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經濟回顧:中國製造又來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3月10日訊】中國產能過剩,要傾銷全世界,這回發達國家不干了;超級星期二初選,川普、拜登大步邁向提名,冤家路窄、狹路相逢;德國特斯拉工廠因為有人縱火斷電而停工;中國大學生就業難

開場白﹕中國製造又來了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一週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

20年前,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後不久,中國的廉價商品大量涌入美國,我記得ABC電視台連續報道了中國製造這一主題新聞,隨機詢問路人他們購買的日常用品都是哪裡產的,不誇張的說,90%都是中國製造,在美國發生疫情前的二十年時間裡,幾乎沒有通貨膨脹,美聯儲寬鬆銀根政策行之有年,其中一個主要的貢獻者,就是中國製造產品,便宜麼。

2019年的一篇經濟論文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中國進口商品每多搶占一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美國的消費价格就會下降2%,受益最大的就是中低收入人群。由於太長時間沒有通脹了,以至於美國年輕一代不知通脹為何物,乃至於疫情後的通脹讓很多美國人不習慣、吃不消。當然,抑制通脹也得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美國製造業崗位的流失。

從1999年到2011年間,由于來自中國的進口,美國失去了兩百多万個工作崗位,家具、玩具、服裝制造紛紛敗下陣來,許多工業城市日趨衰落,失業的工人們難以找到新的工作。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川普打着讓美國再強大的口號,打着要讓美國工廠回流的口號入主白宮,也兌現了他跟中國貿易戰的承諾。幾個回合下來,尤其是經過了新冠疫情的洗禮,美國雖然深受高通脹的煎熬,但經濟並沒有衰退,成功實現軟着陸。

而中國方面,儘管官方數據顯示有超過5個百分點的增長,但是普通人肉眼可見的經濟衰退,當全世界都遭受通脹之苦的時候,中國卻被通縮困擾。由於中共的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產能嚴重過剩,中國的汽車、机械和消費電子產品的產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國內經濟的消化能力,需要在國際市場大量傾銷才行。這在飽受通脹之苦的歐美,是不是會張開雙臂擁抱中國製造商品呢?不會,相反的,歐美和其他發達國家市場紛紛關閉了大門,此一時、彼一時也。

二十年前的中國,還被發達國家視為老實巴交、勤勞致富的生產者,今天的中共已經被自由社會視為洪水猛獸,對,沒錯,自由社會漸漸明白了中共不是中國,中共不可能改變,製造業不能集中在中國。二十年前,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的份額還不到10%,出口份額不到5%,而到了2022年,中國的制造業產值占全球的31%,商品出口占全球的14%。發達國家需要跟中共脫鉤,需要去風險。

疫情中供應鏈掉鏈更是讓發達國家痛定思痛,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正在大力投資和保護本國產業,紛紛對中國製造豎起關稅的高牆。像宁德時代這樣的企業,產量完全可以供應全球市場,但為了規避貿易壁壘,不得不在海外建廠。發達國家不僅僅把中國視為經濟對手,更是把中共視為地緣政治的敵人。

中國正在汽車、計算机、芯片、复雜机械等領域跟發達國家競爭,這些產業价值更高,對技術領先具有更加核心的意義。歐盟正在考慮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是否受到了不公平的補貼,考慮征收懲罰性關稅。上個週末,拜登政府更是用中國電動車搜集數據為名展開調查,這是為全面禁止中國電動車入境美國作鋪墊,要知道,現在中國電動車還沒進入美國市場呢,美國這是從結果反向推導,用意是明顯的。美國、歐洲和日本不希望二十年前的情況重演,是的,中國製造又來了,但這一次,面對的是一堵一堵的高牆,只能到發展中和貧窮國家求生存了。這是今天的開場白。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