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中共審查 她成功在國內曝光了政治迫害真相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3月04日訊】中國一名位媒體記者,機智地避過了中共嚴厲的言論審查機制,依託虛構的伊朗頭巾運動的故事框架,講述了中國發生「白紙運動」前後自己的遭遇,曝光了工作單位與公安對政治異議者的迫害。逃離中國後,這位記者揭開了這篇作品真實的社會背景。

在2023年的中國傳統新年前後,一封據稱「來自德黑蘭監獄的信」,發表在微信的一個藝術類公眾號上,隨後開始在中國互聯網上被中國網民熱傳,甚至一家知名網絡文學雜誌,一度將這封「信件」視為一篇翻譯作品,在一篇介紹「頭巾革命」的文章中推薦了這封信。

這封以伊朗女子馬赫薩(Mahsa)的名義撰寫的信件,描述了「伊朗祕密警察」在鎮壓反頭巾抗議活動中,針對馬赫薩的信仰進行的迫害。這封「信件」在發表後的數週內,成功躲過了中共審查機構的嚴厲審查,得以在中國讀者群體中更廣泛傳播。

當時,中共公安正在追查2022年底,在全國各地爆發的反對疫情封控措施的「白紙運動」的參與者。而這封「信件」中所描述的伊朗祕密警察對年輕異見者的追捕及審問等情節,與許多「白紙運動」參與者的遭遇驚人相似,因此在中國具有自由思想的讀者中引發共鳴。

2022年11月29日,中國留學生在紐約中領館前,手舉白紙集會,聲援大陸「白紙革命」。 (林丹/全球退黨服務中心)

撰寫這封「信件」的作者其實是中國大陸一位資深的媒體記者,她的名字叫伍勤。她在虛構的伊朗「頭巾革命」的故事外衣下,講述了2022年在中國發生的「四通橋抗議」及「白紙運動」前後,她自己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的真實經歷。她只是給她自己以及中國一些知名的異議人士分別虛構了波斯語的名字,並把中國的地名換成了伊朗的地名。

在這篇作品中,主角馬赫薩(Mahsa)因堅持其女權主義信仰,在「反頭巾」抗議活動中被伊朗祕密警察抓捕,並遭受了審問。然而,在信中所講述的情節中,一些細節讓讀者意識到,這個故事不太可能出現在伊朗,而更可能發生在中國大陸。

例如,這個故事的主角馬赫薩是被警察以「尋釁滋事」的罪名抓捕並監禁的,但其實這個罪名是中共治下的中國大陸所特有的。

在講述祕密警察審訊馬赫薩的情節中,警察試圖逼迫年輕的馬赫薩承認,她和她的朋友門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影射最高領袖」,但這些警察自己「甚至也不敢說出那個名字」。這個細節讓許多讀者聯想到了中共的「國保」警察,對「習近平」的名字所特有的敏感與避諱。

又比如,信中描述了祕密警察為了抓捕馬赫薩而不得不冒著疫情風險出公差,並因此而十分惱火,他們抱怨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回到德黑蘭的安樂窩」;另一個細節則寫道,她被帶到一個警察局的地下室接受審問時,連上廁所都有男性警員在旁邊看守。這些情景都很容易讓讀者聯想到中國所發生的那些事。

事後,當伍勤決定逃離中國投奔自由之地時,她在自己的這篇作品末尾添加了尾注,寫明了「信件」中故事的真實社會背景是中國,而故事中女主角所經歷的一切,正是作者本人的真實經歷。她把這些訊息發給了自己的朋友,並告訴朋友門,如果她在試圖離開中國國境時被捕,就請朋友門把帶尾注的版本公布出來。

她還告訴朋友們,上述信中那些很容易讓讀者聯想到中國現實的細節,是她有意留下的線索,她希望這些暗示能被讀者發現,而不是被審查人員發現。

事實上,這個故事因其虛構的伊朗社會背景的掩護,在長達數週的時間裡,得以躲過了中共嚴厲的審查而被成千上萬的中國讀者閱讀,其中許多讀者對信中那些似曾相識的描述感到驚訝。以至於有讀者在微博上留言質疑,那究竟描寫是異國他鄉還是當下的中國?

2023年2月13日,一位網名為「古宋松谷」的中國網友,在其個人的社交媒體帳號 @linanxin1983 上轉發了伍勤發給朋友的上述訊息。

「古宋松谷」在這篇帖文中介紹伍勤時稱,「她是一個出色、正直的媒體人,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和思考深度,以及組織活動的行動力都非『常人』。」在中國發生一些「大事件」後,她被跨省抓捕,經歷了一系列風波後輾轉出國。

(網頁截圖)

在「古宋松谷」轉發的這幾則訊息中,伍勤對朋友們表示,她雖然在許多朋友的幫助下,有幸出逃到了德國,但為了有一天能夠回國,自己又陷入了不得不「隱形」甚至自我審查的痛苦之中。經過痛苦的反思後,她決定承擔起「控訴」的責任,把自己在過去一年所經歷的恐怖與磨難講述出來,曝光那些參與迫害的共謀者。

過去,為了避免被審查屏蔽,她虛構了伊朗框架來講述自己在2022年的真實經歷,現在她決定還原那些「故事」的真實面貌。為此,她告訴朋友們,如果再轉發她所撰寫的故事,可以轉她離開中國後做過增補並添加了後記和腳註的完整版。

(網頁截圖)

現在,伍勤的信已經被翻譯成英文,並在海外網絡社交平台上被廣泛傳播。有中國觀察人士說,伍勤以一種迂迴的方式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讓人們可以了解中國活動人士目前所面臨的艱難處境,同時也展現了這些活動人士堅持抗爭的韌性與機智。

(記者竺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