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化债启动? 内蒙首发663亿特殊再融资债券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9月27日讯】外界热传中共1.5万亿(人民币,下同)“一揽子化债方案”启动之际,内蒙古率先发行663.2亿“特殊再融资债券”。业界指,所谓“化债”就是让民众买单。

中共官媒9月27日报导,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拟于10月9日发行2023年内蒙古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九期至十一期),三期发行规模累计达663.2亿元。

相关文件显示,这三期再融资债券的募集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将全部用于偿还2018年之前认定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拖欠企业账款。

报导引述分析称,本次内蒙古发行再融资债标志着“特殊再融资债券”重启发行,用来支持隐性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区。而“特殊再融资债”的重启,也意味着更多所谓“化债工具”有望落地。

今年7月24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制定所谓“一揽子化债方案”。8月21日,财新网消息称,约1.5万亿元的“特殊融资债券”计划已启动,12个债务压力巨大的地方政府将首批获得中央的财政纾困。

内蒙古首发“特殊融资债券”,被解读为可能意味着“一揽子化债方案”启动。

以往中共地方政府的再融资债券,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在三年“清零防疫”期间,地方政府财政出现危机,开始发行所谓“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偿还所谓“政府存量债务”,尤其是“隐形债务”(即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

所谓“特殊再融资债券”,简单地说,就是给地方政府新的借贷额度,“借新债还旧债”。

实际上,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买主是银行。内蒙古通过发行“特殊融资债券”偿还拖欠企业的账款,基本上相当于向国有银行借钱用来还债,把拖欠企业的债务变成拖欠国有银行的债务。

财联社9月13日曾报导,市场预期当局会重启“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央行还可能从新启用2020年使用过的“应急流动性金融工具”(SPV)。所谓央行SPV是指由国家的主要银行参与“化债”,给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提供“利率较低、期限较长”的流动性资金,将资源统筹的主体层级由省级提升到中央。

中共官方宣传中,将启用“特殊再融资债券”解读为所谓“用时间换空间”,以便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但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根本已没有还债能力,因此此举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国有银行替地方债务买单”。

此前网上曾流出消息称,中共这次“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做法实际上更为“干脆”,就是让国家开发银行和“四大银行”(即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直接接盘地方政府的债务。

(网页截图)

网络上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由国有银行替地方政府还债,主要手段恐怕还是大量“印钞”,然后让通膨(国内物价上涨)慢慢消化,最终由老百姓来买单。

近年来,中共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普遍陷入财政危机。中共财政部多次表态不再为地方政府债务兜底,提出所谓“谁家的孩子谁抱”。但是,黑龙江、贵州、内蒙古等地政府接连公开披露自家的财政危局,以及期待中央财政救助的紧迫,被解读为“逼宫”北京,大有“不救我就死给你看”的恐吓意味。

这次率先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内蒙古,也是曾公开“哭穷”的省份之一。

近日,中国微博上传出一张截图,其中罗列了被纳入1.5万亿“一揽子化债计划”首批省份可能获准的融资额度。但其中没有内蒙古。

(网页截图)

据此前媒体报导,截至2022年末,中国地方债务规模合计高达92.8万亿元。其中全国3002家城投有息债务余额达到57.8万亿元,规模远远超过地方政府一般债和专项债之和。

(责任编辑:周归航)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