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居士:中共大幅增持日本国债的目的

【新唐人2010年8月23日讯】最近日本财务省公布一些数据,在今年的五月份,中国购买日本国债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它达到了七千三百五十二亿日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今年一到四月份的总和。在今年一到四月份,中国购买日本的国债总共才有五千四百一十亿日元,而在五月份就购买了七千三百五十二亿,整个比零五年全年多了一倍以上。而在刚刚过去的八月份,中共又增购了很多日元,而且这个比例非常的大。

所以这个事情在国际上也好,在国内也好,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情非常的奇怪,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中共在这个时候增购日元。因为中国政府是一个非常没有规律可循的政府,是非常独裁的,所以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经常上演一些蹊跷的事情。

在国际上大家都知道日本国债的风险远远高于美国,而且风险度也高于欧洲的国债,可以说在全球所有发达的国家当中风险最大的。日本的债务是一个巨大的火药筒? ,它比欧元国家更为严重。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政府债务占到GDP的比重安全临界点是百分之六十以下,也就是说政府的债务不应该超过GDP的百分之六十。根据世界银行、IMF、标准普尔和渣打银行的数据,当前日本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到底是多少呢?是百分之二百一十四点三。也就是说它不仅超过了风险点的百分之六十,而且远远超了几倍,是这个风险点将近的四倍!

大家都知道在全球引发过经济危机,希腊发生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希腊的整个金融崩溃。当时希腊的国债负债率是多少呢?是当时希腊GDP的百分之一百二,它超过了世界上公认的安全线的两倍多。而日本现在国债的比例是整个超过了希腊的两倍,而是国际标准线的四倍,就可想日本国债的比重是多么高,而风险性多么大。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中国就加快了购买日本国债的步伐,所以在今年的前五个月,增持的日本国债总额就超过了一点二七万亿日元。由于中国政府大量购买日本国债,就使得日本国债收益率一直走的非常低,一直在百分之一点一左右。当然我们说中国政府收购国债一点二七万亿日元,其实这是一个中国官方的数据,因为中国政府不光是由官方去购买,而且不是所有都在日本市场购买,而是它也还通过英国的伦敦市场和香港市场购买相当大的日本国债。而这些国债的交易都在香港跟英国的名下,所以所谓中国政府所拥有的国债实际上并不包含这一块。如果包含中国在香港市场跟伦敦市场购买的话,中国购买日元国债的比例是相当的大,是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的。

在今年一月份,日本的标准普尔公司,国际评级公司就已经调低了日本国债的级别。因为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债务危机随时可以引爆,而且在国际上有很多投机商、基金公司也等着它引爆。在这个时间中国政府兴致勃勃的往枪口上撞,我们大家都觉得真的是莫名其妙的。如果说中国继续以某种方式想要换取人民币不升值,日元肯定今后会遭到国际金融机构的阻击,人民币对日元会产生一个间接的升值,紧接下来就是东南亚。而从日前中国政府表面作为来看,中共在送给美国政府二房债券三千七百六十亿美元之后,它新的一轮送钱就开始了,它就要给日本百姓送钱。

它为什么这样?在这个时候要大量购买其实有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共面临到美国政府对华的强硬的态度,而且美国政府在黄海进行军演。而这时候美、日、韩的联合演习就让中共非常的紧张,所以它现在开始拉拢日本。它明知道日本的国债风险很大,但是它开始就做了姿态,我宁可损失中国经济上的损失,宁可冒风险,但是它要做姿态就是说我不买你美国的国债,我要买日本的,我支持日本,让日本整个从经济上来依赖中国,跟美国拉开距离。

中国增持日本国债有它几种说法:第一是出口原因。为什么?它说根据一些国外外汇分析师的分析,中国对日本国债的需求是对日元的一个因素,因为在经济危机以来,日元对欧元累计升值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如果中国基于自身出口的原因用这种方式把日元托起来,那就是非常愚蠢了。

另一方面这种推动力也非常小,日元的国债主要是给日本国内的投资者,日本国债在海外出卖的比例非常的小,而且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国际上很多投机的金融机构都在等着阻击日本,日元将会比受债务危机的欧元贬值的更快。但是现在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它并没有太去阻击,但是实际上他们在不断的在准备,这个迹像是非常的明显。所以国际社会阻击日元的问题它不是有与没有的问题,而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当然了从政治上原因上中国突然大量的增持日本国债,本意是给日本的民主党投下一个政治信任票,它希望能够在中日关系上有新的进展。但鸠山由纪夫担任日本首相半年多便在日本右翼和美国的联手打压下就下台了。而新上台的日本首相就马上改变了亲华政策,义无反顾的就跟着美国去走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一直在反复讲要警惕中国军事膨胀,中国的政府机构就在这时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给日本政界一个好处拉拢他们,中国政府就陪了很多外汇储备。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用金钱外交从来在西方没有取得过胜利。如果从政治上来投资,其实中国政府需要从长远利益从大局上去考虑。在日本,其实日本在几十年来都是反共势力、右翼的势力占绝对的主流,所以中共它不相信这些东西,中共认为我们现在有钱了,我们成为世界大国了,而且经济总量我们在二零一零年已经开始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了,这时候我就可以用金钱去收买日本,可以让日本人感觉到中国有钱。而且他们认为我们可以讲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事实上这个东西是并不存在的。

日本人是很会算的,日本政府和百姓都很会算计的。他们在很多事件上经济是经济,但政治上他们对中共是抱有一个警惕的态度。因为毕竟日本的军事虽然很发达,它没有常备的非常有力的正规军。而且它完全在日美安保条约下受到保护的。所以它在这方面也不希望打仗,但它不希望看到中共毫无节制的扩张军事,而且在这种独裁统治下日本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一旦在中日间出现问题的时候,谈判可能解决不了的时候呢,中共就会很快的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使用暴力,所以日本是非常担心这个。在这方面日本本身就是尽可能的同中国保持一个表面上的友好,但是经济上跟政治上它绝对不是中共的一个同路人。所以中共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它看到日本跟美国的关系越走越近,而且因为韩国天安舰的问题的时候,军事演习已经在中国的门口黄海进行了,所以这个时候它就认为既然韩国我们拉不动,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日本拉动,我们尽管花钱去拉日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就这么做了。

当然在中国大量增购日元国债有一种说法,说是分散风险,其实这种说法是非常牵强的。我们看到很多统计数据,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德国和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是非常的明确的,为什么呢?我们看一下就能知道。美国的国债收益率是百分之三;德国的收益率是百分之二点六;而日本在过去十年的收益率是百分之一点二。也就是说它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德国的二分之一,日本的国债收益率是最低的。而且加上它负债占GDP的比重是全球罕见的,是最高的。所以可见日本国债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债风险能够比它更高。

国际对冲基金其实早就看上了日本,澳大利亚对冲基金早就发表一些言论,说日本早晚会面临一场债务危机,这个危机与震动全球市场的欧洲这场危机是一样的。而且未来两年日本将苦于偿还高额政府债务,国内储蓄率下降,将使日本倚仗外国投资者对其财政缺口提供融资。为什么是这种情况呢?大家从整个经济总体的判断,就是因为日本国债占GDP的比例太高了,而且日本在经历了十年的经济危机,在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的整个经济是一直处在一个衰退的状况,这是一直没有办法提升起来。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本正面临一个老龄化的问题,国内的储蓄又是下降的,而且民众的债权消化能力也是下降的。如果外国投资者不提供融资,日本国债的安全系数就非常的危险。基于二零一零年日本四百七十五万亿的GDP总量,保守估计日本的公共债务已经超过了九百五十万亿。也就是说日本的公共债务是日本GDP的一倍以上,相当于两倍,而摊到每个日本人身上的债务就超过七百五十万日元。而日本平均工人收入一年的也不过三百万到四百万日元的工资收入。所以可以想像如果日本人想要还清自己债的话,就要两年不吃不喝去还债。

中共非常愚蠢,它在很多时候不断宣传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它可以拯救全世界,它以为自己的经济现在是全球第一了,事实上中共所遇到的危机也是非常的严重,而且它比美国、日本、德国更为严重。但是它由于自己整个的统计系统、官场系统只报喜不报忧,即使是中共的高层他们也不见得明白中共的危机到底在哪里,而且他们也很清楚自己的统计数据是不可以相信的。

但是由于中共面临政治上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由于是共产主义制度,它在全球是被孤立的。我们可以看中国的周围,从日本到韩国,一直到菲律宾、到马来西亚、到越南、到印度然后到阿富汗,再到俄国、东欧这些国家,整个中国是处在一个被西方国家包围的势态。西方国家包围、围堵中国为什么?因为中国继承了俄国一个传统,就是它要号称自己是共产主义国家,要领导全世界进行共产主义革命。而且它还实行了一个独裁的政权,它并不是一个民选的政府。它就以古巴和越南还有朝鲜做为自己的兄弟,成为它们的邻居。事

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家都知道共产主义是西方国家最大的敌人,小布什总统提出来了’共产邪恶国家的轴心’是他们要反对的;而奥巴马上台之后他也提出一个共产主义是美国最大的敌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西方国家、所有的民主国家对共产国家都没有一个信任感,因为独裁政权没有办法保证一个合理的制度、合理的决策,它随时可能因为独裁者自己的心愿发动战争毁坏这个世界。所以在全球形成一个对共产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围剿。

而中共在这时候它也知道在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围剿,而同时在中国由于独裁政权引起了中国人民更大的一个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无形当中是全国各地、各个角落都存在的,所以中共就花了很多钱去维持这个稳定。在这时候由于国内的不稳定,它更担心海外的国家、西方国家和中国国内不满的民众一起来推翻它的政权。

所以它就采取一定要让海外去稳定,然后它腾出手来去对付国内反抗的民众。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共就采取一个策略,就是我花钱输出自己的利益来让西方国家对中共一个暂时的认同。

当然我刚刚讲过,在美国在韩国、日本在进行军演的时候,中共就采取了自作聪明的手段,就是它要给美国一个警告,说我有钱我不买你美国的国债,我宁可损失我要买日本的国债。事实上在全球,美元的国债是最稳定的,除了美元之后,欧元也好,日元也好都是非常不稳定。但是中共没有办法它就采取这个手段故意去做,所以它大量买入日元的债券,而明知道这个风险性非常大。所以我们看到在最近这段时间,尤其在五月份开始到现在,中共大量增购日元的债券,而实际上它把中国百姓的利益和人民的储蓄风险性置于脑后了。所以我们看到中共政府完全为了自己政治目的出卖中国百姓的利益,换取日本政府对中共独裁的默认,这是它真正的本意。

实际上整个日本在二十年前就开始陷入资产负债表的陷阱之后,过度负债强力偿还的经济体总共有几个特征日本全具备了,就是信贷和银行资金的增长供应停止增长。这不是因为银行不愿意放贷,是因为企业家不愿意借钱,因为经济不好,他借了钱没办法还。所以在这个时候常规的货币政策就基本失效了。私人部门改善资产的愿望就没有了,这使得政府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出现在市场,结果在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调整之前,要想使货币、财政正常化的所有努力都是没有效果的。

另外,日本不是美国,美国的美元是全球发行的,所以美国可以通过债务的扩张实现国力的扩张,它稀释这个债务,因为美国美元自己发行的。更重要的是美国不用担心偿还国债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硬着头皮向美国追这个国债。而日本走出资产负债表陷阱的可能性不大,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日元又不是全球流通货币,不像美元那么强硬。所以它就没有办法靠印刷日元来稀释自己的日本国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拼命增持日本国债的经济动机就非常让人难以理解,非常无法去解释了。更要命的问题是日元资产的流动性远远低于美元,也低于欧元,一旦持有者被套是很难抛售的。因为像美元,如果说我存了很多美元拿到国际市场上,尽管可能会因为抛售压低了美元,但是它不会窝在手里头。但是日元就不一样,你收购多了你拿到国际市场的时候,在关键时候可能就没有人去接盘,没有人去买。结果如果你有再多的日元,你再压低价格你卖不出去的时候,那就是废纸了,这时候中国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但是我们看到中共实行经济政策的时候实际上它是有很多随意性的,它没有经过真正的精心策划和研究。你看我们看到一些事情,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和美国股票之后,次贷危机暴发了,美元贬值。然后中共怎么办呢?就赶紧转增持欧元国债,它避免风险。结果它大量购买欧元国债之后,欧元区债务危机又暴发了,整个欧元又大量贬值。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开始增购日元的国债,日元的国债又开始出现暴跌,大量的跌。这时候就可以看到中共现在实际上就像红颜祸水一样,它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事实上现在日元的货币战已经在国际上开始筹备了,而日本政府也是非常紧张,它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来防止这些。

但是西方投资基金和货币基金它们都在宣传日本的经济危机,所以这个时候等于在做前哨站。在这时候中共这么强力的去购买日元,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但是你要知道,在中共来说它主要是靠外汇管制、独特的外汇制度,出口来积累庞大的外汇储备。它本身的外汇储备对国内的通胀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由于美元、日元、欧元整个贬值,在海外它就没有办法维持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实际上一直在贬值。

在这个时候中共采取大量增购日元的方式实际上自己给自己走向了陷阱。中国的问题应该不是把钱拿去大量的增购海外的国债,而应该藏富于民。对于日本的现像中共实际上它自己早就估计到了,它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但是本身来说它又非常的担心,因为想到一旦我们中国大量购买美元国债的时候,美国政府可能会在中美开战的时候查封中国的政府资产,它那时候就更加难堪,更加被动。

所以中共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看到中共突然增购大量日元的国债的时候,实际上还有多方面的考虑。但是这种考虑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谈不到经济的角度,完全都是政治性的。如果从经济角度看,中国政府大量的增持日元国债是非常失败的,而且损失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损失是远远高于美元的风险的。

所以在这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本质的问题,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中国政府必须是一个民主的政府,要藏富于民众,而不是把钱都放在政府的口袋里。而且中国政府要改变一个现象,最根本的问题要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把中国变成民主制度,让全球的国家和人民放心信任。而不是认为中共由于独裁政府的统治它随时可以把灾难带给全世界,它随时可能发动战争。所以我们在谈这个问题时仅仅从经济角度上讲还不够的,而更多的可能要涉及到政治上的层面,从政治上分析中国政府为什么会大量的增持日元国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 转自《希望之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