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週末》前總編向熹遭降職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12月1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報道)《南方週末》前總編向熹最近被降職。《南方週末》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個月訪華期間採訪過他的唯一的中國大陸媒體。

據香港《聯合早報》報道,《南方週末》前總編向熹最近改任「執行主編」。所有就此事作出報道的媒體都認為,這是一種降職。

但是,向熹為什麼被降職?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這「與他對《南方週末》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採訪報道的處理激怒了共產黨的審查人員有關。」但是向熹到底是怎樣「處理」對奧巴馬的採訪報道的?《南方週末》原定的報道稿中有哪些話當局認為是觸犯了紅線、不應該報道、而《南方週末》卻試圖報道的?所有這些關鍵問題,現在都不得而知。但是有一個事實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刊登對奧巴馬總統的採訪消息的那份報紙的頭版和二版都開了天窗。

旅美權益人士劉念春表示,《南方週末》前總編向熹實在太冤了,因為他在對奧巴馬總統的採訪報道一事中實際上不可能「處理」什麼,因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被動的:

「向熹他以前是主編現在降為執行主編,那明顯是降級了。降級的原因他自己可能到現在都莫名其妙。因為他實際上在這邊是一個完全被動的角色。他從始至終都是被動接受這些的。比如說他採訪,採訪的話(是)奧巴馬提出來的。而且恐怕允許你採訪,那是中宣部答應的,提出什麼問題也是中宣部給出的,他是在沒有任何主動性的情況下就被降了職。這就證明他提出的那些問題讓有關當局不高興了,可能還不是中宣部,比中宣部更高級的那些人感覺不高興了。那自然問責制嘛,有人就得承擔責任。中宣部不想自己承擔責任,那肯定就是《南方週末》的主編承擔責任了。他承擔責任顯然是無辜的。在一個被動的情況之下被降職了。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來中國沒有任何言論自由。」

美國約克學院教授周澤浩表示,奧巴馬總統選擇接受《南方週末》的採訪,是因為美方覺得奧巴馬能夠通過《南方週末》傳達通過別的渠道不能傳達的信息:

「我覺得(對)《南方週末》,當然他(奧巴馬)下面的隨從也可能調查過,覺得《南方週末》比北京的那些官僚報紙寬鬆一些。他可能想通過這種渠道來表達他的一些信息。可以讓他提供一些他想宣揚的一些理念,在其他場合他也未必能夠講,他也可以跟國內的批評者或者說民運方面呀,或者說民主方面有訴求的人,他也有個交代。」

周教授說,如果向熹遭降職是因為他想刊登的報道稿中有些奧巴馬說的話是中方不愛聽的,那就越發沒有道理了,因為即使《南方週末》提什麼樣的問題會受到限制,沒有人有權規定奧巴馬總統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說什麼:

「採訪的一個特點就是話一說開以後就不知道怎麼收場,你也不可能跟美國總統畫圈圈,是不是?」

周教授說,中宣部後面就是中共高層,認識這點對分析中宣部在向熹被降職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許有幫助:

「中宣部的地位也是跟著政治需要來的。就是說中央政府如果在某些政策方面就需要中宣佈來干涉的話呢,他們也會非常支持你。但是如果中宣部的一些過激的做法如果跟中央的一些主調、政治局的一些主調如果有點偏離的話,中央也可以置中宣部於不顧。就是說中宣部說話有多少份量我看還是要看中宣部上面的老闆,管他工資的人讓他發揮多少作用。」

路透社說,所有接受採訪的消息人士都因為怕受懲罰而要求隱去他們的真實姓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