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失業返貧 中國今年個稅收入同比大減15.9%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3月24日訊】最新財經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兩月的稅收總額及個人所得稅收入,同比均出現明顯下降,引發網絡討論熱潮。網民普遍認為,這主要是失業增加、收入減少導致的。近期出現的關於中產及小康家庭返貧的問題,也再次成為網絡社群中的熱點話題。

中共財政部本月22日發布統計數顯示,今年1至2月,全國稅收的收入總額為3兆7820億元(人民幣,下同)年減4%。其中,企業所得稅1兆17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個人所得稅3262億元,同比大減15.9%。由於個人所得稅的增減與老百姓的「錢袋子」息息相關,這組數據引起了社會輿論的普遍關注。

中共官方發布的數據通常都會出於政治需要而進行過調整,外界通常認為,真實的情況或許更加糟糕。不過,即使是官方經過修飾後發布的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國經濟現狀的「不樂觀」。

因此,關於個稅同比銳減的話題最近兩天在中國互聯網上討論得很熱烈,迄今在微博閱讀量已突破1.7億。而官方御用「專家」對此作出的解釋,與經濟學者及普通民眾的認識,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受訪時就告訴「第一財經網」,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個稅收入下降「很可能與今年春節較去年晚,個人年終獎發放比去年晚,去年基數相對高有關」,而去年8月以後官方扣除額提高「也有影響」。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稅務專業教授汪蔚青則表示,去年經濟復甦不及預期,部分公司減少年終獎或沒有給員工發放年終獎。另外一些外貿公司因為業務量受到了影響,人員工資減少,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個稅應納稅額減少。

在網絡社交平台上的相關討論區,絕大多數網友也認為,經濟不景氣,企業訂單減少而降薪甚至裁員,導致打工者的收入明顯減少甚至失業,才是總體個稅收入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由於中國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是每月5000元(年薪6萬元),扣除「五險一金」以及專項扣除額,一般認為年薪10萬元以下不用繳個人所得稅,所以社會輿論認為,個人所得稅的大減,表明中國的中產階級正變得更加脆弱,與近期網絡上的「中產返貧」這個話題持續熱絡至今恰好形成了呼應。

智聯招聘今年2月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去年的年終獎金普遍都有大幅縮水。2023年,白領職員確定有年終獎金的比例是20.2%的,比2022年的26.9%有明顯下降;2023年白領年終獎平均值是6950元,較上一年降幅達17.5%。金融業更是重災區,白領職員的年終獎金降幅達35%,網路與資通訊業平均降幅27%。

一位在上海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男子,日前接受台灣中央社採訪時講述了他失業後重新求職的經歷。這位曾經的白領高管,從2023年2月底開始找工作,先後向蘇州、杭州、上海等地的公司投了上千份履歷,卻只收到了上海幾家公司的面試通知,最終被其中一家錄取得以在同年6月入職。

表面上,這位白領高管新工作的職位比之前上升了,但收入卻從當初的月薪2萬5000元加商業保險,降至月薪1萬6000元且不含社保。更糟心的是,在他入職後沒多久,這家國企就對職員普遍降薪一成。

實際上,「中產返貧」話題在網絡社交平台上從去年一直延燒到今年,至今沒有「退燒」。互聯網分析師于斌曾於今年1月29日在微博上發帖,講述了他身邊5位朋友返貧的實例:

其中一個朋友,家裡拿拆遷款以全款方式買了一套期房,不料樓盤建設爛尾,「到現在就看見個地基」,一百多萬的拆遷款血本無歸。

第二個朋友跟人合夥開超市,投資了七八十萬,結果每天營業額還不足1000,除去房屋水電人工,一年下來幾乎沒有盈利,眼看超市就要倒閉了。

微信公眾號「潤宇創業筆記」去年底也曾發文分析稱,2024年中國的中產階層將「繼續滑落」。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對曾就職於阿里巴巴的夫妻失業後的狀況:夫妻被裁員後,先生雖然在一家創業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薪水卻下降了一半;太太則至今未找到工作。由於家庭收入驟降,夫妻倆被迫低價賣掉了未來科技城的房子,連本金帶利息虧了180多萬元,切實體驗了何為「一夜返貧」。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