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馬克龍訪華言論豪賭 多國議員聯署批評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4月11日訊】當地時間4月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發布他訪中行的視頻紀錄,引發外界批評。專家認爲,他訪華後發出的言論像一場豪賭。同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15個國家的議員,11日發表聯署聲明,指出馬克龍不代表歐洲。

馬克龍發布短片,紀錄他造訪中國的行程,然而,引發爭議的並不是他與中國人民握手,而是他回到法國時,發出與北京當局一致的論調。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中共一直對於歐洲的分化策略大概有幾個面向,一個就是希望歐洲能夠發展出自己的戰略自主的地位,創造一個它們所宣傳的國際體系的多極化,來對抗美國所領導的這種所謂的集團對抗,另外一個就是它希望能夠促成或者是鼓勵歐洲走所謂的第三條道路。」

包括《北京日報》等多家黨媒,大量轉載「訪華回國後 馬克龍的表態」,稱他「底氣十足」,強調歐洲戰略自主,防止淪為美國的「附庸」,還說「歐洲應避免捲入美國和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任何潛在對抗」。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分析,馬克龍的發言像是一場豪賭,認為歐洲在美中衝突中,應採取避險,也就是雞蛋不都放在美國,要分一些給中國,但這樣的觀點未必獲得支持。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這樣的一個分法,反而就跟民主的聯盟,產成一個反效果,那也不是美國所樂見的,你要把法國用這種方式的槓桿,把法國拉回一個歐洲的領導地位,或者是去開創一個新的歐洲的道路,我覺得這可能是他個人的想像,但是在法國內部他也不見得受到支持。」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沈明室認為,中共操作馬克龍的訪華宣傳,有多重分化的目的。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中共現在正處於國際孤立的情況之下,所以它的宣傳機構,主要就是分化法國跟歐盟的關係,或者法國跟北約的軍事合作,第二個就是分化法國跟美國之間的合作。」

台灣學者宋國誠認為,法國民意甚至歐洲民意不會被撼動。

宋國誠:「馬克龍不僅不能代表法國整個國家的意見,甚至他還不能去代表所有法國國內企業的意見,也根本就代表不了歐洲整體的意見。我覺得馬克龍此行,基本上撼動不了美國和歐盟之間,長久以來基於價值的共享,基於體制的一種趨同性,共同所建立起來的對中國的戰略框架。」

葉耀元教授認為,在俄烏戰爭背景下,歐洲不可能倒向中共。

葉耀元:「烏克蘭本身並不是美國的核心的國家利益,美國其實在歐洲,透過幫助烏克蘭,透過支持強化這樣的一個民主同盟的一個概念,讓歐洲國家在短時間之內,不大可能會去脫離美國的安全保護傘,這就是為什麼馬克宏說的這句話,歐洲多數國家都不認同,去支持一個跟俄羅斯站在同樣立場的中國這樣一個獨裁政權。」

目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30位國會議員發表聯署聲明,指出馬克龍不代表歐洲,並呼籲尊重台灣人民的聲音。這些議員來自15個國家,其中包括法國參議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兩位副主席卡迪克(Olivier Cadic)與卡托蘭(Andre Gattolin)。

同時,由法國國會議員組成的訪問團也宣布,4月16日訪問台灣。

沈明室:「法國國會他意見並不一致,現在變成反對中國或反制中國,對法國來講它是一致性的共識,如果說馬克宏雖然得到一些經濟利益,但是被人民或者國會認為,他是在袒護專制或極權的政府,可能會影響到他的聲望。」

宋國誠:「由於歷史上我們曾經輕忽了張伯倫綏靖主義,以致於導致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我們這次也要對馬克龍的言論加以分析,而且要加以強烈的批判,以避免第二次歐洲綏靖主義的抬頭。」

宋國誠教授認為,外界應慎防歐洲綏靖主義的重新抬頭。

編輯/林岑心 採訪/易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