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得主傳記出版

【新唐人2012年4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6日電)歷時3年的採編撰述,第12屆與第13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的傳記終於出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這些書並不好賣,但絕對值得且必要被出版」。

國藝會從1997年起,著眼戲劇、文學、美術、音樂、電影、建築等方面持續創作有成的傑出人士,頒發「國家文藝獎」,肯定藝文工作者創作不懈的努力、促進國內藝術文化的穩健發展。為延續發揚這些得獎者的理念與故事,國藝會也致力於出版得獎者傳記,使創作者的藝術生命得以記錄、彰顯,讓創作者及作品能廣為大眾認識、閱讀。

這次出版的著作共5本,分別是第12、13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包括由蕭瓊瑞著作的「水墨巨靈─劉國松傳」;白舒榮著作的「以筆為劍書青史:作家施叔青」;徐明松與倪安宇夫婦合著的「靜默的光,低吟的風」書寫王大閎;游惠貞撰寫的「電影魔法師:陳博文的剪輯世界」;以及由吳玲宜所著的「世紀音,一世緣:廖年賦的生命樂章」。

劉國松的傳奇,幾乎成為戰後「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尤其是「現代水墨」的代名詞。1960年代影響台灣、1970年代影響香港、1980年代後,進而影響水墨原鄉的中國大陸;在邁入21世紀的當代,他的主張仍帶著極大的衝擊性與挑戰性,也證明仍具時代性與啟蒙性。

而以「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立足台灣文學史的作家施叔青,是少數成功以女性觀點書寫大河小說的作家,時代背景格局宏大,卻又透著女性細膩的觀察與感知。她以筆為劍,刻畫出香港、台灣清晰的歷史面貌。

現年高齡94歲的王大閎,他的「中國建築現代化」的理念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主義風格,作品以極簡的線條寄蘊豐富的人文內涵。他將現代主義的信仰與精神實踐在台灣各地,也嘗試將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現代主義接合。

透過陳博文的巧手剪輯下,誕生了無數燴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包括導演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獨立時代」等,去年更為「賽德克.巴萊」操刀剪接,為台灣電影立下壯麗氣派的里程碑。

創辦台北世紀交響樂團的台灣指揮家廖年賦,長期以來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他從成長和奮鬥歷程,以及對音樂的執著,許多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事,都可憑藉愛、熱誠及努力逐一克服,邁向成功之路。

第12屆與第13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傳記,由遠景出版社發行,陳錦誠表示,「這些書並不好賣,但絕對值得且必要被出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