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共央行突换将 专家解析背后因由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7月03日讯】中共中央组织部宣布,中共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升任央行党委书记潘功胜在去年的中共二十大并没有成为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此次上位令外界感到“有些意外”。《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报导,当局主要是相中潘功胜国际化的背景,希望他能和世界各国的央行总裁顺利合作。

中共政府7月1日突然发布人事命令,原任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潘功胜被任命为央行党委书记,免去郭树清的央行党委书记职务、易纲央行党委副书记职务。

外界认为,潘功胜接任中共央行党委书记,是正式接任行长之前的步骤,这是中共二十大之后最新的人事布局。

旅美时事评论员李林一:“有很多的迹象都显示,这个人他并不见得是当时就已经定下来要成为央行行长,或者是央行的党委书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潘功胜在十九大上是成为中央候补委员,但是在二十大上他又没有成为中央委员或者说候补委员。所以从这个迹象当中你可以推断出,当时习近平当局并没有把他列为央行党委书记的候选人,或者是央行行长的候选人。”

原先外界认为,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朱鹤新是接替中共央行总裁易纲的热门人选,但最终任命潘功胜,因为他有国际背景,当局希望潘功胜能更方便和世界各国的央行行长合作。

李林一:“朱鹤新他没有海外进修的学历,而潘功胜则不一样,他非但有英国进修的学历,后面还有美国进修的学历,所以到最后你看很有可能潘功胜还会去接央行行长这个位子。换句话来说,就是说习近平认为和西方要搞好关系,或者是向西方要学习等等,这个还是占了决定性的地位,而并不见得说他真的想要完全和西方去脱钩,至少在金融上他现在明显是不敢这样做。”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60岁的潘功胜在剑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曾于哈佛大学担任过研究员,先后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任职;2012年6月出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6年1月起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此外,他还任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他实际上也是央行的副行长,至少五六年了,而且他一直是外汇管理局的局长,所以他对外汇这一块应该是比较熟悉。但是中国的问题,现在即使换了一个央行的行长,是不是就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这个实际上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中国已走到经济成长放缓、债务飙升、人口老化的关键时刻,任命经验丰富的潘功胜,凸显北京当局立场谨慎,打算在多年的防疫封锁后,把焦点转向稳定经济。

评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对众多负面因素,在经济动能极具挑战的情况下,中共当局不得不阵前换将,挽救颓势。

李恒青:“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这种状态以后,他再不用能人,都用一些自己人,那些蠢材,只能够听他的指挥棒去转的那些人,那中国经济不是雪上加霜吗?我们不知道潘功胜能做到什么,但如果说潘功胜确实是个能干的人,至少对中国老百姓是有好处的。至少经济下滑这么大,对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过起来太难受了。”

就在中共央行传出异动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升约0.2%,在岸人民币(CNY)和离岸人民币(CNH)纷纷抽离8个月新低。市场关注,人民币贬值之路是否到了尾声?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认为,中共政府已经不在乎汇率变化了。

李恒青:“因为现在大量外资在出逃,已经决定要逃走的外资,它是控制不住的,不管怎么样它也控制不住,然后内资,它是不管怎么样也不让你逃走,所以这样的话,汇率如何变化呢,它就不是很在乎了。所以它下一步的目的争取能够再拿到一些订单,然后去改变一下现在的产业链、供应链的转移问题。所以我想这可能是后续,央行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可能配套会出来的。”

德国之声报导,从6月份最新的统计数字看来,中国消费、生产部门价格大幅下滑,通货紧缩风险急剧升高。有鉴于此,不少经济学家都呼吁中共央行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

编辑/黄亿美 采访/骆亚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