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06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秦鵬觀察》。今天是美東時間6月5日,京港台時間6月6日。
今天焦點:中國經濟難,如何破解?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滕泰,最新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案:擴內需,應該推出中國版「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受到很多人關注,如何看待這個建議?
前幾天,我提出了自己版本的四大出路建議。關鍵問題在哪兒?
三個故事:「妓女還債」等
我們先來講三個故事:
1、2017年,中國有一篇年度最火的小小說「妓女還債」,說一個小鎮人人都是債台高築,人們都生活在煩悶中,在夏天的驕陽下,人人覺得炎熱和慵懶。
這時,從外地來了一個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拿出1000塊錢,放在櫃台上。然後他上樓了,說要去挑選一間合適的房間。
就在這個時候,旅館老闆拿起這1000塊錢,快速地跑到隔壁屠夫那裡,還了欠的肉錢。
屠夫把這1000塊錢還了豬農,然後又轉手到了賣飼料的老兄那裡,後者又把錢還了賒欠的妓女的錢,妓女又跑到了旅館,因為她正好欠了老闆1000塊住店的錢。
這時候,外地旅客下樓來了,說他沒看到有滿意的房間,就把1000塊錢裝進口袋拿走了。
於是,這一天,小鎮上所有人的債務都還完了,人們都很開心。
2、聊聊紐約,這邊的人,有一個習慣,喜歡把掙到的錢存一部分,其它的才拿去消費。
前幾天,唐人街有位李先生,車窗玻璃不知被誰砸了。無奈之下,花1000元換了新的。修車行經理得到1000元收入,存了100塊,花900元買了衣服。服裝店老闆,也拿收入的90%買了食品。食品店從得到的810元中,再拿出90%去買麪粉……
然後,這種收支不停地進行下去,最後你猜怎麼著?李先生買玻璃支出的1000元,竟然給所有人帶來了一共10,000元的收入。
3、第三個故事,是關於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和谷開來夫婦,他們因為發動對習近平的政變和毒殺英國人海爾伍德,於2012年先後落馬。2012年,日本《朝日新聞》在4月21日頭版引述中共政府內部文件稱,薄家海外存款近60億美元(大約380億人民幣)。
這些錢都幹嘛了呢?由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管理,他現在住在加拿大的多倫多的約克維爾(Yorkville)社區,消費都在海外,在給外國做貢獻。
這三個故事,分別說了一個道理:1、金錢就像水,得運轉起來才能滋潤萬物,形成社會的欣欣向榮、蓬勃生機;2、居民消費,能夠擴大國民經濟總財富;3、官老爺和權貴們靠貪污和搞大工程搞到的錢,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就沒有我們看到的普通消費那樣大。
滕泰:中國版收入倍增計劃
講完故事,我們再來看經濟學家滕泰的政策建議。
先說滕泰,《第一財經》介紹:著名經濟學家,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創立者和代表人,軟價值理論的創立者和代表人,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央企業青聯委員。曾擔任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2010年起擔任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等職務。
他的這篇關於擴大內需,要搞中國版「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專欄文章,先後發表在財新網和第一財經網上。
主要說了什麼呢?
第一,中國現在是過度投資,已經無法持續,經濟長期失去了活力。
GDP按照支出法,分為三大部分,我們經常叫三駕馬車:最終消費(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資本形成(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增加)及淨出口。2000年以來,中國資本形成總額(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占92%~99%),占GDP的比重從32%上升到2011年的最高點47.03%,到2021年仍然保持在43.29%的較高位置。
這個數字很高,因為其它國家如美國歐洲,主要靠消費拉動經濟。而且,中國固定投資的構成和別的國家也不一樣,其它國家主要是民間投資,而中國政府主導的投資比例太大,2012~2021年間,占GDP的比例,最低為20.68%(2021年),最高為24.83%(2016年),而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投資有3%~4%的占比。
政府主要投資什麼?我們經常叫它們鐵公基,大型基礎設施、房地產,這一點在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階段,是有必要的,需要修路、修港口,但過了這個階段效率就下降。比如,我們看到中國的馬路修了挖、挖了修,出現不少沒人住的鬼城、爛尾樓,而且大一點的城市都想搞高鐵、地鐵和飛機場,但大多數都不掙錢,產生嚴重浪費。
這會帶來什麼結果呢?大家想我剛剛舉的薄瓜瓜的例子,浪費,而且給少數人或給外國做貢獻了。
滕泰大致估算了一下,2022年,中國GDP規模為121萬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完成額為57.9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7.90%;而美國、歐洲等國投資占GDP的比重只有20%強,印度這一比重為27%。假定20%~25%的國際正常投資率是合理的,那麼中國當前合理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應該是25萬~30萬億元,十年後大約是30萬~40萬億元,至少有20萬億元規模的投資是無效投資、低效投資、過剩投資。
這種模式無法持續,比如前蘇聯,每百盧布生產性固定基金生產的國民收入從1960年的72盧布下降到1970年的55盧布和1990年的28盧布;同時導致蘇聯的消費率一直偏低,1987年蘇聯工人和職員工資基金佔國民收入的44%,而在美國占60%以上。
第二,中國需求不足,根本原因在於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太低
我們剛剛講故事說過了消費能創造GDP、消費乘數滕泰認為大約是投資投資對GDP貢獻的3倍,但是中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63.57%,下降至2021年的54.29%,下降了9.28個百分點,其中政府消費占了近20%,家庭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是46.73%,2021年下降至38.37%。
美國是多少呢?2000年最終消費占GDP是80.04%,2021年82.59%,其中,家庭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2000年是66.02%,2021年是68.21%,上升了2.19個百分點。
中國家庭消費占GDP的比重,比美國少了整整30%,幾乎是腰斬!
中國比其它國家也差很多。比如,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普遍在70%以上,2021年數據,日本是75.25%,歐盟27國為73%,甚至連印度都為73%。
居民沒錢消費會帶來什麼結果呢?大家回憶一下「妓女還債」和李先生消費的故事,經濟會拉不動,大部分人也痛苦。
第三,滕泰建議,要推動中國的支出結構轉變,儘快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和比重,進而提升消費需求,才能有效擴大內需,暢通經濟循環。
為此,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將過剩、低效和無效投資支出轉為消費支出,可實現3倍的需求擴張。如果能夠減少10萬億元的低效和無效投資,同時增加10萬億居民收入,由於乘數效應放大,可以帶來20萬億元以上的新增需求,國內需求不足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二、學習日本,推出中國「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也出現過投資增速遠高於消費增長的現象,同樣導致居民收入及消費水平明顯落後於其他西方發達國家。60年代以後,日本同樣遇到了內需不足、居民收入較低等問題,通過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日本國民收入在70年代大幅度增加,工資指數增幅遠超美國、西德、法國和意大利等國,人均消費水平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長,較好地完成了經濟增長動力結構轉型。
他提的中國版「收入倍增機會」,包括四個部分:
首先,減少土地和金融等部門的壟斷收益,相應提高勞動、技術、管理等要素報酬。因此,需要稅收、法律、政策等多方面措施並舉,消除土地、金融、信息技術服務、能源等部門的超額利潤,或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將其轉為居民可支配收入。
其次,應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目前,中國約有2億股票投資者和更多的證券基金投資者,背後對應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持有的股票和基金市值超過40萬億元。要增加這部分人的收入。
再次、直接發錢,通過消費券或者現金補貼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他建議把節省下來的資金每年至少發放1萬億元的消費券或現金直接補貼,將對消費需求產生3萬~4萬億元的乘數效應。
最後、及時啟動「全民基本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擴大計劃。所謂全民基本收入,是指隨著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不僅製造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在下降,一般服務業的就業崗位也可能出現下降,未來經濟社會的運轉模式可能發生深刻變化,建議及時啟動「全民基本收入」計劃,為有需要的社會成員發放基本收入。而中等收入群體,他建議應多措並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讓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增長。從目前的4億人左右,十年內增長到7億人左右。
我的四大出路建議
怎麼評價滕泰的這個收入倍增計畫呢?
我認為出發點很好,抓的問題也非常關鍵,擴大內需核心就應該是增加居民收入,其它的做法根本不起大作用。
他在文章中提到《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2022年12月提出來的。但是,我看了一下,非常空洞,而且仍然是政府主導投資的理念。
比如,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主要目標是:
——促進消費投資,內需規模實現新突破。
——完善分配格局,內需潛能不斷釋放。
——提升供給質量,國內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完善市場體系,激發內需取得明顯成效。
——暢通經濟循環,內需發展效率持續提升。
老百姓擴大內需的錢怎麼增加呢?這個規劃壓根沒說。提高到什麼程度呢,也沒說。
而日本的收入倍增計畫就簡單、有實效,核心目標是1960年到1970年國民收入要增長一倍,結果到1967年,提前完成目標,國民收入增加了一倍。 1968年,日本成為西方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經濟強國。 到1973年,人均收入竟然又翻了一番。日本由此產生了一個強大和穩定的中產階級。
所以滕泰提出的這個對標,計劃推出中國版「居民收入倍增計劃」,通過提高居民收入,有效擴大消費,方向和主要建議是對的。
但是,他的主要建議,其實削弱政府無效支出,包括鐵公基等建設,並不是擴大整個經濟的蛋糕,或者他假設蛋糕是不斷增長的,然而事實是,現在整體經濟是衰退狀態,通縮。我認為這是一個缺陷。
造成通縮的原因,我說過,核心是幾乎所有人都沒有信心或者有心無力,所以外企逃跑、外貿轉移,民營企業家躺平、不肯或不敢擴大投資,而政府官員大多數也對中央缺乏信心。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提出過,只要做好四件事,中國經濟就會繼續掉頭向上:
1、和中國的大客戶歐美搞好關係,最簡單直接的做法,就是把加入WTO的時候44條承諾中沒有兌現的22條關鍵承諾兌現,增強外國企業和外資的信心;另外停止在國際上挑釁,老想著給世界指明方向,還是老老實實發展國內經濟、改善民生。
2、真正讓民營企業家感覺放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孫大午和任志強放出來,讓馬雲繼續公開指點江山;
3、大規模減少政府工作人員、節約開支,減少稅收,這樣企業才有錢給員工發工資;曹德旺老先生說了,現在民營企業的稅收是死亡稅收,這個問題要解決,而中國民營企業解決90%以上的新增就業;
4、禁止歧視,現在高科技企業35歲下崗,農民工55歲幾乎沒人要,但是當局裝聾作啞,聽之任之。
當然了,我相信觀眾們都能夠看出來,滕泰和我的建議,都是希望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改變現有的做法,做政治變革,要動官員們的奶酪,所以能不能做到呢,大家來評價一下?
好了,關於中國經濟,我們今天就談到這裡,請喜歡我節目的朋友們訂閱我的頻道【秦鵬觀察】,讓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一起觀察國內外重大事件。謝謝,我們明天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X6rw_QzJbFzvr1CzivxIg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CN/channel/1eiqjdnq7go7cVXgAJjJp39H61270c
《秦鵬觀察》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