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連續4天有雨 氰化鈉生化危機迫在眉睫

【新唐人2015年08月17日訊】(新唐人記者文翰報導)天津大爆炸的硝煙正在漸漸散去,但700噸氰化鈉引發的潛在生化危機卻在日益加重。日前,天津氣象局預報,從8月17日午後起天津市連續四天都將出現降雨,這對現場尚未安全處置的大量劇毒氰化鈉而言,不啻雪上加霜,一場無法預知危害規模的生化危機可謂已迫在眉睫。

未來4天將連續降雨氰化鈉危機迫在眉睫

據天津氣象局預報資料,8月17日天津市17點到23點左右會出現局部性的雷陣雨,並且此後三天,天津市每天都將有零星陣雨。18日將有雷陣雨轉中雨,微風;19日為雷陣雨轉多雲,微風。

降雨原無好壞,但對天津危化品爆炸事故來說,能否妥善處置現場大量危化品,尤其是已經成為海內外焦點的700噸劇毒氰化鈉,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嚴峻考驗。

據陸媒財新網報導,南開大學環境科學系系主任王玉秋對記者介紹稱,氰化物一般是指帶有氰根離子(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鹼性環境下處理較容易。但一旦所處環境PH值降低,氰化物就容易以氫氰酸(HCN)的形式揮發,劇毒致命。

王玉秋分析,爆炸現場一旦發生降雨,有可能會形成酸性環境。經過燃燒後的很多物質,都有可能氧化形成酸性氧化物,遇水後,就有可能降低水體的pH值,即偏酸性,再加上爆炸煙氣中的硫化物,經過雨水沖刷,一般也會降低pH值。

對此,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表示,降雨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好的作用,就是常規的污染物包括粉塵等會得到一次清洗。壞的方面是爆炸發生的廠區核心區內,目前還有一些地面還沒有進行清理,如果降雨較大,污染物將會有不同程度的溢散。

包景嶺特別提到,比如地面上有氰化物的污染,經過雨淋以後會產生氰化氫,但是氰化氫本身是溶於水的,在酸性條件下就會有溢散。

他還指出,氰化物污染問題處在有關方面嚴密監控之下,就目前看溢散情況還不是很嚴重。因為現場還沒有遇到降雨,降雨以後會是什麼情況,相關部門已經備有預案。

事故現場地表水氰化物已超標27倍

17日上午11時,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7場爆炸事故新聞發布會。會上包景嶺公布了環境檢測的最新情況稱,由16日零時至17日零時期間,現場共採集各類水的樣品64個,對照天津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5類水體標準,原6個廢水監測站位中,兩個警戒區內的點位氰化物超標,超標倍數分別與1.25倍和2.20倍。

包又指,原4個地表水監測點位均為未檢出,昨日新增27個氰化物篩查排查點位,其中警戒區內的點位14個,警戒區外的點位有13,排查結果顯示,對照天津市綜合排放標準的二級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5類水體標準,共有17個點位氰化物檢出,其中3個點位超標,超標點位全部位於警戒區內,最大超標點也是距事故爆炸點最近的一個點,超標27.4倍,另兩個點分別超標4.37倍和0.96倍,事故區的地表水超標比較嚴重。

據了解,儘管包景嶺強調環境監測有國家環境總站、北京及河北等多個省市支援參與,結果有「品質保證」,但現場仍有記者對環境監測公布結果及可信程度感到質疑,當場詢問會否存在造假可能。

遠離爆炸現場多處檢出氰化物

此前,在距離爆炸現場較遠處,已經有多處地點發現氰化物蹤影。中共國家海洋局17日通報稱,根據16日的監測結果,天津港港池海域2個站位已經氰化物,其最大濃度為每升0.00156毫克,低於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每升0.005毫克)。據指,該數值尚處於極微量,故海水中氰化物濃度暫不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而據蘋果日報報導,綠色和平組織成員16日早在距離大爆炸中心5至10公里的四個地點,用氰化物檢測試紙進行快速測試,在距離現場7.7公里的海河外灘公園測試時,三張試紙均顯示水中含氰化物,其中一張更出現紅色,顯示氰化物濃度較高,但在覆查時卻未有發現,而在另外三個地點的測試,試紙則未有變色,即水裏沒有氰化物。對於測試結果,綠色和平組織指這不代表地表水質沒有受低度氰化物污染,亦不代表沒有受其他化學物質污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