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李克強未趕赴天津 證爆炸案水深

8月12日晚令人恐怖的天津大爆炸後,身為中共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並未趕赴天津,而是和習近平分別作出了批示,並隨後派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前往天津指揮救援,委託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去探望傷員和家屬。這與其在此前的長江沉船事故中,在剛剛出訪回國後就親臨現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從其所造成的巨大財產、人員損失和影響力、嚴重性看,此次天津大爆炸要遠超長江沉船事故。為何李克強會做出如此不同的選擇呢?筆者推測大概有四個原因:

一是傳聞中的北戴河會議的博弈仍未終止。從近期中共官媒不斷釋放的敲打江澤民和李長春的一系列包括抨擊「退而不休」、「老人干政」及要講政治規矩等文章看,北戴河並不平靜,江派的「老人」們依舊有所動作,而且涉及與現高層對抗。這些動作又或者與當前的經濟問題、9月3日抗戰閱兵式和其後的習近平訪美交織在一起,從而讓現高層異常繁忙,李克強可能此時無暇分身。

二是天津大爆炸的真正原因尚未查清,出於安全考慮,李克強或許止步。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爆炸肯定是人為原因,但究竟是有人蓄意為之,旨在攪局北戴河會議,以此對抗習陣營,還是不小心操作造成的,尚沒有結論。而且,爆炸涉事企業的背景也很深,不僅與天津市政府,甚至可能與更高層都存在關聯。這與長江單純的沉船事故完全不同。因此,在原因不明朗的情況下,在現高層一再接到恐嚇的情況下,李克強選擇了暫不前往天津。

三是不願在風口浪尖上前往,替曾主政天津的江派現常委張高麗揹黑鍋。資料顯示,發生爆炸的濱海新區正是張高麗在2007年至2012年任天津一把手時重點開發的,張本人親任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領導小組組長。憑藉著與石油系統的關係,張高麗大力引進了中石油、中石化等的大乙稀、大煉油等產業,並與同屬江派的蔣潔敏、華潤集團等構成了龐大的利益交換網。然而,在引進這些危險產業的同時,安全並沒有被放置在首位。也就是說,如果追根溯源,張高麗時期就已經為今天的大爆炸埋下了定時炸彈,張的罪責難逃。

四是事態複雜,涉及高層博弈大局。在高層對事件的處理決定未定調之前,不適合李克強高調露面表態。

當然上述四個原因可能都存在,綜合考慮後,李克強沒有趕赴天津。而這也恰恰說明天津爆炸事件的背後絕不簡單,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黑幕的確存在,民眾也未必知曉,但從習近平的下一步動作或可以略窺一二。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