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征時:中共二十大代表周洪許的民間檔案(一)

目錄:

序言

一,周洪許的簡要履歷

二,周洪許的派系背景

三,周洪許的入選審核

四,周洪許的專業素質(一):炮兵業務

五,周洪許的專業素質(二):作戰訓練

六,周洪許的專業素質(三):搶險救災

七,周洪許的個性特徵

八,周洪許的前瞻眼光

九,二十大代表周洪許

十,對周洪許、陳登鋁說兩句

附錄一,周洪許與周小周、趙宗歧、張海陽、張又俠的交集情況

附錄二,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第40師炮兵團部分武器裝備 (2017年)

附錄三,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第40師炮兵團軍官及建制 (2008年5月至8月)

附錄四,周洪許文章之一 (會議發言稿)

附錄五,周洪許文章之二 (報刊專欄文章)

序言

周洪許少將於2021年7月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警衛局局長之後不久,筆者即根據有關信息撰寫了本文初稿,以《中南海一號保鏢周洪許其人其事》為標題,連載發表於多個海外媒體。

2022年7月,周洪許又成為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筆者於是根據與此相關的新資訊,在初稿基礎上寫成此增訂稿,並更其名為《中共二十大代表周洪許的民間檔案》。該標題的寓意顯而易見——每一位二十大代表(及軍隊將領)請切記:您的所作所為,自有檔案留在民間。筆者希望藉此稿為廣大公眾提供更多相關內容和資料,同時也為中共二十大代表、軍隊將領提供一份參考讀物。對他們而言,此讀物自然並非必不可少,或許也可視作無足輕重,但仍然值得一讀。因為畢竟其大量內容有關「中南海一號保鏢」之生平,而其論述角度又屬獨到而不可多得。如果實在事務繁忙而無暇通覽全篇,建議先選讀第十章《對周洪許、陳登鋁說兩句》。

中共體制內,人與人之間難得發自肺腑地吐真言、說真話、談真相;而筆者作為海外自由撰稿人則可放言無忌,直接道出得悉的真相,甚至還連帶道出若干可供了解在體制內如何生存自保的參考內容。若有緣得到此稿,卻未一讀為快而錯失良篇,豈不惜哉!

一,周洪許的簡要履歷

基本信息

姓名:周洪許   性別:男       出生年份:1971年

民族:漢族    軍銜:少將      學歷:碩士

政黨:中共黨員  職務:中共中央警衛局局長

簡歷

1971年,出生

1980年代初期和中期,少年時代的周洪許生活於四川省萬縣(現重慶市萬州區)農村,學業成績優秀

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初期,高中畢業後考入初級軍校學習

1990年代,曾任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軍部駐地雲南昆明)某部作訓參謀,尉級軍官

1998年,時任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第31摩托化步兵師(師部駐地雲南大理)師部作訓科科長

2000年代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學院(院址安徽合肥)碩士生,曾任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某部團參謀長

2005年前(或2005年初),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學院碩士學位

2005年初(至約2010年),出任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第40叢林戰步兵師(師部駐地雲南開遠)炮兵團(團部駐地雲南曲靖)團長

2006年11月,周洪許作為優秀指揮軍官被列入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頒布的2006年度《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和全軍優秀參謀人才名單》(該名單中800名指揮軍官、參謀軍官大部分為團級)

2007年11月,包括周洪許在內的該炮兵團軍官全部通過中國國家計算機、國家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炮兵團領導班子9人全部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

2008年2月,周洪許率該炮兵團赴貴州省西部搶險救災,抗擊雨雪冰凍災害

2008年5月13日,周洪許率該炮兵團赴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至8月22日)。團長周洪許抗災後被記一等功

2008年5月30日,《文匯報》以《絕境突圍》為題報道該炮兵團抗震救災,稱團長周洪許為「具有碩士學位的中校」

2009年底,周洪許仍然擔任該炮兵團團長

2012年11月,該炮兵團時任團長為陳忠良,周洪許或另有任職或在軍校進修

2012年12月18日,周洪許被第十屆雲南省政協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確定為第十一屆雲南省政協委員

2013年1月(理論上至2018年1月),周洪許任第十一屆雲南省政協委員(分組類別:特別邀請人士)

2014年3月前至2015年8月後,即中共軍隊從2015年至2017年期間所實行的軍改前夕,周洪許時任成都軍區(司令部駐地四川成都)司令部軍訓部部長

2021年7月中旬截止,周洪許任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遼寧瀋陽)陸軍(司令部駐地山東濟南)副參謀長,軍銜少將

2021年7月15日,周洪許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警衛局(駐地北京市)局長

2022年7月19日,周洪許成為中共二十大代表(分組類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

其他存檔信息

1) 外貌特徵:「中等個頭」,戴眼鏡

2) 籍貫極有可能是四川省萬縣(現重慶市萬州區)

3) 周洪許已婚,夫婦倆2008年時居住在雲南曲靖炮兵團駐地或附近;是否有子女暫不詳

4) 周洪許曾有吸煙習慣,是否已戒菸不詳

5) 據推測,周洪許似乎還應具有高級軍事院校的進修學歷

二,周洪許的派系背景

從周洪許的簡歷可以得知,他當年任團長的原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第40叢林戰步兵師炮兵團(1980年代番號一度為昆明軍區第14軍第4炮兵師第18炮兵團),駐紮於雲南省曲靖市。曲靖市地處烏蒙山脈南麓,炮兵團團歌也名為《前進,英雄的烏蒙鐵軍!》,因而該團有「烏蒙鐵軍」之稱。那麼,周洪許是如何從烏蒙山麓走向北京城、從而成為「中南海一號保鏢」的呢?了解了這一點,也可以大致了解周洪許何以會成為中共二十大代表。

由於中國目前一黨專政的政治制度使然,每一位軍隊將領皆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黨員,所有高級軍官的升遷,都離不開中共黨內高層紛爭的派系背景。事實上,他們不管是屬於哪個派系或是不屬於黨內任何派系,無論參與或沒有參與高層派系鬥爭,其仕途升遷總會多少得益、得咎或得禍於這些背景。既然這些背景無所不在,周洪許少將的仕途升遷自然也不例外。

說到周洪許升遷的背景,首先就要提到原成都軍區政委張海陽和他撰寫的一篇文章,以及文章裡提到的原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防空旅旅長薛愛國。此外,本文還要提及原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兩任軍長趙宗歧和周小周、現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原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原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等人。

張海陽(2009年授銜上將)曾任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政委(1996年8月至2002年1月)、北京軍區副政委(2002年1月至 2005年12月)、成都軍區政委(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第二炮兵政委(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約於2014年12月退役。[參見附錄一]

張海陽的那篇文章寫於2009年成都軍區政委任上,標題為《為時代先鋒樹碑——我親歷的四個重大典型宣傳的回顧》,收錄於《強軍之路——親歷中國軍隊重大改革與發展》(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一書。另有《鋼鐵團記憶》(中國文史出版社,2019年)一書也收錄了該文。張海陽撰文使用的自然是中共官方話語,不過本文所關注的則是他在文章中提及的兩個「先進典型」,以及它們與高層派系相關的背景——

我到成都軍區工作時,炮兵某團已經是宣傳多年的老典型了,軍委轉發他們按照江澤民主席「五句話」* 總要求,「全面搞建設,紮實打基礎,反覆抓落實」的基本經驗,在全軍叫得很響。七年多之後,經胡錦濤主席批准,軍委又根據新時期部隊建設形勢的需要,樹立了防空旅這個典型,「兩面旗幟」交相輝映,影響和帶動著全軍部隊的發展。[1]

[* 江澤民的所謂「五句話」為: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

張海陽筆下的「炮兵某團」即當時的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第40叢林戰步兵師炮兵團(駐地雲南曲靖),1998年起以「烏蒙鐵軍」在中共軍內聞名,2000年記集體一等功,時任團長周洪許在2008年記一等功。而「防空旅」則為當時的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防空旅(駐地河北石家莊),2005年起被中共軍方譽為「防空勁旅」,時任旅長薛愛國記二等功。2006年該旅記集體一等功。

據中共官方媒體報道,防空旅的「突出事蹟」,是以防空導彈信息化建設開路,組建成了中共陸軍所有集團軍中導彈信息化程度首屈一指的防空部隊;至於炮兵團,則為「全軍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各類長項多、素質比較全面。

[* 眾所周知,中共樹立「先進典型」一向有弄虛作假的傳統。一般而言,「先進個人」虛假成分要多於「先進集體」,政治「先進典型」虛假成分要多於軍事「先進典型」。以中共軍隊實行第一套軍銜制的1955年至1965年期間所樹立的若干「典型」為例:雷鋒這個被中共吹捧為「英雄」的「先進個人」,其日記多有編造,有關他「先進事蹟」的大部分照片是擺拍出來的。不過,為「先進單位」或「先進集體」編造「先進事蹟」的難度畢竟要大一些。就「先進單位」或「先進集體」而言,「南京路上好八連」為政治「先進典型」,其「事蹟」有相當水分(但比「先進個人」雷鋒「事蹟」水分少);「硬骨頭六連」為軍事「先進典型」,其「事蹟」雖也帶有誇張性成分,但大部分畢竟還是「乾貨」。基於以上分析,本文對炮兵團和防空旅這兩個軍事「先進典型」的真實性,姑且給予謹慎而有保留的認可。]

如上所述,中共軍內的「先進典型」與中共高層派系背景都有關聯。這「兩面旗幟」,炮兵團是前任軍委主席江澤民樹的,防空旅是時任軍委主席胡錦濤樹的。對「兩面旗幟」,張海陽在其文章裡各給了一個章節,標題分別為《防空旅——推進軍事變革的一面旗幟》、《炮兵某團——創新煥發新風采》。張海陽任第27集團軍政委及北京軍區副政委時,是防空旅的上級;任成都軍區政委時,又成了炮兵團的上級。防空旅和炮兵團先後成為他麾下的「先進典型」。他「親歷的四個重大典型宣傳」,其中兩個典型就是「先進集體」防空旅和炮兵團(另外兩個典型是「先進個人」)。

依照中共體制及軍隊內部慣例,張海陽既然是軍區領導,中共官方媒體要採訪其下轄部隊、了解他先後扶持的兩個「先進典型」,自然會聽取、參考甚至體現他有關「重大典型宣傳」報道的意見和建議。像薛愛國、周洪許那樣的旅、團級中層軍官通常距離黨內高層紛爭的旋渦相對較遠,但張海陽身為正軍級及以上的高級軍官,而且是政工主官,自然要對近在咫尺的高層紛爭格外留意,因而對宣傳報道的敏感性也會予以充分考慮。而他的主要做法之一,顯然是在「兩面旗幟」之間保持宣傳口徑、報道規格方面的「平衡」。

就2002年秋中共十六大至2012年秋十八大這一胡錦濤執政時期而言,黨內高層主要有三大派系:前黨魁江澤民為首的「江派」、時任黨魁胡錦濤為首的共青團派即「團派」、中共1949年建政後第一代高層領導人子女自成派系的「太子黨」。總體上,「江派」強勢而勝過一籌,「團派」雖弱勢但並不甘居下風;「太子黨」大部分人如張海陽(其父張震為1955年授銜的上將)則從旁觀望、持表面中立態度,少數人如薄熙來(其父薄一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與「江派」結盟,另有少數人如李源潮(其父李干城曾任上海市副市長)同時也屬於「團派」。

不過就胡錦濤執政時期中的2005年至2009年這一段時間而言,中共黨內高層鬥爭表面上相對緩和。與大部分「太子黨」一樣,張海陽當時應屬觀望、中立者,他似乎儘量避免在宣傳報道上介入「江派」與「團派」之間的紛爭,力圖在「兩面旗幟」之間尋求「平衡」。人民網軍事頻道的兩個專題報道,多少也反映出張海陽在「重大典型宣傳」中力求保持的某些「平衡」點。

2005年,人民網軍事頻道開設[2005專題]《「防空勁旅」利劍嘯蒼穹》,表彰胡錦濤樹的「旗幟」,但開口就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此處提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乃「平衡」術之一。專題置頂第一篇《跨越千里的握手》,報道炮兵團團長周洪許赴防空旅駐地參觀學習一事。此事涉及「兩面旗幟」握手言歡,雖說有事實依據,但置頂頭條的處理手法也是力求「平衡」的一招。

2008年,人民網軍事頻道開設[2008專題]《烏蒙鐵軍:科學發展觀引領我成長》,更是熱鬧非凡。首頁上不僅有炮兵團團歌《前進,英雄的烏蒙鐵軍!》,還有一欄近似「榮譽編年史集錦」之類的文字,以配合宣傳該團成為「全軍基層建設先進單位」10周年紀念——

1998年,中共中央軍委8號文件轉發炮兵團「全面搞建設,紮實打基礎,反覆抓落實」經驗,時任團長盧興波、政委沈俊鑌受到江澤民接見;

1999年,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炮兵團題詞;

2000年,中央軍委(時任主席江澤民)記炮兵團集體一等功,四總部聯合表彰炮兵團為「全軍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炮兵團黨委被總政評為「先進團黨委」,等等。

密集提及江澤民的同時,「科學發展觀引領我成長」赫然成為專題報道的標題。此處冠之以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這又是一種「平衡」。

在上述有關「重大典型宣傳」的文章裡,張海陽寫到了自己任北京軍區副政委時的一件往事:

2005年9月6日,中央軍委轉發了防空旅「瞄著信息化、主動有作為、科學搞建設、實幹求發展」的經驗後,幹部調整使用提上議事日程。我向軍區黨委建議,像旅長薛愛國這樣的優秀幹部,可以小步快跑或破格提升。軍區黨委研究決定,將薛愛國提升為師長,一年後提升為集團軍參謀長。[2]

這篇文章還另外提及一個「小插曲」:作為北京軍區副政委,張海陽下老部隊第27集團軍、去薛愛國的防空旅蹲點,當時曾與周洪許不期而遇,對這位後來成為自己部下的校級軍官印象相當不錯:

2005年秋天,炮兵某團團長周洪許到北京參加完一個會議,獨自一人順道跑到防空旅參觀學習。當時,我正在防空旅蹲點,聽說他來了,約他見了面,一起吃了個早餐。小伙子很年輕,研究生畢業,剛上任不久,比較靦腆,一說話就臉紅。我問了炮兵某團的近況,讚揚他視野開闊,思想敏銳,懂得學習先進經驗,讓他順便再到西柏坡 * 看看。他說時間來不及了,以後有機會再去,上午就回部隊去了。這件事給我印象很深,[……] [3]

[* 西柏坡是一個山村,位於河北省西部的太行山區,離防空旅駐地石家莊市不遠。1946年至1950年的國共內戰即所謂「解放戰爭」期間,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機關與解放軍總部所在地,因而後來被中共官方奉為「革命聖地」。]

張海陽該文中對炮兵團抗災搶險行動也頗為讚賞,用了兩段文字加以描述:一段提及「2008年2月,炮兵某團奉命緊急赴貴州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另一段涉及汶川地震,摘要如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炮兵某團千里機動,趕赴重災區綿竹市漢旺鎮,團長周洪許、政委曾祥明帶領官兵冒著餘震飛石,徒步翻山越嶺,跋涉8個小時,趕到與世隔絕的「孤島」清平,轉移出200多名被圍困群眾。後又接到緊急通知,再次冒著死亡威脅,跋涉五個多小時,到達雲湖國家森林公園,救出17名中科院專家。[……] 成都軍區報請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表彰炮兵某團為「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給團長周洪許記了一等功。[4]

[* 據相當部分中國大陸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18名專家因地震而受困於雲湖國家森林公園。炮兵團抵達前,其中已有2人遇難、3人重傷。炮兵團最終共救出15人。張海陽的文章所敘與事實似有出入。]

從張海陽的這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他對薛愛國、周洪許都提攜有加,堪稱二者的「貴人」。

張海陽於2014年底至2015年初期間從第二炮兵政委任上退役之際,薛愛國任職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最後一任軍長(2011年2月至2016年8月),周洪許則擔任成都軍區司令部軍訓部最後一任部長(2014年6月前至2015年8月後)。因為此後不久的2016年2月,七大軍區在中共的軍隊改革中撤銷,五大戰區隨之設立。

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2016年3月轉隸中部戰區陸軍,集團軍建制約於當年8月撤銷,不過軍長薛愛國升任中部戰區陸軍副司令員。防空旅情況不詳。

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2016年轉隸南部戰區陸軍,集團軍建制於2017年撤銷。炮兵團於2017年4月29日整建制轉隸南部戰區陸軍某旅。

第27集團軍建制撤銷,多少與該集團軍因1989年「六四」時殘暴鎮壓北京學生、市民而遺留的狼藉聲名有關,因為中共最高層有淡化老百姓歷史記憶的需要。而第14集團軍建制撤銷,則是由於該集團軍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前涉嫌捲入薄熙來的政變圖謀。

說到薄熙來的政變圖謀,就要提到時任第14集團軍軍長的周小周(2003年授銜少將;此後2013年授銜中將)。周小周曾任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副軍長(2001年至2003年6月)、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2003年6月至 2007年5月)、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軍長(2007年5月至2012年7月)、成都軍區參謀長(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成都軍區副司令員(2014年12月至 2015年12月),成都軍區善後辦主任(2015年12月至2016年),約於2016年退役。[參見附錄一]

差不多與張海陽一樣,周小周的升遷之路也是從駐河北的第27集團軍起跳,經由北京中轉,然後任職於成都軍區。2001年至2002年1月,張海陽和周小周曾同在第27集團軍領導班子內,一為政委,一為副軍長,兩人共過事。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即2012年薄熙來事發前若干年,兩人又曾同在成都軍區,一為軍區政委,一為集團軍軍長,正好是上下級。[參見附錄一]

在周小周的第14集團軍軍部至周洪許的炮兵團團部這條指揮鏈上,兩者只隔著第40師師部一個中間環節,工作關係形成的上下級日常交集應該是相當頻繁、密切的。第14集團軍有著炮兵團這個全軍「先進典型」,當軍長的也少不了多加關注、視察和栽培。2004年至2007年趙宗歧任集團軍軍長期間是這樣,2007年至2012年周小周任軍長期間也同樣如此。

2008年5月,第14集團軍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搶險救災,周小周和周洪許兩人在行動中更是互動默契。5月14日,周洪許率炮兵團數百名官兵從綿竹市漢旺鎮出發進入重災區清平鄉之後,曾與外界失去無線通訊聯繫達32小時以上;而當周洪許用新配發的無線通訊設備重新聯繫上位於漢旺鎮的第14集團軍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時,那邊拿著話筒的正是軍長周小周。在此無線通訊聯繫中斷的時間段內,周小周給過炮兵團一紙命令:立即前往位於同一片重災區內的雲湖國家森林公園救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18名專家。該紙命令及新配發的無線通訊設備,均交由炮兵團裝備處處長趙崗等人攜帶,徒步進入餘震頻發的險區送達周洪許手中 [5]。

周洪許當時與郭伯雄(1999年授銜上將)也有交集。一位報告文學作者記錄了2008年5月14日發生在漢旺鎮東方汽輪機廠廠區的事情——

上午10時左右,五連政治指導員雍小波正帶著一個排在東汽廠區搜救,突然看見來了一長串小車,小車上走下了幾位將軍,將軍們一下子就被在場的軍地領導和記者們包圍了起來。

雍小波等炮團官兵們認出來了,這幾位將軍是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等軍委領導——炮團在開赴「抗震救災前方」的前一天,他們剛來炮團視察過……

「炮團的部隊在哪裡?」一位將軍問道。

「報告首長,炮團二營五連正在搜救,請您指示!五連政治指導員雍小波!」

雍小波跑步向前,向首長們立正敬禮,匯報情況。

首長們認真聽取了匯報後,特地從在場的軍地領導人群中叫出了炮團團長周洪許。

「這次抗震救災,你們炮團要榜上有名!」

軍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將握著周洪許的手說。[6]

當天中午時分,周洪許向地方領導機構請戰要去重災區清平鄉。對方同意了炮兵團的請戰要求,並對周洪許說,「告訴你吧,其實陪同軍委首長來的成都軍區張海陽政委剛才已經給我們打了招呼,要把你們團放到最艱苦最危險的環境中去!」

整個2012年,為中共十八大上的權力分配或再分配,黨內高層權鬥異常激烈。當年2月8日至10日間,時任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的薄熙來赴雲南昆明第14集團軍軍部及軍史陳列館,「緬懷先輩」,窺測時機。第14集團軍前身為薄熙來之父薄一波組建於1937年的「山西青年決死隊」。此時,薄熙來利用其父親的影響力,欲挾持第14集團軍在西南邊陲雲南起事,與在北京的「江派」大員周永康等人互相策應,圖謀攫取中共體制的最高權力,對抗時任總書記胡錦濤,劍指下任總書記習近平。因此,作為第14集團軍軍長的周小周多少難辭干係,至少難逃嫌疑。另外,2012年3月薄熙來事發後,張海陽(時任第二炮兵政委)也曾放棄中立態度,隨同劉源(其父劉少奇)、王軍(其父王震)、朱和平(其祖父朱德)等「太子黨」致信中南海,為薄熙來說情。

2012年2月至十八大前夕的中共高層實際上已經嚴重分裂,而且「江派」、「團派」、「太子黨」各派內部也同樣如此。比如,「江派」中一部分人繼續支持薄熙來;另一些人則認為,繼續與薄熙來結盟要壞事,不如捨棄薄熙來。同為「江派」人馬,周永康積極配合、參與薄熙來謀反,而郭伯雄則主張化解政變並為此作了些工作。「團派」當時一般都比較支持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上接棒胡錦濤,但同為「團派」的令計劃則與周永康密謀,就十八大人事安排作私下交易。「太子黨」中,既有習近平(其父習仲勳)、葉選寧(其父葉劍英)那樣贊同處置薄熙來的,也有「瀏陽河」* 那樣為薄熙來說情的。

[* 「瀏陽河」為2012年廣泛流傳於中共政壇及民間的暗喻性代名詞。「瀏」為「劉」的諧音,對應劉源的「劉」;「陽」取自張海陽的「陽」;「河」為「和」的諧音,對應朱和平的「和」。「瀏陽河」指當時軍中出面為薄熙來說情的劉源上將(2009年授銜)、張海陽上將(2009年授銜)、朱和平少將(2008年授銜)三位「太子黨」將軍。]

第14集團軍既涉嫌捲入薄熙來的政變圖謀,又多少受到為薄熙來說情的前任上司張海陽之牽累,按理說,從時任軍長周小周到包括周洪許在內的各中層軍官,此後應當很難再有機會得到高度信任。

2012年,郭伯雄並未捲入薄熙來政變,而且還為化解政變做過一些工作。但2016年,他在習近平的「反腐敗鬥爭」中落馬,以收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如果說,周小周、張海陽等「太子黨」後來都還是「軟著陸」,而平民出身的郭伯雄則無疑是「硬落馬」。用毛澤東時代的話語來說,前二人是「犯錯誤」,性質上屬於「人民內部矛盾」;郭則是「犯罪」獲刑,性質上屬於「敵我矛盾」,問題的嚴重性著實非同小可。

就周洪許個人來說,至少從2005年起直至2012年秋中共召開十八大,他一直在駐守雲南的第14集團軍這支「疑似叛軍」的中、高層軍官序列之內。他的上司兼「貴人」張海陽又是軍隊中挑頭為薄熙來說情的「瀏陽河」之一。此外,他2008年還在抗震救災前線受到過郭伯雄「接見」。因此,周洪許能夠得到信任並通過政審而入選中央警衛局局長,應當堪稱奇蹟。

約2018年起,周洪許出任北部戰區陸軍副參謀長(軍銜少將)。這一升職當然尚不足以說明習近平及中央軍委對他具有高度信任。如第14集團軍時任軍長周小周,雖然在2012年2月至3月涉嫌捲入、支持薄熙來謀反,但仍然於同年7月升任成都軍區參謀長,2013年由少將晉升中將,2014年(至2015年)升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約2016年才淡出[參見附錄一]。之所以這樣處理,一是為了避免第14集團軍及其下轄各部隊「逼上梁山」,鋌而走險,違抗中南海;二是為了安撫周小周之父、原北京軍區司令員周衣冰(1988年授銜中將)等若干位有子弟在第14集團軍任職的中共高官。這種迂迴性策略或過渡性安撫舉措可以概括為「先在職務、軍銜上給台階上,隨後在政治上給台階下」。當時,胡錦濤為首的中央軍委對第14集團軍的將級、校級軍官乃至整個成都軍區的將級軍官都曾疑慮重重、高度戒備,其處理手法可謂小心翼翼。

周洪許2021年7月15日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警衛局局長,成為中共黨魁習近平保鏢團隊的第一號人物。這個事實足以說明:周洪許得到了高度信任。由此看來,籠罩於中共黨內、軍內高層的派系紛爭背景,似乎並沒有對周洪許的此次任命造成太多的不利影響。

三,周洪許的入選審核

至遲自1942年「延安整風」以來,中共黨內就形成了極其嚴密的政治審查制度。1949年中共建政後,這種「政審」的範圍又逐步覆蓋到黨內、黨外的所有人,即政審對象全民化。在毛澤東時代、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政審不僅要按中共的「階級路線」及有關政策來審查被審查者的「家庭出身」、「階級成分」,還要從「路線鬥爭」角度來審查被審查者在黨內鬥爭中的派系歸屬及立場。

對毛澤東時代有關「家庭出身」、「階級成分」的政審標準,長篇小說《亮劍》裡的一段話說得十分到位而又直白:

各級黨委組織部、幹部部門的負責人們都有一條內部掌握的原則,出身不好的人絕不可升學、參軍、入黨、提幹。在軍隊中,這條原則執行得更不含糊,甚至有些特殊軍種譬如空軍飛行員、警衛首都的衛戍部隊,都需要上查五代、旁查五服之內,哪怕是你二大爺的小舅子的表叔曾在國民黨軍隊伍裡當過半年伙夫,也是一句話,政審不合格。」[7]

這段話裡提及北京衛戍區官兵的政審標準。而中央警衛局官兵的政審標準顯然更為嚴苛。至於中央警衛局局長的政審標準,那就自不待言了。

周洪許的「家庭出身」,想必上初級軍校時已經政審過了,否則他不可能「升學、參軍、入黨、提幹」一應俱全。有一位記者用以下文字談及這位農家子弟的身世——

[* 汶川地震時,周洪許的中學同學、四川省德陽市消防支隊羅江大隊教導員] 陳懷清還特別向我介紹了他的這位老同學從軍前那令人感慨的特殊身世:重慶萬州農家子弟,自幼聰穎好學,但家境貧寒,學業延續頗為艱難,全賴父親在山城當「棒棒軍」籌攢學資才得以完成高中學業;原本「考清華[、]北大絕對沒有問題」,卻因不忍累及漸趨年邁的老父而攜筆從戎,報考了勿需巨額學資的軍校……
「洪許每次回鄉省親,都要摸著老父扛『棒棒』的肩膀流淚……」陳懷清說。[8]

用毛澤東時代的話語來說,周洪許的父親屬於「貧下中農」。周父或許不能算中共「階級分析」傳統界定的「貧下中農」,因為他已經離開土地和農耕,常年進城務工扛活。不過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日益普遍化的現象,而且還出現了「農民工」這樣一個中國社會的新群體。在當今中共高層不時顯現向「文化大革命」倒退傾向的情況下,用毛澤東的「階級分析」方法來生搬硬套地「分析」一下,周洪許大概還是應歸入「紅五類」吧。

按照「階級分析」初審合格之後,接下來就要從「路線鬥爭」角度來進一步審核被審查者在黨內鬥爭中的派系歸屬及立場了。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話語來說,這叫作調查被審查者是否「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一邊」;用現今的說法,就是看看被審查者如何「選邊站隊」。因此,周洪許與周小周、張海陽、郭伯雄的交集,自然會招來政審人員高度警惕加上高度挑剔的目光。中共組織部門、特別是中南海內的中央辦公廳通常會以其審查標準,斷然刪除這類人脈交集上「有問題」的所有人選。原因很簡單:既然中央警衛局局長人選政審要求嚴得無以復加,為什麼不考慮更為「放心」的人選呢?跟「有問題」的人沒有交集的人選不是更好嗎?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跟「有問題」的人沒有交集的人選存在嗎?且不說已經在軍委、總部、大軍區、軍兵種當上「大領導」的將軍們,中共軍隊的其他將級軍官哪個跟軍委、總部、大軍區、軍兵種的領導沒有過交集呢?包括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劉源、張海陽在內的一大批有著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質「問題」的幾乎所有「大領導」們,哪個將領沒有跟他們(中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照過面、握過手、談過話,甚至合過影呢?哪個將領沒有向他們請過示、匯報過工作,甚至接受過他們的指示或命令呢?恐怕極少有例外吧?再說了,當時誰知道這些「大領導」以後要出「問題」以及會出什麼「問題」呢?誰又知道今天的軍委及其部委、戰區、軍兵種的「首長」們,還有現任中南海政審部門的領導們今後會不會出「問題」以及出什麼「問題」呢?

周洪許少將當時雖然還只是校官,不過作為炮兵團這個全軍聞名的「先進單位」的當家人,接待、接觸「大領導」的機會自然比不少將官還要多。甚至他此前接觸頻繁的第14集團軍的兩任軍長後來都成了「大領導」——趙宗歧任職濟南軍區司令員及西部戰區司令員;周小周也任職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周洪許與趙宗歧當年的工作交集應該不致於被置疑,因為趙宗歧看來與薄熙來案沒有牽扯。其實只要不吹毛求疵,周洪許與張海陽、郭伯雄等「大領導」非經常性的低頻度工作交集或許也不應該被置疑。不過,他與周小周工作上的高頻度密切聯繫畢竟還是會令政審人員出於本能而擔憂、按照慣例而置疑的。現在,周洪許被委之以確保包括習近平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安全的「超級重任」,顯然是受到了「超級信任」。至於「超級信任」的前提,應當是有習近平親信的推薦或擔保;至於「超級重任」的前提,應該是周洪許軍事素質方面有過人的專長,且正好切合中南海當前警衛工作的實際需要。

那麼,習近平的哪位親信或哪些親信會推薦或擔保周洪許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問一下:習近平有哪些親信呢?習近平都信任誰呢?

根據中共官方媒體、海外中文媒體和各國媒體的長期報道及相關評論,以及從習近平的經歷和個性等方面來分析,習近平比較信任的首先是其故交舊知,還有就是他主政福建、浙江以及短期主政上海時的舊部(即所謂「習家軍」),另外可能還會包括駐紮於福建的原南京軍區第31集團軍(現東部戰區第73集團軍,軍部駐地福建廈門)的時任軍政主官。

周洪許現在的搭檔、至遲於2019年7月就已任中央警衛局政委的陳登鋁即出身於駐守福建的原第31集團軍。這位「閩籍少將」或許正是經由具有該集團軍背景者推舉而任職於中南海的。但與習近平任職福建同一時期的該集團軍的軍長、政委,與現已撤銷建制的第14集團軍似乎都沒有(或極少有)直接交集,因此周洪許應該極少有可能是由他們推薦和介紹的。

一般被公認為習近平親信即「習家軍」人物主要有:丁薛祥、鍾紹軍、黃坤明、蔡奇、陳敏爾、李強、李希、楊曉渡、張又俠、劉鶴、陳希、栗戰書、王小洪,等等。其中張又俠、劉鶴、陳希、栗戰書等人為習的故交(或可仿照「文化大革命」中「老紅衛兵」的叫法,稱之為「老習家軍」),鍾紹軍、丁薛祥、黃坤明、陳敏爾、李強、蔡奇、李希、楊曉渡、王小洪等人為習的舊部。

以上故交中的栗戰書和陳希兩人,以上舊部中除鍾紹軍、丁薛祥、黃坤明以外的其他人,他們不僅與周洪許、第14集團軍沒有交集,而且其閱歷及工作與軍隊基本無涉。比之原第31集團軍時任軍長、政委,他們推薦和介紹周洪許的可能性更小,幾乎為零。

上述人員中僅五人有軍旅生涯或從事有關軍隊的工作,他們分別是張又俠、鍾紹軍、丁薛祥、劉鶴、黃坤明。

黃坤明僅於1970年代在原福州軍區廈門守備區服役三年,劉鶴僅於1970年代在原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服役三年,兩人此後的工作與軍隊、與第14集團軍均無關。丁薛祥沒有軍旅生涯,不過或可稱「兼軍職幹部」,因為他兼任的中央警衛局第一政委一職為軍事性質職務。丁薛祥2013年起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總書記辦公室主任,2017年10月起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兼中央警衛局第一政委,應該會參與對周洪許候選資格和入選過程的審查、把關,但極少有可能推薦、介紹周洪許。鍾紹軍(2019年授銜中將),原非軍方幹部,沒有在軍營生活過,2012年起進入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2017年8月起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鍾紹軍的工作應該較多涉及薄熙來事件的後續處理、2015年至2017年的軍隊改革,等等。比之於其他人,他可能較多接觸過第14集團軍的問題及有關材料,應該會參與對周洪許候選資格和入選過程的審查、把關。不過鍾紹軍屬於政工幹部,而非軍事幹部,而且與第14集團軍人員很可能沒有什麼物理交集,因此推薦、介紹周洪許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與以上其他人相比,張又俠(2011年授銜上將)不僅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而且六年前曾主持過改編、重組中央警衛局人事。

2015年3月上旬某日,隨同中央政治局常委、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張又俠以中央軍委委員兼總裝備部部長的身分,率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現中部戰區第82集團軍)一部突然入駐中南海,宣布奉習近平之命,當即在現場開始改編、重組中央警衛局。第38軍部分官兵當即編入中央警衛局。中央警衛局原局長曹清中將(2011年授銜)當即被迫轉任北京軍區副政委,並被要求立刻上車赴任。但這個突發調令的內容實在有點離譜,所以若干天之後,曹清這個非政工幹部總算又被正式改任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張又俠當年此舉,正與習近平2021年起用野戰部隊指揮官的中南海安保警衛措施頗有契合之處。此外,張又俠早年的軍旅生涯、實戰經驗就出自第14集團軍。

1979年2月17日至3月5日的中越邊境戰爭,北京方面稱之為「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或「對越自衛反擊戰」,論其規模已經是一場大型局部戰爭。張又俠當時任第14軍(1985年改編為第14集團軍)第40師第118團3營8連連長,奉命率部從雲南省金平一線越過邊境向越南黃連山省老街等地發起攻擊。據說該連戰績還不錯。

1979年至1989年,中越兩國在邊境地區的糾紛時斷時續。戰事集中於1984年4月至7月的「老山戰役」為雙方在此期間一次規模最大的邊境軍事衝突。時任第14軍第40師第119團團長的張又俠率部參戰,並且在7月12日老山地區的戰鬥中挫敗了數倍於己之越軍的輪番進攻,全團記集體一等功。此次戰役中,張又俠在步炮協同、攻防轉換等方面指揮出色,一戰而聞名。

1990年至1994年,張又俠任第14集團軍第40師師長期間,周洪許先在初級軍校學習,然後在第14集團軍任尉級軍官。不過兩人為上下級關係的可能性較小,因為周洪許當時在該集團軍第31師當尉官的可能性較大[參見附錄一]。雖然此後的1994年至2005年期間,張又俠轉任成都軍區第13集團軍(司令部駐地重慶市;現西部戰區第77集團軍,司令部駐地四川成都崇州)的副軍長、軍長,但不管怎樣,周洪許後來任職的炮兵團畢竟在第40師這個張又俠指揮過的老部隊的編成之內,而且第13集團軍和第14集團軍又同屬成都軍區。因此,張又俠在第40師、第14集團軍、成都軍區都有較多老戰友、老部下以及老上級,有條件比較全面、切實地了解並掌握周洪許的情況,而且還可能與周洪許有過若干直接交集。2012年,時任中共總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平息薄熙來政變圖謀之際,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受命負責向成都軍區和第14集團軍派出共5個調查組,調查政變事件並做有關人員的思想工作,以化解政變危機。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的張又俠,因其熟悉成都軍區和第14集團軍情況並在那裡擁有人脈和威信,亦因其「太子黨」身分所帶來的其父張宗遜(1955年授銜上將)在軍內的影響力,或許也介入過有關調查組事宜。即便張又俠沒有介入或參與該次調查行動,他也還是中共軍方高層中最了解第14集團軍情況即周洪許成長背景的人之一。作為諳熟步炮協同的職業軍人和軍事主官,張又俠也有能力對周洪許這位炮兵團長的專業素質和指揮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中肯評價。因此,張又俠推薦、介紹周洪許的可能性顯然大於以上其他人。至於對周洪許的軍事素質及其指揮能力考察的最後把關,應該非張又俠莫屬。

中共體制通行的用人規則重派系、輕才幹,至於潛規則就更不用說了。但軍事才能畢竟還是多少起作用的,尤其是在事關最高領導人安全生死的問題上。

周洪許之所以能夠任職中南海警衛局局長,多少還是取決於他的軍事素質及指揮能力所帶來的知名度。而他的知名度主要源於三件事:一是他2005年出任全軍聞名的「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第14集團軍第40叢林戰步兵師炮兵團的軍事主官,二是他2006年被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列入該年度《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和全軍優秀參謀人才名單》,三是他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領導、指揮炮兵團搶險救災得力並被記功。

周洪許被列入解放軍四總部頒布的2006年度《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和全軍優秀參謀人才名單》的時間為當年11月。這是四總部首次頒布這一全軍性、年度性名單。該年度名單中800名軍官大部分為團級,其中全軍優秀指揮軍官507名,全軍優秀參謀293名。該名單上,周洪許在全軍優秀指揮軍官之列,後來繼周洪許接任炮兵團團長的陳忠良在全軍優秀參謀之列 [9]。

周洪許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災時,第14集團軍時任軍長為周小周(2007年至2012年)。周洪許出任炮兵團團長以及被四總部列為全軍優秀軍官時,第14集團軍時任軍長為趙宗歧(2004年至2007年)。比起張又俠來,這兩任軍長(尤其是趙宗歧)顯然更為了解周洪許。

趙宗歧(2015年授銜上將)出生於平民家庭,軍旅生涯中最高級別任職為原濟南軍區司令員(2012年至2016年)、西部戰區司令員(2016年至2020年)。據海內外媒體報道的各種信息來看,他屬於比較典型的職業軍人,似乎沒有像周小周、張海陽那樣貼近高層派系政治鬥爭旋渦。

趙宗歧1970年入伍,開始在第14軍第40師第118團服役,與張又俠同樣出身於第14軍第40師,兩人經歷頗有相似之處。另外,張又俠、趙宗歧兩人之間的關係與張海陽、周小周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有幾分類似。趙宗歧參加過1979年的中越邊境戰爭,時任第14軍第40師第118團偵察股參謀(張又俠時任第118團3營8連連長),多次率偵察分隊潛入越南境內執行偵察任務。戰後升任第14軍第40師偵察科科長(張又俠時任第40師第118團參謀長)。後來同樣參加了1984年4月至7月的「老山戰役」;在此期間,任第14軍軍部偵察處處長(張又俠時任第14軍第40師第119團團長),多次部署作戰區域的敵情偵察,還曾帶隊馳援友鄰部隊。1985年至1989年任第14集團軍第40師第118團團長(張又俠時任第40師師長,為趙的頂頭上司)。此後擔任過駐外武官。1991年至1992年首度重回老部隊第14集團軍任第40師副參謀長(此時張又俠仍任第40師師長,兩人共過事)。1992年至2004年期間在西藏軍區、重慶警備區任職。2004年至2007年二度重回老部隊第14集團軍出任軍長 [10]。[參見附錄一] 由此可見,張又俠曾是趙宗歧的頂頭上司,而趙宗歧又曾是周洪許的上司。[或可順便一提的是,在第14集團軍軍長任上,趙宗歧於2006年被聘任為著名軍旅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的軍事顧問。2016年出任西部戰區司令員後,他又是本戰區軍歌《西部戰區戰歌》的詞作者。這樣的事例在中共軍隊將領中實屬罕見。]

2005年提拔周洪許擔任炮兵團團長、2006年提名周洪許作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候選人,應該都是趙宗歧這個第14集團軍時任軍長所為。不過,2021年向中南海推薦周洪許作為中央警衛局局長這個有著高度政治色彩的非純軍事職務人選,應該不太會是趙宗歧這個西部戰區前任司令員所為。

如上文所言,除了事涉直接的人事交集之外,周洪許的政審始終和中共黨內高層派系鬥爭大背景的不斷變動相關。中共十八大之後,習近平開始主政,由其親信所構成的「習家軍」開始崛起,「江派」明顯遭打擊。十九大前夕,「習家軍」繼續崛起,「團派」明顯被排擠。十九大期間,「習家軍」大幅崛起,「太子黨」明顯受冷落。十九大之後,「習家軍」初步掌控政局,但其隊伍尚有限,還無法全面清除其他派系人馬,所以只能與「江派」、「團派」、「太子黨」三派餘部共存。在此四大派系及若干較小派系共存的背景下,習近平一方面繼續大力提拔作為其「嫡系部隊」的「習家軍」。另一方面,在「嫡系部隊」初具規模後,習近平開始注意收編「庶系部隊」,比如周洪許那樣與「江派」、「團派」或「太子黨」有交集但不屬於其中任何一派者。如果有「習家軍」人馬推舉擔保和特殊工作需要,「庶系」甚至也有可能任職要津而變為「嫡系」或「准嫡系」。所以,中共黨內高層派系鬥爭大背景的變化,也是周洪許能夠通過政審而得以任職中南海的原因之一。

(待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