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央行突換將 專家解析背後因由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3日訊】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布,中共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升任央行黨委書記潘功勝在去年的中共二十大並沒有成為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此次上位令外界感到「有些意外」。《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當局主要是相中潘功勝國際化的背景,希望他能和世界各國的央行總裁順利合作。

中共政府7月1日突然發布人事命令,原任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潘功勝被任命為央行黨委書記,免去郭樹清的央行黨委書記職務、易綱央行黨委副書記職務。

外界認為,潘功勝接任中共央行黨委書記,是正式接任行長之前的步驟,這是中共二十大之後最新的人事布局。

旅美時事評論員李林一:「有很多的跡象都顯示,這個人他並不見得是當時就已經定下來要成為央行行長,或者是央行的黨委書記的。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潘功勝在十九大上是成為中央候補委員,但是在二十大上他又沒有成為中央委員或者說候補委員。所以從這個跡象當中你可以推斷出,當時習近平當局並沒有把他列為央行黨委書記的候選人,或者是央行行長的候選人。」

原先外界認為,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的朱鶴新是接替中共央行總裁易綱的熱門人選,但最終任命潘功勝,因為他有國際背景,當局希望潘功勝能更方便和世界各國的央行行長合作。

李林一:「朱鶴新他沒有海外進修的學歷,而潘功勝則不一樣,他非但有英國進修的學歷,後面還有美國進修的學歷,所以到最後你看很有可能潘功勝還會去接央行行長這個位子。換句話來說,就是說習近平認為和西方要搞好關係,或者是向西方要學習等等,這個還是占了決定性的地位,而並不見得說他真的想要完全和西方去脫鉤,至少在金融上他現在明顯是不敢這樣做。」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60歲的潘功勝在劍橋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曾於哈佛大學擔任過研究員,先後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任職;2012年6月出任央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16年1月起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此外,他還任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他實際上也是央行的副行長,至少五六年了,而且他一直是外匯管理局的局長,所以他對外匯這一塊應該是比較熟悉。但是中國的問題,現在即使換了一個央行的行長,是不是就能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這個實際上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中國已走到經濟成長放緩、債務飆升、人口老化的關鍵時刻,任命經驗豐富的潘功勝,凸顯北京當局立場謹慎,打算在多年的防疫封鎖後,把焦點轉向穩定經濟。

評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面對眾多負面因素,在經濟動能極具挑戰的情況下,中共當局不得不陣前換將,挽救頹勢。

李恆青:「中國經濟已經到了這種狀態以後,他再不用能人,都用一些自己人,那些蠢材,只能夠聽他的指揮棒去轉的那些人,那中國經濟不是雪上加霜嗎?我們不知道潘功勝能做到什麼,但如果說潘功勝確實是個能幹的人,至少對中國老百姓是有好處的。至少經濟下滑這麼大,對中國老百姓的日子過起來太難受了。」

就在中共央行傳出異動的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升約0.2%,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紛紛抽離8個月新低。市場關注,人民幣貶值之路是否到了尾聲?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中共政府已經不在乎匯率變化了。

李恆青:「因為現在大量外資在出逃,已經決定要逃走的外資,它是控制不住的,不管怎麼樣它也控制不住,然後內資,它是不管怎麼樣也不讓你逃走,所以這樣的話,匯率如何變化呢,它就不是很在乎了。所以它下一步的目的爭取能夠再拿到一些訂單,然後去改變一下現在的產業鏈、供應鏈的轉移問題。所以我想這可能是後續,央行的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可能配套會出來的。」

德國之聲報導,從6月份最新的統計數字看來,中國消費、生產部門價格大幅下滑,通貨緊縮風險急劇升高。有鑑於此,不少經濟學家都呼籲中共央行運用貨幣政策手段來刺激經濟。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