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七夕之日「乞巧」過「小人節」

【新唐人2013年7月21日訊】農曆七月初七,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星節、俗稱「七月七」。從其眾多的名稱就可知道它在古時候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雖然沒有過年、端午、中秋那麼熱鬧,但在古時的宮廷及民間,這一天的活動也非常多。據記載,七夕作為節日最早始於東漢時期,那時的七夕節有晒衣曝書活動,晉朝後又滲入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故事,逐渐成為這個節日的主要內容。

七夕習俗乞巧最為盛行

七夕風俗中流傳時間最久、流傳範圍最廣的當屬「乞巧」。古人對一年一度的乞巧習俗十分重視。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從七夕節的別稱、習俗來看,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過的節日,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晒衣、賀牛生日、吃巧果。加之「七」與「妻」同音,故而人們又稱這天為「少女節」、「女兒節」。

在山東濟南等地區,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与,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于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在浙江紹興一些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少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後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在廣西一些地方有七夕儲水的習俗,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所以,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月七石塘小人節

「小人節」源於閩南風俗「七娘媽生」,閩南民間稱織女為七娘媽,視其為小孩的保護神,傳說七夕是七娘媽生日,因此,又稱七夕為「七娘媽生」。每逢七夕,許多家庭都要祭拜七娘媽,祈求家中小孩能夠健康平安成長。目前只有溫嶺石塘還保留著這一獨特的民俗。

現在石塘小人節大體可以分為前期準備與七夕當日祭祀兩個部分。在「小人節」到來前,石塘居民都會為自家未滿16歲的孩子準備一座彩亭或彩轎。彩亭和彩轎是由當地民間紙紮藝人用竹條、彩紙、泥巴等原料扎制而成,一般有二層或三層。年滿16歲的孩子用的「滿金亭」一般都是三層的,製作特別考究,底層還特別多插了一個上京趕考的紙人。在彩亭底層內部,都貼有七娘媽畫像。

節日當天,大人們將供桌擺放在自家門前,在中間放上彩亭或彩轎,點上香燭,同時在彩亭或彩轎前,擺上一壺老酒、七隻酒盅,在托盤上擺上香蕉、梨、桃子、葡萄、桂圓、青橘、紅棗、西瓜等各色瓜果,以及糖龜、魚鯗、雞(16歲滿金亭時必須用雞)等各種祭品。上完三炷香,叫小孩或代小孩許願后,再放上幾掛鞭炮慶祝,並將紙亭或紙轎放在鐵鍋上焚燒,焚燒后的灰收拾起來倒在海的延續性。過完16歲的小人節,就算長大成人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