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經濟回顧(2010年4月4日)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4月4日訊】一周經濟回顧(2010年4月4日)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周經濟回顧節目,我是唐衛,今天代替東方為您主持節目。世界經濟復蘇還遙遙無期,圍繞人民幣彙率卻是狼煙四起。起因是北京政府把人民幣兌美元的彙率固定在6塊8毛3,美國朝野認為人民幣被人為壓低,鼓勵了中國的出口,創造了中國的就業,但是歐美國家的經濟卻遭受重創。所以,要解決經濟問題,就要讓人民幣彙率根據市場調節,這樣就會使國際貿易平衡。美國政界顯然是接受了這種看法,不斷呼吁、乃至施加壓力要人民幣浮動,1百30位國會議員要求財政部,如果人民幣不升值的話,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不過,這裡有一個理解的誤區,商品交易有自由的市場,雖然不少貨幣可以在國際市場自由交換,但是貨幣的供應掌握在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手裡。聯儲會掌握了美元的貨幣發行,聯儲會對美元彙率的影響也最大。把歐美國家的經濟問題怪罪到人民幣頭上,把貿易不平衡的原因簡單的歸結為人民幣彙率,這是找替罪羊的說法。首先,中美貿易不平衡,很大一部分是美國企業外包造成的,為了節約成本,把工廠搬到了中國,絕大部份的盈利還是留在了美國,流到了美國股東的口袋裡。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固定彙率等於是放棄了一部分人民幣發行的權力,換來貿易的穩定發展。再者說,日本的前車可鑒不可不借鑒。迫於美國的壓力,日元彙率從3百60上升到80,造成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和蕭條,雖然日元升值,並沒有改變日美貿易不平衡的現像,因為經濟蕭條,日本的進口並沒有增加多少。因此,北京政府抵制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這是不是等於說目前的貨幣、貿易政策就是理想狀態呢?不是。中國的問題不在於人民幣彙率,而是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人民幣在外彙市場無法交易,國際市場無法消化中國積累的大量的貿易順差,這份工作就留給了中央銀行,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收購貿易順差帶來的大量的美元,積攢了2萬5千億美元的外彙儲備。這也是國際社會最不滿意北京政府的地方,因為這一大筆財富沒有被有效的運用,沒有進入投資市場,而是大量換成美國政府債券,助長了美國長期的低息金融政策,最終導致金融危機。所以,對美國政界來講,關鍵問題不是逼迫人民幣升值,而是讓人民幣自由兌換,讓資本和貿易的流通代替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找到平衡點,德國就是通過這個辦法吸收貿易順差的。但是要這麼做一定會遭遇北京政府更加頑強的抵制,因為這會讓中共失去對資本的控制,一旦讓人民幣自由兌換,就會出現大量資本外流的現像,中共的執政基礎立刻瓦解。所以要本開場白來看,人民幣大戰,美國根本就沒有找到著力點,北京也許會作一些讓步,但都不會解決根本問題,這是今天的開場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