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楼倒塌何以成为了一桩政绩?

【新唐人2009年9月9日电】你不得不佩服一些新闻记者的写法,本来是一起灰飞烟灭,残垣断壁的灾难,在他们的如花妙笔之下,可以扭转为一件令民众皆大欢喜,令政府光芒万丈的跨世纪壮举。当然,新闻只具有话语上的渲染力,真正发挥决定作用的还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公权力。

以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报导为例:9月5日凌晨2时30分,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南门社区西溪路的一幢居民楼轰然倒塌。此居民楼建造于1987年,为 5层砖混结构,有2个单元,20户住户。幸运的是,由于锦屏街道提前了察觉了险情,在9月4日18时前,组织该楼居民全部撤离,并在周围拉起了警戒线,所以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由纳税人供养,为纳税人服务的政府做到这一步,只能算尽职尽责,守其本分而已,就像老师教学生念好书,医生给病人治好病,并不值得大加夸耀。相反,如果政府并未查出隐患,并未及时疏散居民,以至不幸出现伤亡,那就是失职,正该挨板子。由此而言,这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发展成一个正面新闻。

接下来的报导却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了我们熟悉,厌恶甚至恐惧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坏事化好,好事更好”的官僚主义新闻腔调:居民楼倒塌后,被转移的住户纷纷赶到现场,向街道干部连声道谢,401住户杨延杰紧握着街道干部的手说:“要不是政府提前让我们转移,一家3口命都没了。”附近的居民亦对政府的做法赞不绝口-从人之常情考虑,他们更应该担心自己所住的楼房会随时塌陷,还有闲心表达赞美之情?

再接下来,就该有关部门的领导们闪亮登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险,部署善后工作,并看望慰问受灾居民”,最后还不忘加一句:“受灾居民情绪稳定”,这倒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网名,叫“死者情绪基本稳定”,其出处正在于此。

危机排除了吗?危机至少被层层掩蔽。依照新闻的指引,我们看到,废墟上面堆满了公权力的汗水和民众献上的赞美的花环。原来,居民楼的倒塌呈现了政府的未雨绸缪,呈现了政府抢险救灾的高效与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赤胆忠心,说到底,这居然成就了一项煌煌政绩,从居委会到市政府各有其功。一条正面新闻就是这样炼成的。

极少有新闻追问(就我所见,只有9月6日“宁波晚报”跟进报导了“房子塌了住户的生活怎么办?”):为什么这一座居民楼如此短命,仅仅存活了22 年便告夭折?按理说,它应该有70年的寿命可以维持。房屋的产权已经是那么微不足道,70年后,烟消云散,但在这70年间,谁对我们贫瘠的权利负责?为什么倒塌的是居民楼,是校舍,而非其它一些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这些锥心泣血的追问怎能敌得过貌似赤诚的赞美声与喧天的锣鼓声,更别提“为什么”的答案还是“为什么”,“为什么”是一面权力的回音壁。在中国,提出问题远比找出答案更容易。这正对应了某些地区和部门的执政者的化解危机之道。他们从不在正面解决问题,也许是有心无力,也许连心都没有,而是从侧面迂回,将问题转移,用新问题掩盖旧问题,用小问题掩盖大问题,以至当你像剥洋葱一样逼近社会危机的真相,会发觉每一层都存在问题,每一步都要问一声“为什么“。

写到最后才发现,为什么居民楼倒塌会成为一桩政绩呢,已经不再有答案,已经不需要答案,居民楼的残骸就是答案。

恍然之间想起一句流行语,倒塌的不是居民楼,是新闻操纵策略的真相。

作者:羽戈–这篇评论从取材到立论都来源于袁裕来大律师的博客,特此致谢。稿费将全部请老袁喝酒。

──转自《天涯博客》 本文分析不代表新唐人观点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