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近在眼前? BBC:九大挑戰危及中共政權

【新唐人2019年02月01日訊】進入2019年,各類敏感事件接踵而至,中共真正處於多事之秋。在外患內憂的嚴重困境下,中共公安部召開會議將「顏色革命」作為主要挑戰,而習近平則直言中共面對7大風險。有英媒稱,中共政治安全面臨九大挑戰,高層已感受到了危機就在眼前。

2月1日,英媒BBC刊發評論文章說,進入2019年,中共對重大風險的警覺性驟然升高。

日前習近平在中共省部級官員研討班的開班講話中稱,中共面臨七項重大風險,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也要確保政治、意識形態、科技、社會等方面的安全。

與此同時,中共召開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中共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強調,公安機關要舉全警之力,防範抵禦「顏色革命」。

「顏色革命」是指20世紀80、90年代開始的一系列發生在中亞、東歐獨聯體國家的以顏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變更運動。

評論人士分析認為,中共高層在民怨四起的反抗浪潮中,已經感到中共政權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垮台,所以才不斷地喊出防範「顏色革命」、維護中共「政權」等。

BBC評論稱,中國社會積累了大量的問題,有些問題非常嚴峻,足以構成對中共政權的挑戰和衝擊。這些問題和挑戰包括9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速長期處於收縮通道。今年的經濟增速定在百分之6至6.5區間,就是一個嚴重信號。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就中共的國情言,若經濟增速過低,以前被高增長遮蔽的問題和矛盾就得以顯露和激化,影響到就業、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社會保障,加上其他各種支出,會削弱中共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社會不公和貧富分化不斷加劇。中國的基尼係數早已突破國際公認的0.5心理防線。貧富分化不斷惡化不但會制約中國的經濟轉型,也將產生嚴重的政治後果,如階層對立,尤其是中產階級的重新貧困化等。

三是,權貴利益集團的滋長與頑固。中共改革40年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它們多半是以官商一體的形式出現,而中共的政策和決策,很大程度上被這些權貴利益集團所左右。習近平反腐雖然打掉了一些權貴集團,然而,他們的財富不過是轉移到另一些權貴集團手裡,民眾並未得到財富轉移的好處。

四是,鄉村潰敗與城市流民,將對中共基層政權的穩定和城市社會治安帶來嚴重挑戰

雖然中國的城市化率最近幾年增長很快,已經超過50%,一半多人口生活在城市,但其城市化政策並未使過億的城市農民,享受政府普惠的公共服務。在經濟困難時,這種情況更突出。長期看,將對中共基層政權帶來嚴重挑戰。

五是,社會分化與階層對立。中國社會不僅城鄉分化和對立,官民之間,底層民眾與上層精英之間,乃至不同思想流派和知識分子之間,也產生嚴峻對立。而官民衝突,知識精英相互拆台,無疑不利中共統治。

六是,網路揭醜和抗爭不可小覷。目前,中共一方面加強對新媒體的管控,打壓異議聲音和網路媒體;一方面用官方的新媒體引導輿論,其治理嚴重脫離現實。儘管阿拉伯之春沒在中國出現,但未來不排除此種可能。

七,民族矛盾急劇上升。中國的民族矛盾以爭取民主的形式出現,雖然這些年來中共對藏族、維族等民族的打壓不遺餘力,但民族分離運動也在這種打壓中形成,挑戰中共政權。

八是,腐敗和政治認同的流失。雖然習近平反腐運動抓了許多中共高官,然而,中共的腐敗已經失控,各級政府嚴重的信用赤字,官民和黨群的對立持續加深,裂痕持續加大,將瓦解中共的執政根基。

九是,地緣政治惡化。過去幾年,由於中共的對外擴張政策,導致中國的外部環境和地緣政治惡化,特別是美中衝突使得中共遭國際社會圍堵。導致經濟惡化,並催生和激化國內已有的各種矛盾。持續下去非常不利中共統治。

評論提醒上述問題和風險不是單一和單向作用,而是互相影響和強化,它們形成合力,構成對中共政權安全的重大挑戰。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分析說,遭到全球唾棄的中共政權,猶如一座孤零零地聳立在洪流中的危樓,不僅沒有民眾支持的根基,而且正受到來四面八方的洪水般各種不明因素的衝擊,如果中共高層還死守在紅樓裡,那只能是坐以待斃,隨紅樓消失。

2019年新年伊始,上百名公知發表感言,質疑中共的「改革開放」變成少數人掠奪斂財的手段,他們認為中共的「改革已死」。

一些體制內的專家、學者則罕見的大膽呼籲,讓中共退出歷史舞台。並呼籲現任當權者擔負起歷史責任,「不做末代皇帝,競爭首任民選總統」。

大紀元系列社論《魔鬼在統治着我們的世界》也為中共當權者指明了出路:

神安排了中共最後的解體。中國的執政者和其他掌握權柄的人,如果有意解體中共,神為其安排好了所有的一切,包括未來天賦神授的真正權柄。

相反,如果死抱中共不放,必定會在最後的過程中遭遇中共解體所帶來的一切災禍、魔難。順天則昌,逆天則亡。中國的執政者何去何從?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記者李韻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視頻:川金會下週出細節 川普轉發英文大紀元專欄文章
相關視頻:美中貿易華府談判無協議 川習約再會晤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