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不同民族的元宵节习俗

【新唐人2013年2月24日讯】每年黄历的正月十五,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相传兴起于汉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正月是黄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又因为这一天是传统过年中的最后一天,故有小过年之称。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除了汉族之外,在中国还有十六个少数民族也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他们分别是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佘族、布依族、黎族和仡佬族。今天我们就找几个有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与大家分享。

彝族
彝族的黄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巴乌节。“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铊锣和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堆踏歌起舞,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方向反向旋转,表演各种狩猎动作。此外,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蒙古族
每年正月十五,是蒙古族的宗教传统节日“麦德尔”节。传说这一天麦得尔神要从天上下来看望百姓,给人们幸福。在这一天,人们带上面饼、糖果,扶老携幼到庙前举行礼仪,争拜麦得尔神,然后举行赛马、摔跤比赛。牧民们还要排成长队,接受大喇嘛的摸顶仪式,祈求吉祥平安。

纳西族
黄历正月十五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棒棒会,又称“米拉会”。节日这天,纳西族人扛着棒棒和这种木制农具成群结队地涌向集镇买卖棒棒。这些棒棒多用来制作斧把、锄把等。此外还有各种竹木农具以及马笼头、鸡笼等。棒棒节后紧张忙碌的春耕就要开始了。因此,棒棒会也等于是为春耕作准备的一次交易盛会。

藏族
藏族在藏历正月十五要举行“摆花节”,亦称“花灯节”,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当时,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罗桑扎巴于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昭法会,纪念释迦牟尼佛显现佛相,降伏邪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都要摆花添灯。这天晚上,拉萨八角街四周,摆满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图案和人物、鸟兽。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用本地盛产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盘及各种姿态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细的灯架,玲珑剔透。人们还利用酥油花再现出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鸟和景象,有的成屏连片,像立体的连环图一样。精彩的图景、多姿的灯花吸引了万千观众。人们在塑花之下,狂欢歌舞,彻夜不眠。在青海湟中塔尔寺,摆花也是灯节的重要活动。酥油花是塔尔寺的“三绝”之一(其余两绝是壁画和堆绣)。其酥油花有山水、建筑、人物、花卉、鸟兽等,色泽艳丽,神态逼真,线条,规模宏大。作品的题材往往每年更换,有时用拉萨景物,有时用天竺风光,有时采用历史和传说,有时也用现代题材。

汉族
广东吴川县梅荣镇的居民们在这一日则要过“桥梁节”。每年的这一天要将一座拱桥张灯结彩,打扮成“花桥”,男女游走其上。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桥,人们靠渡船过江。有一年元宵节,忽遇大雨,渡船被冲走,正在危难之际,是仙女将彩带化为虹桥,救出了人们。后人为了纪念她,每逢元宵节,就在梅江上架一座桥梁,装扮成七彩的虹桥,男女同游其上。花桥上还装饰有各种颜色的纸花,供游人采撷。俗谓摘到白花生男孩,摘到红花生女孩。人们还要跑到桥下去洗手,据说可以把一年的辛苦和不如意都洗掉,在新的一年中交好运,万事吉祥。



尽管各个民族的民俗有所不同,但是节日的主题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敬天信神,感恩知报,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人们用节日延续着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使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新唐人首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