇般的創業史才是真正令世界震撼的商業範例。

他12歲時設計並賣出了一款遊戲;獲得了兩個學士學位;創立了網路公司Zip2並以3.07億美元出售;參与創立並投資了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Paypal; 創立了節能跑車公司Tesla Motors,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能在3秒內加速到60英里的電動跑車;參与設計能把飛行器送入太空的新型火箭,他的公司是世上第一個完成與太空站對接的 私人企業。他的創業史可以說是一個神話,為何他能成功?

馬斯克在南非出生長大,他父親是一位工程師,母親是位營養師兼業餘模特。他10歲時就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台電腦,並開始學習編程。年僅12歲的他設計完成並出售了名為一款「衝擊波」的遊戲。

1992年,他獲得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獎學金,攻讀經濟學和物理學。他的大學室友魯斯(Adeo Ressi)評價他是個目標極其明確的人,習慣從工程師的角度看世界,
「只要他看好的,他會一直努力,直到達到目標。」

那時的馬斯克就開始思考人生以及世界,這個世界面臨的真正問題是什麼,哪些會真正影響到人類的未來。他很有先見之明地表示,三個重要領域分別是「互聯網、清 潔能源和太空探索。」日後,他真的依次進入了這三個領域,並且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創立了Paypal、Tesla Motors和SpaceX三個傳奇公司。

馬斯克於1995年搬到加利福尼亞州,就讀斯坦福大學地高能物理班。但只讀了2天,他就輟學並創 立了Zip2公司,主要為商業機構研髮網上內容發布的軟體。1999年,康柏公司(Compaq)以3.07億美元現金買下Zip2。馬斯克用這筆錢創辦 了在線金融公司X.com,也就是全球最大的支付公司Paypal的前身。2002年Ebay斥資1.5億美元股份收購Paypal,馬斯克獲得了 11.7%的股份,約合3.28億美元。

之後,馬斯克義無返顧地投入了自己夢想已久的高端節能跑車及太空火箭製造計劃中,創立了Tesla Motors和SpaceX。在金融危機中Tesla Motors差點破產,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力挽狂瀾。2010年6月Tesla Motors上市時他帳面上賺了6.3億美元。

《福布斯》曾在SpaceX公司內採訪過馬斯克。在19英吋長的飛龍號機艙前,馬斯克說,「我從來沒有渴望成為宇航員,而一直都希望發明東西。我認為從阿波羅登月計劃起,人們太過追捧宇航員了。我不是說他們不值得稱讚,但是真正困難的部份是發明、製造火箭。」

的確如此,由於航空業產品本身的複雜性以及政府的壟斷地位,SpaceX在創業之初缺乏技術支持,步履維艱。一些宇航員例如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和塞兒南(Gene Cernan)等都公開批評馬克斯和SpaceX。但是這一切都沒能讓馬斯克放棄,他帶著自己投資所剩的幾億美元去各大航空公司兜售自己的想法,所幸的是 技術精英們一呼百應,其中包括美國最大的引擎製造商TRW的液體推進器專家暮勒(Tom Mueller)、波音公司火箭測試主管的布則(Tim Buzza)、麥道飛機公司火箭結構設計師托馬斯(Chris Thompson)等,這也是SpaceX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過去的種種艱辛讓人格外感慨此次太空計劃的順利。5月25日,在飛龍號與太空站接軌的同時,SpaceX位於加利福尼亞的總部也在進行慶祝活動,眾多粉絲雲 集。馬斯克的出現讓現場氣氛達到最高潮,他穿著黑色T恤,外面套了件黑色的運動風皮衣,看起來非常輕鬆自在。一位女粉絲高喊著,「我愛你,厄隆。」馬斯克 開心地笑著回答,「我也愛你們。」

當飛船成功完成對接后,現場的歡呼聲持續了半分鐘多。馬斯克說,「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的激動和欣喜.這 是夢幻般的一天,對這個國家和世界都是這樣,我真的認為這是太空旅遊中有意義的一步。」當談到過去人們對SpaceX公司的消極態度時,他表示「我認為過 去的疑慮是因為從來沒有先例,今天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商用飛船完成對接。我充滿希望地相信更多的人會打消疑慮,並來幫助SpaceX。我做SpaceX並 不是因為童年情節或是因為它投資回報率高,我只是認為這對人類的未來有好處。」

知名主持人史都華(Jon Stewart)笑稱,「世上只做到此事的只有四個:美國、中國、蘇聯,還有馬斯克。」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