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影像運動 校園扎根紀錄片

【新唐人2013年05月03日訊】(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3日電)導演蔡靜茹表示,拍攝紀錄片要先認識自己、認識拍攝對象,並有能力看見自己,體認「當發現真正的人性時,準備好了嗎?」

新北市府新聞局召集有興趣的老師,舉辦紀錄片種子教育營,由專業導演授課,今天開訓,盼老師在校園發展公民影像運動

策劃教學課程的導演蔡靜茹表示,拍紀錄片必須要對人有高度的興趣,也希望校園紀錄片打破學校的圍牆,融入社區。

但她分享,拍紀錄片要有開放的心胸,整個過程會將自己分裂成好幾個區塊,不但認識自己、他人,也要有能力看見自己,當發現人性真實的一面時,內心準備好迎接衝擊了嗎?

新聞局長林芥佑致詞表示,紀錄片常站在政府的對立面,揭露社會現實的生活,市府不只支持商業電影,更希望透過不同面向監督政府的施政不當,並挖掘社會問題。

林芥佑說,影像是未來的語言,常有學生以手機拍下教師的不當管教,在社群網站造成瘋狂點閱;他希望透過紀錄片的培訓,讓師生透過影像溝通。

以「不能戳的秘密」揭發台灣禽流感問題的導演李惠仁,也將講授「攝影機的力量」。蔡靜茹說,培訓校園紀錄片種子,希望教導以正面的方式,詮釋、運用影像展現力量,並學會如何理性的批判。

電影「翻滾吧!阿信」的導演林育賢說,與政府合作推動紀錄片的過程,「只差沒有翻桌走人」。但紀錄片並非站在對立面,而是透過影像的溝通工具,讓世界更美好。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