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激增 銅價創新高 每噸逾1.1萬美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1日訊】據報導,銅價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週一(20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貨價格一度飆升4.1%,至每噸11,104美元。這一紀錄刷新2022年3月烏克蘭危機時創下的峰值。

據雅虎財經報導,由於需求增加和供應有限,行業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銅短缺問題迫在眉睫。銅在能源、科技等新經濟型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加上新礦開發受到限制,導致其價格不斷上漲。

自今年年初以來,銅價已上漲超過25%;比2020年初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期間的低點,漲了一倍多。近期一些主要礦場受挫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疑慮。

據報導,週一價格飆漲背後的主因之一是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做空銅價的投資人,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被迫平倉或是持續回補空單,導致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大幅飆升。

另外,美英兩國政府今年4月12日禁止在國內交易所交易俄羅斯生産的銅、鋁和鎳。在LME的銅庫存中,俄羅斯産銅所佔的比重較大。

私募投資集團凱雷(Carlyle)能源首席戰略官柯里(Jeff Currie)上週接受彭博電視台(Bloomberg TV)採訪時表示「銅是新的石油」。他強調,人工智能(AI)的崛起、數據中心的普及,以及綠色能源、電動汽車(EV)和新武器開發等新經濟力量,正推動對銅的需求。

柯里在高盛(Goldman Sachs)任職期間,曾於2021年做出類似預測,他相信這次銅價將迎來漲勢,其背後的勢頭正在增強。

柯里預測,銅價最終可能飆升至每噸15,000美元。不過他承認,在某個時候,高價格可能會「破壞需求」,即買家拒絕支付如此高的價錢。

銅在傳統産業中也被廣泛使用,其需求量常能反映宏觀經濟的動向,因此有「銅博士」(Doctor Copper)的稱號。其與每季度只公布一次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相比,通過銅價格動向可以更快判斷世界經濟的變化。

美國摩根士丹利在4月8日的一份報告中預測,2025年6月底每噸銅價格達9,700美元。德國調查公司Statista的統計顯示,全球銅交易市場規模到2028年將達4,386億美元,與2023年的3,293億美元相比,增長30%以上。

銅價格的飆升也促使必和必拓(BHP)提出400億美元收購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的交易,這將創建全球頂級銅生產商。然而,英美資源集團拒絕了這一提議,並於最近宣布重組集團的計畫,包括出售其歷史悠久的鑽石業務戴比爾斯(De Beers)。

(記者楊采華綜合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