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追问两会会费数目 政协发言人卡壳

【新唐人2011年3月3日讯】(新唐人记者唐美华综合报导)实行官员公开个人财产的制度,一直是大陆民众的强烈呼声。3月2日,中共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召开。中共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表示,这个事情是要一步步做起来。面对传媒、网络质问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人大“两会”,究竟花费多少?赵启正却表示“没有资料”。有评论说,赵启正撒谎是不打草稿的。

据美国之音中文网报导,在2日中共两会新闻发布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说:“在推动官员财产资讯公开方面,这件事情是要一步一步地做,一步一步地推动。”

报导说,在一个半小时的记者会上,赵启正谈了话题涉及民生、网路、食品安全、公共外交、教育改革等方方面面。有一个问题上,他卡壳了。

当美国之音记者问他,每年开“两会”花多少钱的时候,他说,很少在这种会议被别人难住过。花多少钱?还真没有一个资料。钱还是不少的。他表示,有一位专门的秘书长管它,容他会后一两天内,发个电子邮件或者是给个短信告诉美国记者。

中国这几年一直提倡政府运作的透明化和资讯的公开化。美国之音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显然不少其他的记者也很关心,已有不下10人主动上前联系,希望记者在获得“两会”经费的资讯后,能及时转告他们。

会费不公开 官员财产怎公开

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人大“两会”,究竟花费多少呢?几年来面对传媒、网络的质问,当局却一直秘而不宣。

香港《苹果日报》评论说,赵启正撒谎是不打草稿的,回答问题在耍太极。作为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他两年前被内地记者问及会务经费的预算时,也是声称不知道具体金额。两年过去了,他还厚着脸皮忽悠记者和民众。

评论认为,既然两会连会议开支,连代表、委员的食宿花了多少钱,都不敢公开,如何指望官员们公开他们的收入和财产?如何指望代表、委员去监督官员的申报?总理的话也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恐怕到他卸任时,官员的财产与两会的会费一样,都仍是国家机密。

广州市曾在2009年公布,人大会议开支预算700万元、政协会议预算650万元。民众质疑,500名人大代表开七天会,每天100万元到底怎么花的?结果,近两年不再公开两会预算了。

评论指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那些提案要求官员公示收入、财产的代表、委员,是否可以先要求公开今次两会的经费?公开自己在会议期间每天的食宿标准?公开从乡镇到县市,由省市到中央,四级人大、政协一年一度的会议,究竟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八成的公众同意官员财产公开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2月24日中国社科院法治国情调研组公布内容显示,加强公职人员的财产监督已经在不同人群中形成共识。面对“你认为公职人员是否应当公开其财产状况”的问卷调查,超过八成的公众和超过七成的公职人员都选择了应当公开。

报导说,在公职人员财产监督方面出台了一些规定,并开展了实践,这些规定和实践对财产监督的物件、监督的财产范围和监督方式等作了探索。但是,从调研情况看,现行制度与实践和有效监督公职人员、预防其腐败变质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一些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在公职人员财产监督制度建设上,这一制度能否有效,关键是申报后要不要向社会公开。财产申报的目的是为了公开,而不是内部存档。

曾有研究反腐制度建设的专家指出:“在案发之前,腐败分子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的家产,根本就没有因为这些规定的实施而有丝毫的显山露水;在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腐败案件中,更没有哪个贪官是因这些规定的实施而翻身落马的。”

这些规定为什么收效甚微?不少观点认为技术“瓶颈”是原因之一:中国缺乏明确的产权登记制度,财产界定也不清楚,而国家又缺乏一体化的金融管理,征信系统极不健全,现金交易普遍,税务部门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每个居民的真实收入情况。这些技术条件的缺失,使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缺乏执行的基础。

不向社会公开 财产监督难有实效

从2008年开始,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四川高县、重庆开县和江北区、上海浦东、湖南浏阳和湘潭所辖的湘乡等地相继开展了领导干部财产监督的试点,重庆市2009年还宣布在司法系统开展财产申报试点。

但是,2010年7月,有媒体报导称,从阿勒泰到慈溪,从浏阳到湘乡,几个地方的纪委都表示,至今没有人因财产申报问题被问责,有的地方甚至称从未接到任何举报。在这些地方,对于官员不如实申报、公示财产,相关处罚措施都是党纪处分,比如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和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处理。

反腐专家、湖南商学院副院长王明高说,现在各地出现的这些试点或者探索,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申报制度。一个完整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包括“申报对象——申报——公开——监督——问责”5个环节。

一位要求匿名的学者表示,造成上述规定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在于申报结果不公开,最有力的监督——民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缺位,仅仅是组织监督或机关内部监督,陷入“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怪圈。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前任所长蔡定剑曾撰文指出:“现在国家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每年都在填申报表,并没有多少人认真、如实地填写。表格交到组织人事部门,就锁进档柜。由于不向社会公开,不能得到社会、媒体和官员身边的人监督,再好的内部监督也会大打折扣。”

国家社科规划专案“新世纪惩治腐败对策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3%的调查物件认为,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的阻力主要来自权力的拥有者和腐败的受益者,对于一些尚未暴露的腐败分子来说,支持这项制度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