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大選結果短期影響經濟

【新唐人2012年1月13日訊】(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北京13日電)台灣輔仁大學教授謝邦昌今天表示,台灣大選結果對長期經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對3、4個月內的短期經濟可能會產生波動,但不管誰當選,都要面對未來半年歐債危機導致的不樂觀。

輔大商學研究所所長謝邦昌在北京出席「2011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年度發布會」時,針對台灣總統大選和經濟的關係向媒體做出相關說明。

謝邦昌認為,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嚴格來講,對長期經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既有的經濟架構都在那裡,但對3、4個月的短期經濟,可能會產生些波動。

他指出,由於兩岸四地在經濟上互動愈來愈密切,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貿易依存度都愈來愈高,相對來說大陸對台灣的依存度也提高。兩岸間的貿易依存度約40%,但實際上已經超過50%,雙方經濟都是互蒙其利。

他說,大陸經濟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對台灣影響愈來愈大,兩岸領導人都要更仔細看待雙方經濟互蒙其利的關係,而且大陸經濟硬著陸對台灣絕對會有影響。

此外,謝邦昌表示,在台灣還有大選效應,在結果出爐之前,會有觀望效果,導致投資裹足不前,造成短暫的影響。

他說,不管誰當選,根據今天發佈的兩岸四地整體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都要面對未來半年不那麼樂觀的經濟狀況。

謝邦昌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國際大環境不佳,諸如歐債危機惡化等;且下半年美國會有選舉,國際金融狀況不是那麼好,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對台灣影響不大,但會影響台灣最大的2個出口市場大陸和美國,所以仍對台灣整體經濟造成衝擊,必須面對。

他表示,目前台灣的國安單位已經成立歐債危機小組因應,同時也要因應大陸市場若硬著陸對台灣經濟帶來的衝擊進行研究,由於世界經濟重心已經東移到泛華人地區和亞洲地區,未來華人兩岸四地能不能互相取暖,在兩岸四地創造一個有利平台,讓互蒙其利的力道更大,是值得兩岸領導人和大家仔細思考的。

謝邦昌又指出,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產生的互補效應現在已有浮現,但還沒預期的那麼好,值得後續觀察,但對兩岸是互利,毋庸置疑。

對於ECFA,大陸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院長劉揚也認為,ECFA對大陸經濟有積極幫助,在經濟互補等各方面都有好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