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不要輕看「躺平主義」

一段時間來,「躺平主義」在中國頗為流行,這個躺平宣示很簡單直白的六不主義,叫年輕人「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有網絡寫手大概是擔心這個新主義在大陸境內流傳還不夠,就廣而告之,希望全世界都知道,遂將這個「躺平主義」英語音譯為tangpingism,並且做了這樣的註解:起源於中國,這是一個群眾自發的無產階級運動,反對資本剝削,表現為以最低限度的勞動維持現有的生計或現狀,降低消費,減少社會交往。

 

躺平也引起官方的不滿和譴責,中國官媒斥之為「可恥」,指「躺平」不事生產的做法不利個人和國家發展,「認命可以,躺平不行」。

 

筆者看這是發生在現今中國的一個社會動向,尤其是生活在社會底層民眾所採取的消極地對抗生存高壓的無奈之舉。還對英語音譯為tangpingism進行了修改,Tangping-ism。澳洲有朋友指出,這個音譯不好,應該意譯為lay-downnism。對此再修改為Lying-Down-ism, 譯成英文"Lying-Down-ism" signifies the liberation and rise of the minds of Chinese young people. They do not buy houses and cars, they do not get married, do not give birth to children, and do not consume to maintain the minimum standards of survival. They refuse to be profitable machines and exploited slaves. This is probably the most silent and helpless resistance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奇事共觀賞,疑義相與析。

 

反應大體相似,但各有不同側重。

澳洲西人朋友的反應是「非常有意思但又有點悲傷」。

知性才女的反應是「總結的不錯,但反抗的不僅是資本剝削,還有權利壓迫和盤剝帶來的種種生存壓力和艱辛,以及階層板結、對社會資源難以訪問所帶來的無奈和絕望」。

認識中國國情者的反應是「如果再加上一句『和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類似』,可能西方社會更能體會到,畢竟甘地的名氣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西方受到支持和同情」。

印度朋友從中看到的是:「有意思,這很像聖雄甘地成功發起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非合作運動」。

 

細究一下,這個「躺平」不是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在中國有其歷史淵源。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四通創始人萬潤南就是一個躺平主義者,用他的話就是:「我們是打不到的,因為我們已經躺在了地上!」。所以萬扔掉鐵飯碗,捧起了泥飯碗,到北京郊區四季青公社開辦四通,就是一種「躺平主義」在內心的驅動。萬要求當時的創業者,要麼扔掉鐵飯碗,到四通來落草為寇;要麼離開四通,回去繼續捧你的鐵飯碗,兩者只能選其一。當時四通所有的核心骨幹都選擇了落草為寇。他們是後來四通輝煌的奠基人。萬潤南說他的「躺平主義」來源於更早二十年的侯寶林相聲裡的表演,當響起口號「打倒侯寶林」,侯寶林就就地躺下了;說要給侯寶林戴高帽子,侯寶林立刻從身上取出自備的高帽子套在頭上。萬潤南說從中受到啟發,侯寶林屬於「躺平主義」的祖師爺。以此類推,萬潤南就是「躺平主義」的祖師爹,時下的「躺平主義」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侯寶林這段相聲沒有看過,但是聽過。我也比較欣賞「躺平」,在生活中常採用「躺平主義」來應對棘手的矛盾和衝突,因此曾被內人責罵「樓倒牌子睏倒地(上海話,只聽到過,從未看到過書面文字)」。

 

「躺平」在很大程度上與這個姿態採取人的個性有很大關係,實際上趙紫陽也是個典型的「躺平主義」者。文革期間造反派奪權,趙紫陽受到衝擊,趙紫陽就把他掌握的省委大印集中一起拱手交給了造反派,很順從地進入「牛棚」,平靜地接受文革時代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雙規。1989年學運爆發,在與鄧小平的劇烈政治衝突面前,趙紫陽再次「躺平」,逆來順受,讓中國與那一波民主化浪潮失之交臂。

 

據我所知中國歷史上更早的「躺平主義」者是三國時候的司馬懿。司馬懿裝病,有刺客去刺探虛實。一天夜裡,刺客就來到司馬懿的床前,揮刀就向司馬懿的要害處砍去。司馬懿臨危不亂,繼續躺平,反而躲過了劫難。以後耗死了曹操祖孫三代,高平陵之變一舉拿下了曹魏江山,為晉代魏鋪平了道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陶淵明,被冠以「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更是將「躺平主義」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所以,不可小覷二十一世紀新一代的「躺平主義」,它也許可以為未來中國的政治變化產生「風起於青萍之末」的效應。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