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 阿富汗问题失策 美恐失却东南亚

【新唐人2013年1月17日讯】(新唐人记者徐觉明综合报导)美国最长的战争–阿富汗战争趋向尾声。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目前面临的较大问题是,对阿富汗问题缺少完备的策略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得力外交官,这可能导致美国完全失去对该地区的控制。

美国《新闻周刊》(National Journa)资深编辑迈克尔·赫什(Michael Hirsh )在govExec.com网站发表文章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Hamid Karzai)在华盛顿的双边会谈,被人给予厚望。目前舆论关注的焦点是美军在阿富汗撤军的速度。然而随着这场战争趋向尾声,美国在策略方面却存在较大的盲区。

缺少施压巴基斯坦的完备策略

文章说,9·11恐怖袭击已过去11年了,然而对于给美洲大陆制造最大恐怖袭击的东南亚,美国至今仍没有完善的策略。 

奥巴马誓言要援助阿富汗重建,直到2024年,去年夏天的东京峰会上,北约国家也承诺投入160亿美元援助阿富汗重建。但美国却未能构想出一份策略方案。这个方案要能立刻对巴基斯坦施加强大压力、阻止其对塔利班有关的叛乱分子提供援助及避难所;要能为众多阿富汗人点燃希望,他们仍希望从塔利班手里挽救自己的国家;要能劝说印度及其周边与美有关系的国家更好地扮演辅助角色。

过去10年中,奥巴马及前任小布什都组建了史上最完备的军事联盟,目前阿富汗除了6,8000名美军外,还有27个北约国家和22个非北约国家的近45,000名军人。然而美国却没有作出同样的努力,来把这种军事架构转变为统一的外交阵线,使它们能共同对巴基斯坦施压。巴基斯坦桀骜不驯的行为仍可能是击败塔利班的最大障碍。

文章说,美外交人员依然认为巴基斯坦问题主要属于双边问题,然而证据却相反。由于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不仅仅是美国军人在阿富汗失去了生命,还有数百名英法,加拿大,意大利,德国,丹麦及澳大利亚军人也失去了生命。 

尽管如此,一些最强大的国家已对核武伊朗采取严厉的多边制裁,却未对巴基斯坦采取类似措施。美国和其他主要大国继续任由巴基斯坦挑战它们而不受惩罚。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尽管已经拥有核武器,多少可以独立行为(虽然没有像伊朗一样独立),但最大的战略恐惧还是经济正在崛起的印度。制裁就意味着巴基斯坦可能会在经济和军事上输给劲敌印度。前美国驻伊拉克及驻联合国大使哈利勒扎德(Zalmay Khalilzad)曾表示:“我们要能主动施压,就我认为,须包括为巴基斯坦造成极为艰难的经济状况。”

美国和北约官员担心,如果巴基斯坦局势动荡,其核武器库恐会落入坏人之手,因而至今对巴基斯坦仍犹豫不决。

缺少得力的外交官

文章说,美欧官员认为,前美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于2010年12月13日去世后,一直没有能取代他的、有威严、远见和强硬风格的高级外交官。美国在巴基斯坦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状态自霍尔布鲁克死后一直持续着。目前代替他的是奥巴马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别代表、职业外交事务官员马克·格罗斯曼(Marc Grossman)。格罗斯曼被广泛认为效率低下,并引起了美国务院南亚和中亚事务局内部的分歧。去年12月,格罗斯曼退休,这一职位又安排给一名更低级的外交官—他的副手大卫·皮尔斯。

急于撤军的后果

文章也驳斥了急于从阿富汗撤军的主张。文章说,华盛顿一些人往往把阿富汗战争视为一大失败,认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急着从阿富汗撤军呢? 这样的看法可能成为自我应验的预言。抛弃阿富汗,对阿富汗来说,是一个国家性的灾难,类似于广岛对于日本人,“9·11”对于美国人。

阿富汗人仍对1989年发生的事件记忆犹新,当时在阿富汗伊斯兰联盟(Mujahideen)迫使苏联撤军后,美国总统老布什也放弃了阿富汗;继而到了2002年,小布什又将注意力和资源又投向了伊拉克,而塔利班此时却悄无声息地重新集结。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最近承诺长期援助阿富汗重建,只是倾向于让塔利班等待西方撤军的表面计划(实则为随后重新集结)受挫。随后许多阿富汗人表示,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抱有多大希望)。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