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记者会令人失望 日媒:中国经济仍将低迷

【新唐人2014年3月13日讯】(新唐人记者顾星音综合报导)3月13日的中共国务院总理记者会一直受到外界极大关注,今年15位提问记者中有9名是外媒记者。他们就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经济、雾霾等提出相关问题,但近2个小时的会议中,国际上最关心的周永康案件并未被提及,而同样值得关注的维稳、人权、司法体制等问题也无人提起。不少大陆人士难掩失望之情,批评今年记者会毫无新意。

13日上午十点半,在结束了中共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接受来自中外的15名记者提问。这是李克强上任以来首次出席两会后的总理记者会

此次提问的9家外媒,分别向李克强提出了关于中美关系、大陆经济、腐败、雾霾及近日发生的马航事故等问题。大陆维权人士胡佳向《新唐人》记者表示:“觉得这一次记者会基本上他说的都是我们知道的问题,或者说他曾经表述过的再表述而已。”并表示对提问的9家外媒感到失望。

英国路透社记者关于去年一年间,在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上,李克强遇到的最大难题做了提问。李答复称,中国去年一度出现中央财政收入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钱荒”的现象,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非常有限,宏观调控让他面临多难选择。

此外,他表示今年所面临的问题只会更加复杂,既要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日本媒体《THE PAGE》对李克强就经济问题的回答做了评论,认为报告中所称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为7.5%这个数字并不一定属实。该报导认为,市场看待中国经济实力通常低于中共官方给出的统计数字,而中国经济衰退的现象日渐显着,因此官方极有可能放出稍高一点的数字。

报导称,中国到目前为止在铁道建设等基础设施上,投入过多的资金来强力推动经济成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趋于表面化。影子银行等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况即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极力试图转换经济体制,但盲目的改革反而阻碍了眼前的经济成长,使中国经济陷入一片困境。该报导还预测中国今后可能还将面临更长期的经济低迷期。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