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遭校園霸凌男孩被宣布「腦死亡」捐器官 引質疑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2月04日訊】近日大陸媒體報導,一名13歲男孩被校園霸凌致腦部受傷,被醫院認定「腦死亡」,捐獻器官救7人。此報導引發眾怒,被網友批故意搞錯重點,把喪事宣傳成喜事,還有網友質疑為什麼這麼多腦死亡捐器官的報導。

2月2日,據「@星視頻」報導,2月1日上午,廣東省陽春市八甲中學遭校園霸凌的13歲男孩廖剛漢的器官捐獻手術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據醫生介紹,他將至少幫助7人重獲新生。

報導稱,去年12月,廣東陽江陽春市八甲中學一名學生遭同學毆打成了「植物人」。陽春市教育局發布通報稱,2023年12月4日上午9時許,八甲中學八(3)班江某某與廖剛漢發生口角。隨後江某某把廖推到教室講台旁,在同班黃某某的協助下,江某某手持掃把棍敲打廖後腦部,後用拳頭快速打廖剛漢頭部。廖剛漢先後在八甲衛生院、陽春市人民醫院、廣州珠江醫院接受治療,後被醫院認定腦死亡

其親屬稱,「除了腦部,他的身體器官都是好的」。

對此報導,網友紛紛怒斥,「什麼鬼新聞,為什麼孩子都被人剝奪了活著的希望卻又要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拯救其他人!」「請把鏡頭聚焦在霸凌者身上!這個孩子本應有美好的未來,而不是成為一個器官庫。」「你搞錯重點了吧。」「是宣傳他『死的及時,死的恰到好處』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如何遭受霸凌,以及施暴者的下場如何······」

(網絡截圖)

還有網友說,「這篇報導洋溢著移植醫院和器官移植者的歡欣,簡直讓人忍不住懷疑霸凌者如此精準的操作該不是······吧。」「萬一有人付費僱人這麼做呢。」「是誰用了器官?」「天啊,以後會不會很多這樣受傷的?」「上一次見到這麼割裂的標題還是今天的人民日報。」

1月5起腦死亡報導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大陸媒體頻頻報導腦死亡捐獻器官實例,大多數是年輕人和孩子,甚至有不到3歲的小孩,對於腦死亡的原因,大多數沒有詳細說明。大陸網友稱,「怎麼動不動就是腦死亡。」「腦死亡、活摘。」

1月21日,《廣州日報》報導,《「換個方式感受世界!」孩子3歲生日前夕突遇意外腦死亡,父母捐其器官助5人》。

同一天,《湖南日報》旗下「華聲在線」報導,《致敬!湖南一男子突發疾病離世,捐獻器官救5人》。

1月11日,據《齊魯晚報》微博公號消息,山東省日照市20歲大學生丁少彤騎自行車時突然摔倒,傷勢十分嚴重,「送醫搶救後被告知已處於腦死亡狀態」。其父母把他的器官捐獻,7個人重獲「新生」。

1月10日,《齊魯晚報》微博公號報導,江蘇16歲少年小軍遭遇車禍,被判定為腦死亡,其父母將其肺臟、肝臟、雙腎以及眼角膜捐獻給6位患者。

1月5日,《齊魯晚報》微博公號報導,2023年12月12日,22歲的恩施男孩小飛(化名)突發意外腦死亡,他父母捐出了兒子全部能用的實體器官和組織,其中,肝臟劈離後移植給了兩個人。

去年,中共央視曾報導,「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能在幾秒鐘內自動運算出最匹配的患者名單 。」

中共「故意製造死亡」

1月30日,X帳號「海外爆料」發布截圖和視頻表示,為了奪取器官,「中共在製造死亡」。患者本來是很輕的病,「他們就敢給孩子打麻醉劑,造成孩子沉睡不醒、病情嚴重的假相,再苦勸家長放棄治療,捐獻器官」,除個別知道真相的家長外,「有多少人就被他們呼悠上當?魔鬼們正在製造人間慘劇」,為了錢和利益,他們正在滅絕人性的幹著。

網聊截圖內容顯示,有人披露自己親身經歷:「我大哥的女兒從床上摔下去,在醫院住院半個月,一直都發燒,醫生也是勸他們放棄治療,然後做一個器官捐獻,可以得到一筆錢。我大哥死活沒同意,過了幾天又退燒了,慢慢好轉了。現在一切正常。」

另一人表示,自己認識的一個人患腸梗阻,「醫生勸捐獻器官,他的家人根本也不同意捐獻任何器官,最後他建康出院了,現在活得好好的!」

9天11起青少年失蹤案

近年來,中國大陸頻頻出現青少年失蹤案件,僅最近9天,就曝出十多起失蹤事件,且大多數是青少年。

大陸抖音流傳的一份失蹤名單顯示,從1月20日到1月28日9天,就有11個失蹤事件被曝出。江西贛州16歲女孩郭玉茹1月21日晚在返校途中失蹤, 1月29日,郭玉茹親屬稱,已在桃江河水中發現孩子遺體。

此外,1月20日江蘇連雲港15歲女孩馬美琪失蹤;1月22日陝西寶雞23歲男孩曹瑋失蹤;1月23日陝西安康33歲女子謝木秋失蹤;1月24日山東聊城31歲女子王娜失蹤;1月25日河南桐柏35歲女子何秒失蹤;1月26日廣西南寧14歲女孩莫茉失蹤;1月27日寧夏固原29歲男子鐵海成失蹤;1月28日,河南洛陽12歲女孩毛雨諾失聯,安徽黃山10歲男孩孫煜失蹤。1月25日山西省晉中市靈石16歲男孩失聯。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失蹤引發民眾質疑:「一天內刷到六個失蹤孩子了。」「這樣下去一年要失蹤多少。」「太恐怖了!」「惡魔在人間!」「這信息庫難道找到匹配對象了?」

(記者李酈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謙)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