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背后的艺术家:孙念凯

【新唐人2013年01月08日讯】 (美国之音电)

 
2012年秋,美国华裔导演孙念凯完成了一部记录片,主人翁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巴西艺术家贝尔·博尔巴。在孙念凯的镜头里,我们看到贝尔·博尔巴用雕塑、壁画、马赛克来装点萨尔瓦多·巴伊亚。那些奔放的线条,五彩的瓷片,诉说着一个艺术家和一座城市之间浓烈炙热的爱, 也传达着华裔导演孙念凯对艺术和生活的执著态度。
 
贝尔·博尔巴:对我来说,艺术是我们存在的最抽像的符号。我这辈子,学到最多的,是通过观察人,聆听人,和人在一起时学来的。我的出身很平凡。
 
孙念凯:原因要拍这个记录片,对我来说,很个人。因为我那时候离开美国跑去巴西散心的原因是我对,我在艺术界作了很多很多年,我发现就是好像, 没有什么好做的。到最后都是很现实, 有关政治,我一点都不喜欢。
 
去巴西散心的时候,孙念凯迷上一座名叫萨尔瓦多·巴伊亚的海滨城市。这是个文化古城,街头巷尾却有很多现代艺术。而这些热情奔放的街头艺术作品,都是由贝尔·博尔巴创造的。这时正逢波士顿的麻省艺术与设计学院邀请孙念凯出一本艺术类图书,结果他却说服学校用这笔资金来拍摄一部记录片。
 
孙念凯:因为我觉得他不止作品有意思,他这个人也很有意思。
 
在贝尔·博尔巴看来孙念凯对他有知遇之恩。因为巴西的文化艺术中心是圣保罗,而他所在的萨尔瓦多·巴伊亚,只是巴西北部的海滨小城,与圣保罗相距将近2000公里。
 
贝尔·博尔巴:可天上掉馅饼,这个家伙就落在我头上了。我当时问自己:为什么这个从纽约来的家伙要拍一部关于我的记录片!
 
孙念凯:我们好像他的门徒,他好像基督,走在大街上,在那个城里面,大家都欢迎他。
 
贝尔·博尔巴:我听过最好的称赞是说:“贝尔·博尔巴,我在大街上看到你的画儿,我真心觉得你是在对我们说话。”
 
孙念凯: 他几乎是样样精通, 我发现你如果真是碰到一个真的艺术家, 自己是赤手空拳作出来的话, 对我的整个心境和想法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所以,他常常说我改变了他的生活。其实他改变了我整个看法。
 
出生在台北的孙念凯,在外省人的家庭长大。父亲是海军军官,母亲是老师。年少的孙念凯,总是躲在电影院里,通过影像逃避现实。
 
20世纪80年代,孙念凯来到美国,开始了影视艺术创作的职业生涯。起初他为舞台剧制作投影背景。90年代初,孙念凯作为著名艺术监制德布·詹森的合伙人,与之共同完成了一些独立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作设计。他还曾为波士顿歌剧院等文化机构策划媒体推广。2011年,孙念凯辞去了所有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记录片的拍摄,制作和发行中。
 
孙念凯:我看很少有人拍记录片是为了赚钱的。
 
孙念凯和朋友安德烈在巴西一呆就是3年,拍摄了长达700个小时的素材。他们自费二三十万美元用于创作和生活。 他们拍摄的设备主要是很多独立电影人忠爱的佳能全幅单反相机5D MARK II 。
 
孙念凯:我们两个人作了很多年的摄影师, 所以我们拍出来的东西质感很好,别人看起来好像有很大投资,其实都是自己关了门,自己做出来的。就是一人一瓶啤酒,各自打开自己的macbook。
 
贝尔·博尔巴:你看,所有的动物在这儿都支离破碎的。他们的舌头,胃,皮肤,眼睛,嘴,尾巴,数不胜数。你要是在这儿还找不到灵感,来回馈给萨尔瓦多·巴伊亚,我真是不知道你还能在哪儿找到灵感了。就是这儿啦!
 
孙念凯提到这部记录片的结构很像一部歌剧,叙事更像漫画一样,视觉性强。他说这是一部关于“当下”的,重在过程的电影。另一方面,也有《纽约时报》的影评人认为他的作品给观众看的很多,留下的思考空间却不大。
 
记录片并不是孙念凯创作的全部。他不仅忠实地记录贝尔·博尔巴的艺术人生,还与他合作更新颖的影像体验。2012年10月1日开始,这部实验短片作为为期一个月的时代广场公共艺术展的一个部分,每晚在时代广场的15个大屏幕一起播放。
 
孙念凯:我们努力来改变我们之间的关系,达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运用我的优势,安德列的优势,贝尔·博尔巴的优势来制作一部原创短片。在安德烈的延时摄影作品基础上,贝尔·博尔巴找到关键定格,来绘制图画,最后我把他的绘画作品延伸,与安德烈的延时摄影作品一起制作成动画。
 
贝尔·博尔巴:这个短片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尝试,在碰撞中,我们造就了这个新作品,这是我们共同合作的新的艺术形式。
 
10月份"贝尔·博尔巴 Aqui"在美国部分影院上映后陆续参加了几个电影节,以后还将继续在欧洲和南美洲参赛和放映。作品已经被奥斯卡奖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保存于它的永久核心收藏这对孙念凯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2013年,孙念凯还将继续和贝尔·博尔巴合作,在巴西圣保罗的大街上进行艺术和影视创作。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