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後遺症 過年回哪家添憂

【新唐人2014年1月25日訊】(新唐人記者顧星音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自1978年推行一胎化政策以來,隨著年月的增加,其弊端也愈見顯著。大方面除了加速老齡化社會及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等狀況外,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中也能發現不少問題。年關將至,老家在異地的獨生子女夫妻決定去哪家過年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新京報》對至少有一方為獨生子女且老家不在同地的100對夫妻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有近三分之一的夫妻曾經在這個問題上有過「較量」或爭執。

過年,本是一家團聚,和樂融融的日子。但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造成大多數中國家庭在子女成婚後,都面臨著除夕夜在誰家過年的煩惱。此次參與調查的100對夫妻,年齡在27歲至52歲之間,且都是由外地去到北京工作的外省市人員。

調查顯示,有28對夫妻曾爲了過年回誰家而發生過爭執,同時有19對夫妻經過「較量」,將老人接進北京一起過年。大陸民意調查機構零點指標的最新調查也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和天津這6個被調查城市中,因過年回誰家而發生過爭吵的夫妻有28.4%,其中天津最高,為33.3%;廣州最低,為22.2%,其他城市均在27%~29%之間。

調查發現,一些夫妻在爭執後較多採取的方法為春節7天跑兩家,雖然忙活了一些,但至少維持了兩家的和樂。有些無法承擔來回奔波路費的家庭,則會商定輪流去一家過年;若煩於奔波又有一些小資金的家庭,則會選擇請雙方父母一起出去旅遊過年或把父母接到北京共同過年。

但也有的家庭因爭吵去誰家而埋下了離婚的種子。如2011年結婚的李小姐,與丈夫戀愛8年終于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在過年時因雙方爭執回誰家而使二人理解了戀愛和婚姻的區別,此後爭吵越來越多,最終在2013年結束了短暫的婚姻生活。

李小姐自述:「我是獨生子女,如果我不回家,我父母只能自己呆在家過年,肯定覺得孤獨,我都能想象到,他們一開冰箱看到滿滿的年貨失落的樣子,所以我堅持回家,但他不肯,最後,我們各自回家,年後他也沒來找我。說實話,心裏挺涼的。」

類似于李小姐這樣最終雙方各自回家過年的例子並不少見,雖不至於離婚,但女方卻是背上了「有違傳統」的名聲。

中國有句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因此有人認爲「回妻家是違背傳統,被人笑話的」。一些協助調查的男士覺得回婆家過年也是尊重傳統的行爲,並沒有錯。古時候,出嫁的女兒不回家過年應是極正常的事情,相反若是回家過年了娘家還擔心會被周圍的人取笑。

但中國自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後,對這些傳統觀念的教育本就淡化了不少,再加上獨生子女的政策,使很多家庭的老人不得不面臨獨自過年的窘境。

老家在内蒙古的張女士去年跟著丈夫回到安徽娘家過年,身為獨身子女的她雖然遂了丈夫的心意,卻成全不了作爲女兒的孝意。她對丈夫哭訴:「我一想到我爸媽兩個冷冷清清對著電視的樣子,我就心酸。去年除夕我都跟你回家了,你們全家人吃飯、團聚,看春晚笑的時候,你知道我偷偷抹眼淚嗎?」

在這種每家每戶基本只有一個子女,傳統禮節又因社會狀況無法制衡的環境下,過年時的「忠孝兩全」似乎也成了夫妻倆心頭的另一個煩惱。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