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聖誕節慶反思中華文化

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先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首先,「普天同慶」這四個字,可能還要下一個註腳。根據香港《蘋果日報》的報導,中國大陸有多間大學,近年有在平安夜強迫學生觀看政治宣傳片,校園亦掛上「抵禦西方文化擴張」、「堅決維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語,亦有大學認證微博聲稱「應發揚祖國傳統節日」。

有香港網民評論有關新聞指:「共產黨的無神論主義,國家機器禁止宗教節慶,沒有甚麼值得大驚小怪。」不過,共產主義元祖馬克思在十九世紀面對的世界,正是歐洲社會由封建神權社會邁向新世界的日子,當時反動的力量之一,正是舊社會的宗教權力;馬克思作為一個以思想改造世界的先驅先知,對舊社會的宗教傳統口諸筆伐,正常不過。

中共以馬克思幽靈統治的政權,不去破舊立新,反而叫新一代去捍衛傳統的封建思維,又情何以堪?馬克思這個居住在英國的德國人,思想在法國俄國開花結果,無論如何,都是外國意識形態的產物,與中華文化又怎樣拉上關係?不要忘記,中共奪國之後不久爆發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間打著破四舊的旗幟,企圖顛覆中華文化,這段近代史未能忘記,不敢回憶,如今權貴的附庸又跑出來說「堅決維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面皮之厚,無人能及。如此反覆,又有何國格可言?此外,早在唐代基督教文化早已傳入中土,怎樣說也比共產主義出現得更早。

我這樣批評,可能會令不少民族主義憤青的脆弱心靈受創。對不起,我只不過是想大家反思一個基本的問題:「究竟何謂中華文化?」

先秦的孔孟之道,是不是中華文化?一定是,但也不是中華文化的全部。自後漢,中華文化加入了佛教的元素,變得更加豐富。更不要忘記,老莊的自然主義,也是中華文化裡極為重要的一支。宋代大儒蘇東坡,就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代表人物之一。到了明代,也有王陽明。最諷刺是,蘇東坡和王陽明,都是在貶官流放時,才真正悟道;位高權重的日子,道理反而悟不通。

說到底,統治者所關心的,只是一個要將權力私有合理化的說法,對真正的人生哲理,沒有多大的興趣。社會最黑暗的日子,通常都是政治和道德都被統治者操控的時候。中華民族在過去五百多年的苦難,歸根究底,就是沒有好好讓自由意志的種子落地生根。清帝國覆亡,本來是新中國重新建立自己的民族意識和哲學的契機。很可惜,在那短短的數十年,由新文化運動到新儒家的興起,未有足夠的養分和土壤紮根。

事實上,傳統文化不分中外,氣質上都是包容的。就算是基督文化,由獨裁走向開放,也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結果,由神權封建走向現代的共和自由,在政教分離的共識下,基督文化宗教才回到最初的起點,發掘人生存在的意義,找尋善惡之本。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讓我們做回一個簡簡單單的人,問自己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我們究竟是為甚麼而活?是為了統治者?還是為我們自己和自己身邊真正關愛的親友?

當大家都有了這個醒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才有真正復興的可能。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