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崇尚火的彝族(下):奇风异俗

【新唐人2012年11月16日讯】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彝族先民认为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熟食、摆脱了野兽的攻击,因此彝族把火视为驱邪消灾和带来吉祥幸福的神圣之物;而彝族人死后也通常实行火葬,家人为死者设置的灵牌,则要安放在火塘旁边的正面墙上,让过世的人也能够有火为伴,灵魂回归到祖宗发源地。

彝族火把节

闻名中外的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是彝族人的“狂欢节”,是阿哥阿妹们的“情人节”。节日期间,彝族男女老少都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祖先灵牌,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白天彝族人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对唱情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夜幕降临后,彝族人会成群结队,手持火把,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火把游行完毕后后,彝族人往往相聚一地,燃起大堆篝火,弹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或围绕篝火跳起“哒提舞”,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明代文人杨升庵歌咏彝族火把节狂欢夜的诗句千古传颂:“云披红日恰含山,烈炬参差竟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彝族婚俗异趣

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彝族人的风俗是只有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或由媒人说亲。而结婚当天,更有向迎亲者泼水、抢亲、背新娘、洞房博斗等独特的传统婚俗。

一.少女换裙礼:

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 “换裙”时间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况而定的,一般选在15岁至17岁之间,通常由族中老人测算选择吉日佳期来举行换裙礼。

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换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当彝族姑娘出嫁的时候,娘家的姐妹和伙伴们都要给姑娘绣一双漂亮的勾尖绣花鞋,让姑娘穿着到婆家去。据说,这种勾尖绣花鞋能使姑娘一路平安,生活美满幸福。

二.“抢亲”仪式上的泼水战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小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在正式的婚礼的前一天的晚上,新郎率领一群小伙子前来迎接新娘时,新娘子的家人会邀约一群姑娘们守住新娘子的住处,向前来接亲的小伙子们展开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往往有聪明的小伙子会赶在天黑以前,先暗中找到姑娘们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正式的“抢亲”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簇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严密防守,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出新娘,背起新娘子便跑。彝族人认为,婚礼中要经过这样一泼一抢,才会驱除邪祟而保证日后生活不受侵扰。

三.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或沾水,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前来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走到山高路窄无法骑马之地,或遇到河流时,必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

彝家山寨,山高路远,一路上,背新娘的伴郎往往累得汗流浃背,喘息不止。新娘子的伴娘就在地上铺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草席和毛毯,让新娘坐地休息,待伴郎喘过气来,又继续上路。彝族人的规矩是新娘必须在太阳落山前背回男家。

新娘一到,就举行“迎亲”仪式。让新郎、新娘坐在大门前的凳子上,乐师们奏起热烈的“迎亲调”,亲朋好友燃放爆竹,点起火把,祝贺新人。然后,由伴娘背起新娘,一人举着火把,一人撒青松毛铺路,新郎和伴郎跟随于后,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

四.洞房里的打斗:

按照彝族习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斗,将被人嘲笑:“这是不会反抗的女人!”据说,他们日后生下的孩子,祖先将不予承认。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里的一对新人,还有一番打闹搏斗。他们摔摔打打,撕衣抓脸,从洞房里传出来的砰砰之声,常常震得四邻皆闻。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