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快報】千人計劃替身曝光 專攻頂尖博士 芯片人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25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我是韓霏。

今天是美東時間8月24日,星期四。訂閱新唐人,了解最新要聞。

【中共千人計劃替身」曝光!暗中招募海外芯片人才】

路透社查閱了2019年到2023年的500多份政府文件,並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消息指出,因美國調查而停止的「千人計劃」,正在以新的名字和形式死灰復燃。中共正藉此加速發展其敏感科技技術。消息人士表示,「新計劃的大多數申請者都在頂尖的美國大學學習,並且至少有一個博士學位。」他還補充說,中共正在尋找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接受培訓的科學家。

根據中共官方文件、在線招聘廣告以及知情人士的說法,千人計劃的主要替代品,是一個由中共工業和信息化部監管的名為「啟明」(Qiming,音譯)的項目。「啟明計劃」旨在招募「敏感」或「機密」技術領域的海外華人和外國專家,比如半導體,提供的福利包括購房津貼和簽約獎金,金額在300萬到500萬元人民幣之間,相當於42萬到70萬美元。

據路透社調查,自2022年以來,已有十多個招聘人員在中國知乎和領英上,發布有關「啟明計劃」的廣告。在一篇2022年2月的領英帖子中,自稱是北京聯合人才信息技術的陳標華(Chen Biaohua,音譯),要求符合資格的求職者發簡歷給他,包括「啟明計劃」和「火炬計劃」。該帖子顯示,陳標華正在尋找年齡在40歲以下、來自知名大學,且有海外經驗的博士學位者。他還尋找在外國學術機構,或大型企業擔任高級職位的申請人。

在面向學術界的社交網絡「研究之門」(ResearchGate)上,人力資源公司巨騏信息,曾在3月發布了一條廣告,說要招聘5000名海外研究人員,需來自頂級大學,且在財富500強企業擁有經驗的人,為中國企業服務。廣告聲稱這是為了服務「啟明計劃」和「火炬計劃」。每位研究人員可以獲得高達1500萬元人民幣(約210萬美元)的獎勵。該廣告還表示,任何被選中參加人才計劃的人,將獲得「鑽石、包包、汽車和房子」等獎勵品。

兩位知情人士表示,與千人計劃不同的是,新的計劃不會公開獲聘者的名單,也不會在政府網站上發布消息。該計劃還與地方和省級政府的招聘,以及中國芯片公司的招聘活動存在協調合作關係。

美國國家反情報和安全中心發言人迪恩·博伊德(Dean Boyd)對此表示,「外國競爭對手明白,招聘頂尖的美國和西方人才,通常與獲取技術本身一樣重要。當這種招聘行為引發內在利益衝突或承諾時,將對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根據中共智庫、信息產業發展中心和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一份報告,中國的芯片產業今年面臨著大約20萬人的勞力短缺,其中包括工程師和芯片設計師。根據路透社的調查,已經有數千人申請「啟明計劃」。

另據官方文件,中國各省市政府正在大力投入這一招聘計劃。其中一個計劃是由浙江省東部當局運營的「鯤鵬計劃」(Kunpeng Plan),據《浙江日報》2022年6月報導,該計劃旨在吸引200名科技專家,在五年內已招募了48名。

根據該市政府2022年的人才政策報告,溫州市政府可以在每位鯤鵬專業人士身上,投入最高2億元人民幣,包括個人獎勵、創業資金和住房。根據中共組織部監督人事決策,浙江分支部門的一份報告表示,其2022年的總預算比去年增加了49%,主要是因為該部門向鯤鵬和類似計劃分配了8500萬元人民幣。

據報導,其中一位獲聘者是劍橋大學教授戴大偉(Dawei Di,音譯),他的研究重點是半導體光電器件。在湖州,如果雇主推薦的候選人被接受,城市或區政府可以根據該市政府2021年的一份指令,向推薦人支付最高150萬元的獎勵金。

美國官員表示,雖然在美國招聘人才不是非法的,但如果研究人員使用美國政府資金進行研究,卻沒有披露與中(共)國實體的關係,並與中共分享信息,或違反出口控制,將面臨法律追究。

路透社表示,還沒有一個中央機關城市、省級和市級政府對此做出回應。

【城投債爆雷瀕臨失控 專家警告恐造成類似房地產危機

3年疫情的折騰下,中共地方政府稅收大減,防疫開支大增,再加上大量舉債進行基礎建設,導致地方財政快速惡化,充當地方政府「錢包」的「城投債」也相繼爆雷。有專家指出,這筆隱形債務已經遠遠超過地方負荷能力,正在瀕臨失控。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稱城投平台)內部人士爆料,中共試圖在不採取大規模救助的情況下,將城投平台轉型為盈利企業,從而減少它們對政府資金的依賴,但實際上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目前,該平台已累計9萬億美元債務,而且在進一步惡化。

彭博社指出,對於習近平政府來說,這條前進之路充滿危險,如果這些負債累累的省份和城市公司無法自負盈虧,恐將導致中國經濟長期陷入低迷。中共收緊財政紀律以來,城投平台原有的商業模式風光不再,銀行不願意放貸,投資者避免購買平台債券,一些公司根本無法賺到足夠的收入來支付貸款利息。

中國西北地區一家區縣級城投公司員工爆料,銀行貸款現在只能「借新還舊」,有些「貸款利息成本最高接近10%」,目前也看不到什麼債務處置方案。另一家某地級市屬城投公司的財務人員透露,自2016年以後公司就沒漲過工資,至少四分之一的老員工近年陸續離職,現在「沒人買我們公司發的債,銀行也不給我們貸款」。

標普全球評級分析師李春燕稱,城投淨融資受到擠壓最大的是區縣級平台,貴州、甘肅、廣西、雲南等地一些低層級城投流動性吃緊。就三四線城市而言,市或縣級政府很少有盈利的國有企業。

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市場研究主任洛根·懷特(Logan Wright)說,「在未來兩年內,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變數,將是地方政府債務重組的成與敗。」他表示,「如果城投平台崩潰,將造成類似於房地產市場危機的影響。」

為了打消地方依賴中央兜底救助的念頭,中共一再強調「誰家的孩子誰抱走」,自2015年大規模置換地方債務後,儘管預算內的地方政府債務額度逐年提高,財政部也沒有對平台債務實施大規模救助。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各省允許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約1370億美元)的債券,來償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但這只占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全部債務的一小部分。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總債務達到66萬億元人民幣,約9.1萬億美元。

彭博社指出,對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為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有2萬億美元的債券,占據了中國國內公司債務市場近一半的份額,任何違約都可能給中國金融體系帶來影響,引發全球震盪。

中共財政部和發改委沒有對此作出回應。

【中國信托業爆雷 高盛警告虧損規模還在擴大】

信託業正變成中國經濟的新威脅。自1979年以來,中國信托業經歷至少六次重組,目前正面臨新一輪虧損,高盛集團分析師指出,虧損規模可能將進一步擴大至380億美元。

中國私人財富巨頭、中植企業集團及其關聯公司、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自上個月以來,已經停止兌付數十款高收益投資產品,引發投資人在北京進行抗議活動,實屬罕見。據知情人士稱,中融董事會祕書王強,在一次非公開會議上表示,公司的流動性突然枯竭,至少有30種產品逾期兌付。

東方資本研究(Orient Capital Research)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安德魯·科利爾(Andrew Collier),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影子銀行和正規銀行之間,將會上演一場危險的舞蹈,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出現,屆時局勢可能非常混亂。」

自中共監管機構開始打擊中國影子銀行以來,中國信託公司一直面臨著巨大壓力。該行業在2017年達到頂峰後,目前規模已經萎縮約24%。然而,這個產業的規模仍然很龐大,相當於中國經濟的五分之一。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信託公司將7.4%的資金投向了房地產市場。此外,在影子銀行業務中,還存在一個不透明的部分,即信託公司向開發商提供的私人貸款。根據高盛的估計,截至3月底,信託公司在房地產行業的信貸風險敞口,約為1.6萬億元人民幣。

在最近幾個季度中,房地產產品的違約事件占70% 以上。澳大利亞新西蘭銀行集團的經濟學家楊宇霆和邢兆鵬指出,「中融集團事件是一個連鎖反應的結果,這一連鎖反應始於中國的房地產收緊政策。隨著房地產困境加劇,中國的金融體系可能會見到更多的違約事件。」

彭博社指出,目前中國信託公司能夠不顧風險吸引資金,是因為它們向客戶承諾了較高的收益。7月份,到期日在兩年以內的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6%,而銀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1.5%。

川普:若當選 將向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前美國總統川普(Trump)日前召集了他的高級經濟顧問,到新澤西州的私人高爾夫俱樂部舉行晚宴,討論有關2024總統競選的經濟政策計劃。報導說,川普其中一項政策,是對幾乎所有外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普遍基本關稅」。

對此,白宮發言人週三(23日)表示,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將抑制經濟增長,並加劇通貨膨脹。貝茨表示,拜登總統「強烈反對」這樣的計劃。

一名美國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美國正在審慎評估是否繼續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不過,根據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8月份發布的一項調查,多數的美國民眾,支持對中國商品徵收更多的關稅。

川普,佛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和前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都呼籲美國,結束與中(共)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川普曾在2018年和2019年,對價值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

【美將延長台、韓製造商的中國芯片出口豁免權】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多名消息人士證實,美國已經決定延長一年的豁免期,允許台灣和韓國的芯片製造商,繼續將半導體技術和相關設備輸入中國,從而使生產能夠繼續進行。

美國政府在去年10月對中國芯片實施管制措施,禁止美國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幫助中(共)國設施開發或生產芯片。同時,禁止中國芯片廠商取得16、14奈米以下的先進邏輯製程芯片、128層或更高的NAND快閃記憶體、18奈米或以下的DRAM記憶體製造設備。

不過,美國政府給了在中國設廠的芯片業者為期一年的豁免期,而該期限將在今年10月到期。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都在中國擁有主要的生產中心。其中,韓國芯片製造商與中國的聯繫特別緊密。SK海力士則有約40%的DRAM生產能力設在中國。

今年6月,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艾斯特維茲(Alan Estevez)曾在一場產業活動上表示,美國可能延長芯片和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豁免期,讓台灣和韓國半導體業者,能繼續在中國廠房生產芯片,來防止全球供應鏈出現大範圍中斷。

目前,延長的期限尚未決定。

2022年的全球芯片、半導體銷售總額約為5,700億美元,其中近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報導指出,美國政府考慮延長豁免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先進芯片設備的管制發揮了成效。加上日本和荷蘭也同意向中國採取類似的限制措施,產生的綜合影響可能將最終使中國企業無法生產先進芯片。

好的,鎖定最新要聞,請訂閱新唐人快報,別忘了留言和點讚,我們一起傳播真相。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