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選舉失敗 BBC:錯在偏離民意

【新唐人2014年12月3日訊】(新唐人記者任浩綜合報導)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12月3日辭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一職,BBC日前發文,分析了國民黨與馬英九的處境。

BBC報導引述台灣知名律師、被媒體稱為「國師」的陳長文的公開信,稱馬英九的這位朋友呼籲他辭去總統,「因為他未來的一年多已經無法做任何事情」。陳長文同時表示,把所有敗選的責任怪罪在馬英九身上是不恰當、過於簡單。

報導分析,2008年,馬英九以總統、立法院雙勝的結果擔任總統,曾經誓言改革國民黨,然而在選民於2012年再給他機會後,他領導的國民黨的改革沒能取信於選民。

現在,馬英九辭任國民黨黨主席的直接結果,是他一直努力促成的馬習會(馬英九-習近平會面),似乎不再可能實現。報導說,馬英九之所以一直努力促成馬習會是希望在總統任內尋求自己的歷史定位。為實現這一目標,馬英九在去年推動修改黨章時,成功得到了「總統兼任黨主席」條款。

報導引述台灣未來事件交易所執行長洪耀南的話,指出馬英九的這一訴求偏離了民意,因為民間正因房價、物價、食品安全、薪資倒退等問題而怨氣大漲。

此外,報導認為11月29日晚,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作為黨主席的馬英九沒有提出辭職為敗選負責,而是堅持「現在是團結的時候」,需要繼續改革,這一行動低估了民間對馬執政的不滿,從而導致民怨發酵,出現敦促他辭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輿論。

不過諸多外媒評論國民黨這次敗選,明確指出馬英九及國民黨的親中共政策是導致這次國民黨慘敗的直接原因。

法國世界報的文章副標題為:「國民黨在市政選舉中的潰敗是對其和北京當局拉近關係願望的懲罰。」報導引述一位法國學者指出,台灣關心十分地方性的議題,如就業、生活成本、房地產價格、食品安全等,但馬英九體制的特點為:一,繞過民主機制實現其政治目的,例如和中共秘密達成協議;二,讓警察和司法為政治服務。現在,所有的這些都在九合一選舉中受到了懲罰。

11月29日晚,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揭曉後,國民黨以在22個縣市長選舉中,從原來的15席銳減至6席,宣告失敗。在本次選舉中,國民黨努力爭取的台北市長席位,由前總統、前主席連戰的兒子連勝文出戰,但慘敗給無黨籍的候選人柯文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