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樓倒塌何以成為了一樁政績?

【新唐人2009年9月9日電】你不得不佩服一些新聞記者的寫法,本來是一起灰飛煙滅,殘垣斷壁的災難,在他們的如花妙筆之下,可以扭轉為一件令民眾皆大歡喜,令政府光芒萬丈的跨世紀壯舉。當然,新聞只具有話語上的渲染力,真正發揮決定作用的還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公權力。

以中國新聞網的一則報導為例:9月5日凌晨2時30分,浙江省奉化市錦屏街道南門社區西溪路的一幢居民樓轟然倒塌。此居民樓建造於1987年,為 5層磚混結構,有2個單元,20戶住戶。幸運的是,由於錦屏街道提前了察覺了險情,在9月4日18時前,組織該樓居民全部撤離,並在周圍拉起了警戒線,所以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由納稅人供養,為納稅人服務的政府做到這一步,只能算盡職盡責,守其本分而已,就像老師教學生念好書,醫生給病人治好病,並不值得大加誇耀。相反,如果政府並未查出隱患,並未及時疏散居民,以至不幸出現傷亡,那就是失職,正該挨板子。由此而言,這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發展成一個正面新聞。

接下來的報導卻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了我們熟悉,厭惡甚至恐懼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壞事化好,好事更好”的官僚主義新聞腔調:居民樓倒塌後,被轉移的住戶紛紛趕到現場,向街道幹部連聲道謝,401住戶楊延杰緊握著街道幹部的手說:“要不是政府提前讓我們轉移,一家3口命都沒了。”附近的居民亦對政府的做法贊不絕口-從人之常情考慮,他們更應該擔心自己所住的樓房會隨時塌陷,還有閒心表達讚美之情?

再接下來,就該有關部門的領導們閃亮登台,“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揮搶險,部署善後工作,並看望慰問受災居民”,最後還不忘加一句:“受災居民情緒穩定”,這倒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網名,叫“死者情緒基本穩定”,其出處正在於此。

危機排除了嗎?危機至少被層層掩蔽。依照新聞的指引,我們看到,廢墟上面堆滿了公權力的汗水和民眾獻上的讚美的花環。原來,居民樓的倒塌呈現了政府的未雨綢繆,呈現了政府搶險救災的高效與熱忱,為人民服務的赤膽忠心,說到底,這居然成就了一項煌煌政績,從居委會到市政府各有其功。一條正面新聞就是這樣煉成的。

極少有新聞追問(就我所見,只有9月6日“寧波晚報”跟進報導了“房子塌了住戶的生活怎麼辦?”):為什麼這一座居民樓如此短命,僅僅存活了22 年便告夭折?按理說,它應該有70年的壽命可以維持。房屋的產權已經是那麼微不足道,70年後,煙消雲散,但在這70年間,誰對我們貧瘠的權利負責?為什麼倒塌的是居民樓,是校舍,而非其它一些富麗堂皇,莊嚴肅穆的標誌性建築?

然而,這些錐心泣血的追問怎能敵得過貌似赤誠的讚美聲與喧天的鑼鼓聲,更別提“為什麼”的答案還是“為什麼”,“為什麼”是一面權力的回音壁。在中國,提出問題遠比找出答案更容易。這正對應了某些地區和部門的執政者的化解危機之道。他們從不在正面解決問題,也許是有心無力,也許連心都沒有,而是從側面迂迴,將問題轉移,用新問題掩蓋舊問題,用小問題掩蓋大問題,以至當你像剝洋蔥一樣逼近社會危機的真相,會發覺每一層都存在問題,每一步都要問一聲“為什麼“。

寫到最後才發現,為什麼居民樓倒塌會成為一樁政績呢,已經不再有答案,已經不需要答案,居民樓的殘骸就是答案。

恍然之間想起一句流行語,倒塌的不是居民樓,是新聞操縱策略的真相。

作者:羽戈–这篇评论从取材到立论都来源于袁裕来大律师的博客,特此致谢。稿费将全部请老袁喝酒。

──轉自《天涯博客》 本文分析不代表新唐人觀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