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共應犧牲人民幣以免陷入惡性循環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9月06日訊】中國經濟復甦緩慢,面臨陷入債務及通貨緊縮惡性循環的風險。經濟學家魏尚進表示,如果想避免這一困境可能需要讓人民幣貶值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副教授、前亞洲開發銀行(ADB)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近日在國際媒體組織「世界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上撰文指出,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近跌入負值,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已經經歷了一年的通縮。與此同時,公共和私營部門債台高築。

魏尚進分析說,高債務通縮是一個致命組合,通貨緊縮增加了現有債務的實際(經通脹調整後)價值,企業將更難獲得額外融資,從而提高了破產的可能性,這種趨勢在中國已經很明顯。

此外,一旦債務和通縮的組合變得根深蒂固,就會產生惡性循環:需求下降導致投資下降、產出下降、收入下降,從而又導致需求下降。

他表示,雖然北京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但央行尚未獲得大量流動性。他補充說,央行可能會採取類似於美聯儲和其它貨幣當局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發起的量化寬鬆政策。

「中國需要歐洲央行十年前『不惜一切代價』的做法,當時歐洲也面臨著債務-通縮的不斷惡化」,魏尚進說,「中共央行應該公開宣布一項戰略,即將大部分政府債務貨幣化,並激勵更多的私募股權投資。」

但激進的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會削弱人民幣,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過去一年已經貶值約5%。魏尚進指出,這是中共領導層的一個主要擔憂,因為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可能導致更多資本外逃。事實上,隨著外國投資者以創紀錄的速度拋售中國股票,北京方面一直在努力提振人民幣。

「但如果人民幣貶值是拯救經濟免遭頑固通貨緊縮的代價,那麼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甚至可以通過刺激外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而成為一種有用的調整機制」,魏說,「中共當局不應試圖管理匯率,因為這會人為地證明貶值預期是合理的,而是應將此類調整交給市場力量。」

在習近平的戰略中,共產黨牢牢掌控經濟,但經濟挫折正在消退習近平的絕對指揮形象,可能構成其執政十多年來最持續、最棘手的挑戰。

前美駐華大使、商業諮詢公司科恩集團(The Cohen Group)的高級顧問戴夫·蘭克(Dave Rank)告訴《紐約時報》:「習近平喜歡控制,但很多變化意味著(需要)放棄一些控制。」

他補充說,在習近平高度集權的領導下,「能夠決定如何擺脫這個真正非常具有挑戰性局面的人很少」。

目前習近平似乎不願意對其更廣泛的戰略做出任何重大改變,北京也避免為陷入困境的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發布大型救助計劃。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埃雷羅(Alicia García Herrero)表示,中共領導層不想讓人們認為中央政府是救助者。

「這就像一個高壓鍋——一種方法,即向他們表明他希望他們對自己的問題負責。」她說。

但中共不干涉的做法可能不可持續,因為中央政府控制著中國的大部分稅收,然後將大部分資金轉移給地方政府。

許多人著眼於即將召開的一系列會議,包括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可能在10月召開),看看習近平如何尋求試圖恢復人們對其經濟議程的信心。一些中國經濟學家警告說,中共離接受艱難變革可能已經不遠了。

(記者李昭希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