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 】聚焦台灣反黑箱服貿

【新唐人2014年03月23日訊】新聞週刊(415)聚焦台灣反黑箱服貿:台灣學生的和平抗爭,是民主精神的最高體現。

聚焦台灣反黑箱服貿

不滿台灣政府黑箱處理兩岸服貿協議,台灣學生強烈要求政府應該與對岸重啟談判。究竟台灣在兩岸服貿協議通過之後,會給台灣人帶來什麼,為什麼遭到反對,學生抗議的結果是什麼,接下來的新聞,一起深入來瞭解。

不滿台灣政府黑箱處理兩岸服貿協議,抗議學生現在是強烈要求政府應該與對岸重啟談判。究竟台灣在兩岸服貿協議通過之後,是帶來經濟的復甦,還是更多的風險?而完全沒有安全把關的產業開放,又會給台灣的產業、甚至社會帶來多大的衝擊?

醫勞盟副秘書長林秉鴻:「我在門診看到大陸的用藥,有一個叫做優康的香港腳浸泡劑,那個阿婆泡到腳爛掉。」

這是去年十月初,在服貿公聽會上,醫療業者所表達的憂心。兩岸服貿協議,開放的,還包括中資來台投資醫院。

專家認為,服貿協議此刻已經不是自由競爭的問題,而是安全把關的問題,而在兩岸服貿協議下,受到衝擊的,不只醫療產業,從電信、廣告服務、美容美髮、觀光產業、甚至殯葬業等,都無一倖免。

台灣學者指出,服貿協議根本就是掉入中共的陷阱,從吸納人才,到國家安全,中共才是這場遊戲的大贏家。

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我們開放64項,他們開放80項,所以我們就佔到便宜,我們全國老百姓智慧有這麼差嗎?這個電信,第二類電信,開放入口網站,開放印刷業,一兩項就影響到我們國家安全了。」

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已經高居世界第一,學者強調,即使是一國兩制的香港,當初與中共簽CEPA時,都還是采逐步開放。但此刻的香港已經感受到嚴重的民主傷害,台灣兩岸習題,民間各界都在擔憂,從經濟到政治國安,恐怕將步香港後塵。

18號晚,「反黑箱服貿」的抗議團體佔據立法院議場,立院派大批警力進駐,經過5波的攻堅仍無功而返。

19號晚,立法院周邊警力戒備嚴,出入仍須驗證,議場出入口也有警力常駐,部分民眾欲進入議場遭警阻擋,引發零星沖突,午夜時,議場內傳出警方將清場風聲,場內原本或坐或躺的民眾頓時神經繃緊。後來有立委助陣,民眾行動漸不受限,與警互動平和。部分抗議民眾也組成清潔小組,打掃議場廁所、收集垃圾,並在警方休息室門外貼上「員警是無辜的」等標語,釋出善意。

曾是1989年大陸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學運領袖王丹,20號清晨到國會議場內探望學生,為參與318學運的學生加油打氣,遇到當年同為八九學運的老戰友吾爾開希。

王丹事後在臉書po文說:「當年,我們曾經就這樣並肩站在天安門廣場;今天,一起來看望學生。看著滿場疲憊的學生,我也覺得,台灣有這些年輕人,真好。」

吾爾開希則勉勵在場學生,「在關鍵的歷史時刻站出來是光榮的!」

中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對于曾經是個學運的人士來講,這當然是百分之一百的學生運動,這場運動,這是一場民主運動,學生是公民,學生是進步力量,學生站出來承擔,表達對社會的關注,而且承擔自己的公民責任,這是國家希望和進步的體現。"

六四學運領袖、台灣野百合學運世代,傾囊相授傳承經驗,希望學生這條捍衛民主的路,堂堂正正的走完最後一哩路。

當晚,台灣氣溫驟降並下起雨,晚上室外氣溫更降到11度,聽說警方在淩晨或清晨可能進行攻堅,引發更多學生與民眾到場漏夜聲援。截至淩晨近2點,議場外聲援人數已增加到3萬,各地支持學生的物資不斷湧入,有暖暖包、保暖毯、雨衣……等,就怕現場學生凍著。

臺北藝術大學講師陳家逵:"我已經來兩天了,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很自律,而且很自主的,只要有人發言稍微偏離主題,甚至不理性,就會被群體力量制止,所以我覺得台灣有這些學生,我覺得很幸運。"

20號反黑箱服貿學生對馬英九總統、國會議長長王金平下最後通牒,提出「退回服貿協議」等三項訴求。

要求立法院長王金平立即採取必要程式,確定3月17日國會聯席會張慶忠的宣示無效;要求在今天中午前,與馬英九進行公開對話及協商,並退回服貿協議;要求馬英九承諾本會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條例完成立法前,不得與中國協商或簽訂任何協定或協議。

扯著嘶啞的嗓子,下最後通牒,反服貿學生占領立院議場第三天,重申退回服貿協議、通過監督兩岸條例、以及馬英九出面與學生溝通對話三項訴求,要馬英九必須在禮拜五中午之前,有所回應。

總指揮陳為廷並帶領議場內約3百名學生高呼:「馬英九出面協商、王金平出面解決!」口號;他說,要求退回服貿是要馬政府向中共政府表示,「現在不要簽!」

東吳大學教授林啟驊:「要正義、要公平、要民主!」

東吳大學教授林啟驊:「台灣的民主經過這麼多人的犧牲,有人付出青春,有人不惜坐牢,甚至不惜去坐牢,那個人是誰你們認識嗎?(鄭南榕)鄭南榕,對,很好。」

這幾天馬英九對學生的抗議行動,始終以「尊重國會自治」冷處理的方式,把問題丟給了王金平。

不過,王金平對此則回應,是否動用員警權恢復國會運作的問題,強調外界對員警權有所誤會,國會自主是針對立委,現在在議場內的不是立委,這不是員警權問題而已,包含社會治安問題。他強調,不會強制驅離,學生安全最重要。

針對學生的最後通牒,20號下午,馬英九首度在總統府邀集吳敦義、江宜樺討論。會後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轉述,馬英九雖肯定學生對公共議題的熱情與投注,也認同學生出發點,但強調「堅持法治是政府絕不能動搖的基本立場」。

馬英九21號上午11點15分將召集副總統吳敦義、國會議長王金平、行政院長江宜樺等召開院際會議,尋求恢復國會正常運作的解決方案。

王金平回應,身為國會議長有義務盡快促使國會恢復正常運作,目前正透過各種途徑溝通協調、積極檢討,希望尋求解決方案,回應學生及社會多元意見。

對馬英九將召開這種形式的院際會議,另一位學生總指揮林飛帆表示,馬政府「毀憲亂政」,學生才攻佔國會,但馬王還是沒有正面回應學生訴求,「我們完全不能接受以密室協商的方式回應學生訴求」。

林飛帆說,學生發出最後通牒後,馬英九、王金平仍互踢皮球,不願與學生對話,「我們絕不接受政府的傲慢!」他此前強調,若馬王仍避而不見,學生將有進一步行動,且絕不退出國會議場,「這是一場長期抗戰。」

台灣「反黑箱服貿」的抗議活動,也受到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除了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世界三大通訊社外,美國CNN、時代雜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英國BBC、日本NHK等多家媒體,以及德國、法國、俄羅斯等重要媒體都加以報導,並說明台灣這場318學運、反黑箱服貿的抗爭原由、服貿協議的簽訂、內容和爭議。

香港網友也力挺台灣學生的抗議行動,稱贊「台灣學生做得好」,並以香港簽訂的CEPA為前車之鑒,提醒「台灣人別受騙」。

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要求逐條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起全球媒體關注,大陸媒體則封鎖消息,很多大陸民眾翻牆得知消息後,幾乎一面倒的支持台灣學生,並感到台灣的民主的寶貴,既震撼又羨慕。大陸網友在按贊力挺之餘,紛紛感嘆,同樣是中華民族,差距太大了。有人說,「只是在(天安門)廣場露個營就被坦克了,真要去占領什麼還不得用原子彈轟死?」也有人調侃,「台灣民眾真牛!要不要我們熊貓國城管去幫忙?」

曾獲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新聞勇氣獎」的北京資深媒體人高瑜,在64期間坐過牢,深感民主的可貴。她表示,台灣一些權貴為了私利與中共靠攏,中共滲透台灣越發嚴重,民眾擔心,不但老百姓的經濟利益受損,台灣得之不易的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也漸漸被吞噬。

資深媒體人高瑜:的確是很鼓舞人心的,中國各方面都在關注這件事,因為他們學生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雖然是一個經濟上的協議,和大陸的經濟,但是我認為更多是指向政治制度的專制,他們因為不願意成為第二個香港嘛!中國的統一大計劃,從鄧小平時代就有;後來江澤民說,十年裡面要統一。結果是火箭對著台灣越來越多,到現在學生起來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對中共現在實行的專制制度、個人集權的一種反感,他們的一種警惕,問題雖然發生在台灣,根子還是在大陸。

歐洲議會「薩哈羅夫思想自由獎」得主、中國知名人權活動家胡佳認為,台灣民主是中國的一面鏡子。

知名人權活動家胡佳:「看到台灣那些朝氣的學生,看到政府保持這種理性的狀態,中國共產黨還想說,到時候一聲令下,把正規軍、開花彈、機槍、坦克、裝甲車全都傾瀉到學生和市民的身上?包括所有的員警、武警,還有軍隊的人,他們也應該看到,台灣展示的這樣一種政治的文明。而且現在台灣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台灣是華人中第一個既擁有民主自由、又擁有法治的地方,中國大陸是既沒民主也沒法治,更沒有自由。所以我覺得台灣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我真的希望我們自己,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能夠覺醒,把自己的脊樑豎起來,不要匍匐在那裡,再受中共的奴役。」

3月21號11點15分,馬英九召開院際會議,召集副總統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及行政院長江宜樺會商,尋求恢復國會正常運作。馬英九與王金平20號晚都發表聲明,但議場內抗議學生得知後卻是一片噓聲,學生領袖代表林飛帆說,如果有誠意,馬英九應該當面與學生見面,要求退回服貿的訴求不會改變。

香港立法會前議員陳淑莊:「我不想明天的台灣跟今天的香港一樣,其實當然自己做香港人也有責任,因為我們好像已經習慣了,也過分依賴大陸的遊客,跟經濟的方便,還有其它的資源,但是到這幾年我們也有反省,我相信可能台灣的朋友,比我們更早的發現這一點。」

抗議現場還不時出現溫馨畫面,各地送來的愛心物資源源不斷;醫師救護隊24小時待命;律師團隨時提供法律援助;大學教授在場外輪流給學生上民主實踐課;政治領袖、學者、作家、導演、歌手、演員、64民運人士等公眾人物也紛紛現身加油打氣;甚至員警換班時,民眾主動讓道鼓掌歡送,氣氛和平理性。有員警表示,「你們今天來到立法院爭取民主,而我們站在立法院前捍衛法治。我們不是敵人,而是站在對面的戰友。」

律師顧立雄:「如果萬一真的發生任何的狀況,那麼有被抓到警察局,那你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找律師。」

醫生、律師同台挺學生,占領效應擴大,政府怎麼解決,讓事情落幕,各界屏息以待。

新唐人新聞週刊專題組綜合報導

神韻四團全球演出再掀神韻熱

備受矚目的神韻藝術團2014年巡迴演出毫無懸念的在所到之處再次掀起了「神韻熱」,如夢如幻的高科技天幕,絢麗多彩的手工服飾,豐富具有表現力的舞臺呈現,以及神韻藝術家精準高超的表演,讓觀眾在震撼之餘也久久回味,有些地區由於場次不夠還臨時加場。從本年度起,神韻藝術團由三個團增至四個團,讓全世界的更多的觀眾有機會分享這場視聽盛宴。我們一起來看看觀眾們分享的心得和反饋。

2014年度神韻的四個藝術團分別在全球五大洲多個城市巡迴演出,四個藝術團全部都有現場交響樂團伴奏。正統豐富的節目內容,精良上乘的製作品質,贏得了觀眾的高度稱讚。

2月28日,神韻四個藝術團之一的神韻世界藝術團抵達美國著名的文化之都波士頓,在這裡獻上4場演出。

著名鋼琴家阿爾達‧奧利韋拉女士和身為作曲家的先生看完演出後,都對神韻的音樂贊不絕口。

鋼琴家Alda de Jesus Oliveira:「我熱愛中國樂器,非常地具有表現力,神韻音樂家們極具天賦!」

知名作曲家Jamary Oliveira:「非常明快的旋律,讓人宛如置身夢境!」

奧利韋拉女士還特別提到男高音歌唱家的超凡演繹。

鋼琴家Alda de Jesus Oliveira:「他的聲音讓人難以置信,有力、音域寬廣,而且非常有感染力。」

一些觀眾也對神韻演出體現的人文和精神內涵深有感觸。

麻省勞倫斯醫院主席Dianne Anderson:「噢,我們太愛神韻了。美不勝收,色彩絢麗奪目,藝術家們極具天賦,還有舞蹈、音樂,最後一個節目讓我感動落淚,太感人了。」「神韻帶給我希望、堅韌不屈的精神以及美的感受。」

花旗銀行銀行家Jonathan Vogt:「神韻內涵非常深刻,五千年的歷史蘊含豐富的人文底蘊,比美國悠久得多。」

觀看了神韻世界藝術團匹茲堡演出的項目經理克裡斯‧羅傑斯表示,他非常喜歡神韻將中國文化在舞臺上呈現。

項目經理克裡斯‧羅傑斯:「我太喜歡了!非常好,我在中文系學到了一些中國文化知識,演出將之呈現到了舞臺上。」「我很喜歡太極圖舞,這個舞蹈很美,非常對稱協調。」

為表彰神韻晚會的貢獻,匹茲堡市將2月19號和20號的兩個神韻演出日定為「神韻藝術團日」。

神韻世界藝術團在結束美國的演出後,於3月10日前往歐洲開始為期兩個月的歐洲巡迴演出。

德國財政部國會國務秘書米歇爾•麥斯特博士已經是第三次觀賞神韻了,仍然感覺有新意。

德國財政部國會國務秘書米歇爾•麥斯特博士:「每次我都驚訝地發現自己又有新的經歷和體驗。神韻深深地植根於中國文化,這一點很吸引人。我可以體驗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

從中國到瑞士不到一年的醫生王先生在觀看了演出後,深感神佛的偉大,他覺得如果中國人都能看到神韻的話,是一種福氣。

醫生王先生:「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弘揚了中華文化。也就是說整個傳播吧,傳承下來,非常好,我覺得非常好,中國人都能看到神韻的話,那真是,那真是一種福氣,真是。包括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或者愛好文化的人,我希望他們有願意看的都看看神韻呀,那多好呀,一種美的享受啊,我覺得真是。中華文化,可以說,她有文化記載的就有五千年,她是深厚的。」

神韻紐約藝術團在亞利桑那的演出不僅突破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超乎尋常的表現力讓觀眾嘆為觀止。

藝術鑒賞家克莉絲蒂・維佐麗茲:「天啊,神韻給人如此絕美的視覺震撼。服飾優美,舞蹈演員懂得如何運用他們的肢體,演出中他們最奪目。服飾、演員和天幕如此精彩的結合,看起來真美。」「神韻美得無法用言語形容,就是一個奇觀,視覺、音效和音樂都優美地配搭著。」

和維佐麗茲有同感的大有人在。

華盛頓州第八選區前聯邦眾議員羅德‧錢德勒,從科羅拉多州南下至亞利桑那,欣賞了神韻演出。

前聯邦眾議員羅德‧錢德勒:「我愛神韻,真是優美,是一臺精美的演出,天幕、服飾、舞蹈的水準和演員等都是不凡之作。我喜愛古典樂,神韻的音樂真迷人,演奏得很到位。」「神韻是一場不容錯過的演出,真是如此,這麼多彩美麗,這麼棒的演出,我真要極力推薦。」

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南加州的演出同樣博得了滿堂彩。

好萊塢著名的音樂和多媒體製作人吉米・德西科說他的職業使他向來習慣對任何演出進行批評,但神韻讓他完全忘記了這個習慣。

好萊塢著名製作人吉米・德西科:「作為專業人士愛關注細節。但是傑出的演出是超越這個的,她讓你完全沉浸在內容裡從而忘記了技術層面,你不會去想燈光或音樂或編排等等,你就是很真實地在那裡享受她,這就是這個演出(神韻)做到的。」

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看完神韻,不僅感覺自豪,也深受觸動。

中國留學生周雪麗:「一種自豪,覺得中國文化給一些美國人,或者除了我們中國人以外全世界的人展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深蘊,非常地自豪。」
中國留學生陳傑森:「神韻裡面宣傳的和平、善良我最喜歡這一點,就是她對人性的教導,我非常有感悟,有所觸動。從這裡感覺就是教人要真善忍,我覺得這三個字能很好的概括中國傳統文化,並且還要伴隨著有德,重德,重道的一些中國傳統文化,我覺得最高的層次就是你心裡上的平靜,心裡上的共鳴,那種安寧的感覺,這是文化所能教給人的,就是修煉內在的這麼一種感受,可以稱之為文化。」

芭蕾舞老師Elizabeth Huebner:「神韻是我目前看過最棒的演出。現在才中場休息我已等不及要看下半場,身為舞者看到神韻演員精準的動作,這麼多人同時在臺上合作地舞動身體真令人驚艷。我可以想到這需經多少訓練,下了多大苦工。神韻真是絕美!」

商業地產開發商傑克‧蓋爾:「神韻非常優雅,非常美麗。我非常欣賞神韻將舞蹈、音樂、還有風景的天幕背景結合在一起的方式。那非常獨特、非常美麗,做得很出色!」

律師史蒂夫‧比紹勃:「演出難以置信,令人驚嘆。藝術家的天賦不可思議。色彩非常地鮮活,音樂激勵人心。」

珠寶公司經理Svetl Rizo:「神韻絕對令人驚艷,色彩、藝術、舞蹈和故事都讓我印象深刻。看到這麼優美的演出讓我很激動,我認為舞蹈演員接受了大量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完美無暇的境地。」

職業律師克莉絲汀‧薄明亙:「我真喜歡這演出,這是我第一次看,舞臺呈現的宏大景象讓我印象深刻,神韻將超越人界的空間世界顯現眼前,這臺演出滿足了人的所有感官需求。」

進出口商Ron Burke:「我們大概有6・7個人這週會來看,下一年,我們想組團來看神韻晚會。每年神韻的節目都不同,所以就要每年來。」

由於票房的火爆,聖地亞哥原定的六場演出增加到七場。

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在北美的巡迴演出也同樣得到了觀眾的讚譽。

金融機構市場副總裁莎曼‧羅素:「我好像進入奇幻世界一樣,到了另一個時空。」「純美的藝術,而且激動人心。與眾不同,跟我看過的任何演出都不同。」

化學公司經理莎倫‧福克斯:「讓人印象深刻,這個演出團體絕對是世界級的。來看之前我沒想到會這麼好看。我看過很多芭蕾,很多精準的表演,都無法和神韻相比。演出給人啟迪,展現歷史,再現中國歷史中的舞蹈,十分特別。在我們這裡難得看到。」

神經放射科醫生休‧羅伯遜以學者的嚴謹字斟句酌地描述了神韻演出。

神經放射科醫生休‧羅伯遜:「設計十分複雜細密,技巧難度很高,一般人很難完成,需要大量的練習、動作準確、協調合作,演出非常宏大。」

東聯化學公司總經理郭佳輝夫婦在美國看到傳統的中國古典舞,非常感動。

東聯化學公司總經理郭佳輝:「我感覺非常地好,尤其好久沒有看到這麼有中國味兒的舞蹈。從表演方式來看,我們非常地感動。」

郭太太:「我覺得很美,舞蹈很美。我感覺非常好,從頭到尾,確實有講到中國文化,因為有很多是我們熟悉的。」

律師瑪麗‧翰德:「我喜歡其中的視覺效果,看著非常美,色彩、服裝超可愛。」

金融顧問公司總裁Lance Branch:「中國文化令人驚嘆,舞蹈不可思議,藝術令人著迷。這樣的形容還不夠。」

學過14年舞蹈的愛麗森看過神韻巡迴藝術團在西維吉尼亞州首府查理斯頓市的演出後,不禁感嘆神韻節目空前精彩。

愛麗森‧馬林斯:「十分精彩,我從沒看過一場芭蕾舞,能像這樣協調一致。我很喜歡他們的服裝,這些服裝簡直令人驚嘆,活力十足並且五光十色。」

美國神韻藝術團四個團之一的神韻國際藝術團在亞洲各國巡迴演出,神韻在日本神戶的演出讓觀眾身臨其境,深受觸動。

翻譯家雨林滿:「女性的美麗、蓮花烘託出的置身仙境的氣氛,非常感動。「我欣賞每個節目,眼淚不止。」

德永信一:「我被吸引到故事情節之中,享受著藝術。當然,舞臺表現完美至極。」

韓國名唱李春羲女士今年第一次觀看了神韻演出。

韓國名唱京畿民謠藝能保有者李春羲:「今天的演出真的很好看,實在令人陶醉。我看到了最後,其實兩個半小時的演出時間很長,但是我絲毫沒有感到沉悶,(天幕)背景畫面也令人驚嘆,背景畫面和舞臺讓人幾乎產生錯覺、處理得彷彿是一個整體,舞臺和背景渾然一體,應用自如,使我印象深刻。」

首爾愛樂樂團代表樸炫貞對神韻演出獨具特色的音樂和表演情有獨鍾。

首爾愛樂樂團代表樸炫貞:「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古典音樂水乳交融,真是太好了。(首爾愛樂樂團)將舉辦歌劇式音樂會。本來(音樂會的)演奏中還有欠缺的部分,現在神韻給了我極大的啟發。今天來看神韻真是來對了。我終於明白了,人們為甚麼一而再地觀看神韻。」

神韻國際藝術團台灣演出吸引了眾多政商藝文界菁英前來觀賞。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很用心,希望用文化、用歷史、用藝術來感召更多

立法委員邱志偉:「(神韻是)近十幾年來我看過最令人感動的演出,透過演出讓我內心感受到真善忍的精神,我也希望這種精神能夠透過演出,能夠傳遞到每一個世代,能夠傳遞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高雄市美術協會理事長龔天發:「看了神韻的這個演出之後,其實她都是勸人為善,人性本善,勸人為善。除了欣賞她的那個基本的舞蹈之外,其實我們人心也可以藉此來能夠洗滌自己,讓自己能夠心靈更為淨化。」

基隆市議長黃景泰,四年來不曾錯過神韻在台灣的演出。

基隆市議長黃景泰:「精湛的舞藝、美妙的歌聲,還有她非常華麗的衣服,所有的美學,藝術文化都包含在這裡面。所以每一次的演出都令人有不同的驚豔。」

台灣合唱團團長吳宏璋,年年都來看神韻演出。

台灣合唱團團長吳宏璋:「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很奇怪的就是每一年那種興奮的那種程度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然後那個感動也越來越深,常常我們很不自覺的就看、看、看、看,眼眶就紅了這樣子。(神韻)發揚這種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神韻演出中的元素帶給不同的觀眾不同的感動和喜悅,有幸看過的觀眾已經開始翹首期盼下一個巡演年度的到來。神韻藝術團四個團目前正在全球巡迴演出,更多演出介紹和訂票資訊請訪問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www.ShenYun.com。

新唐人新聞週刊專題組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