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風險升高 外商在華營運採孤島策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27日訊】隨著美中關係緊張,越來越多西方企業選擇將中國業務分隔出來,以降低地緣政治的影響。但即使如此,企業仍然面臨著政治局勢與經濟衰退的諸多風險,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美國大型企業軟件供應商賽富時(Salesforce),去年夏季停止了香港業務,並且解僱所有香港員工,改與阿里巴巴合作,利用阿里雲,服務中國範圍內的客戶。相當於把中國業務和全球業務隔絕開來。

另一家大眾汽車的軟體子公司與中國本土製造商成立合資公司,開發汽車用的節能芯片,並聲稱將他們在中國開發和使用的技術只用於中國市場,避免受到相關技術限制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一些外國企業將在華業務隔離開來,採取「孤島運營」的策略,一方面繼續維持在華營運,另一方面防止美中雙方相互制裁時,公司的全球業務受到太大影響。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越來越激烈,特別是中美之間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比如說台海戰爭打起來怎麼辦?大家從俄烏戰爭已經看到了,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是很嚴厲的,那麼這些跨國公司他們做這些措施,建立平行供應鏈,應該是一個未雨綢繆的事情。」

不久前,美國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宣布拆分全球業務,把紅衫中國設為獨立公司,拆分計劃將在2024年3月底前完成。

政經學者、 《旭光時評》主持人鄭旭光:「因為紅杉是先行者,他這樣做法可能會給其他公司提供一個經驗,提供一個榜樣,我覺得其他的(公司)也有可能未雨綢繆。」

政經學者、 《旭光時評》主持人鄭旭光認為,隨著美中之間的新冷戰成為一種新常態,外資企業正在積極研擬如何因應。

鄭旭光:「現在這個時代因為中美有這種新冷戰這個概念,它跟舊冷戰的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美蘇之間沒有這麼多的經濟往來,那麼新冷戰就有這麼一個特點,那你怎麼樣應對這個問題,僅僅憑著過去的那些政治經驗是不夠了,我覺得企業他會研究這個新常態的環境。」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表示,按中共的自我宣傳,過去全球500大企業有高達九成在中國投資,但是這一趨勢已經終止,而這個重大轉折將如何變化,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王赫:「所以大家就是邊看邊走,在嘗試摸索,比如說中美之間很多公司搞了『中國加一』這麼一個策略,或者建立平行供應鏈,或者說把在中國的公司進行本地化,搞孤島經營,這些都是一些備選的方案,目前只能說走一步看一步,這個形勢還不明朗。」

以近期俄羅斯瓦格納集團兵變為例,許多西方政要認為,俄羅斯在不長的時間內或將遭遇比這更大的挑戰,而俄國事態的發展,多少令中共領導人感到不安,兵變雖然快速落幕,卻凸顯出極權體制的脆弱性。

王赫:「在中國,最大的風險是政治風險,比如像最近的瓦格納事件,在中國如果出現的話,整個中國局面、中國局勢就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點是大家防不慎防。中共在很大程度上,它的政局演變就像一個黑箱一樣,我覺得這對外資來說是個最大的風險。」

王赫認為,即使企業在華運營業務採取「孤島」策略,未來還面臨著中國經濟衰退、政局突變,以及中國市場不規範、缺乏獨立司法制度的風險。

隨著中國對外資吸引力滑落,《經濟學人》日前點名亞洲14國,或將發展出「替代供應鏈」(Altasia)。這意味著從日本一路延伸到印度的「亞洲替代鏈」將成為眾多企業的新選擇。

編輯/林岑心 採訪/易如 後製/高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