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辛酸淚—地鐵裡的戰爭

【新唐人2011年12月11日訊】早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深有同感啊……每天在擠地鐵中開始,每天在擠地鐵中結束……

懼怕滾滾的人流,懼怕地鐵的壓抑,所以已經很久沒有坐地鐵上班了,今天在女朋友的半哄半騙之下,我勇敢地陪她在飄雪的週五奔向地鐵站。

對於地鐵的恐懼與排斥源於之前將近兩年的連續乘坐經歷,上家公司離住處實在太遠,乘地鐵上班我別無選擇。兩年裡,見慣了飛奔向車站的人群,見慣了排隊限行的焦急與無奈,那種感覺,讓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感到平復。

在擁擠的車廂裡,與無數個陌生面孔近距離地尷尬對視,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能夠稱之為合理的「社交距離」,隨著車門開關次數的增加,車廂外的焦急一次次的衝擊著車體,車內原本的擁擠,在每一次衝擊過後都變成了相對的寬鬆。每當新成員加入,填滿被人忽略的、僅有的縫隙,心裡都會生出由衷的感慨:人體的彈性真大……

此刻在車廂裡,男女老少不分性別、年齡或者種族,所有人「坦誠相見」,如果沒有衣服的阻隔,那場景簡直不堪入目。如果時光倒退五十年,以那時候人們的眼光來看,這簡直是傷風敗俗,用我女朋友的話說:「擠地鐵的時候一點兒尊嚴都沒有!」

急促的呼吸牽引著體內升高的荷爾蒙,眼光交錯碰撞,零距離的接觸中我彷彿聞到了火藥的氣味兒。平靜永遠都是相對的,在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隱藏著無數的明爭暗鬥。

眼神兒攜帶著能量,關鍵時刻決定勝負的往往不是眼睛的大小,而是氣勢,有句諺語說得好:狹路相逢勇者勝!

眼神間的隔空對戰頂多算是遠程打擊,肘與身體,身體與身體之間的直接碰撞才是典型的短兵相接。用肘頂住身體,用身體卡住空間,空間雖然狹小但是技巧性極強,力道的拿捏也必須恰到好處,小了不能起到震懾對方的作用,大了很有可能讓事態升級,果真那樣小則唇槍舌戰,口沫橫飛;大則很有可能殃及周邊,引起一場車廂範圍內的大規模騷亂。這倒與國家間的暗中較量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高強度的對抗總能喚醒清早未能及時甦醒的精神狀態,先前以為NBA比賽裡身體對抗最為激烈,沒成想這小小的車廂裡更有著獨特的精彩之處。籃球比賽,球員是固定的,有專業裁判,有狂熱的球迷。可車廂裡規則和角色更為複雜,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隊員,每個人也都是觀眾,甚至還有可能身兼數職,集隊員、觀眾和裁判於一身,這裡面的潛規則堪稱微妙。

場內有精彩的較量,可總有一些超然於外的角色,他們或自得其樂地閉目養神,或沉浸在數碼產品帶來的音樂海洋,而報紙書刊已經或者即將被逐步取代,空間有限,實在容不得人們手拿書報架起雙臂了。凡此種種,能夠在複雜、艱險的環境中克服重重險阻,利用一切時間提升個人精神境界與文化修養之人,著實可歌可敬,是值得推廣讚頌的超然。

但有一種超然讓人唾棄,這種行為和球場上的陰招一同被筆者列入「下三濫」之流,更有網友將之稱為「鹹豬手」。其實,這種人我從未真正謀面,所有案例均是道聽途說,而且講述者無一例外全是受害者,其中大多為女性。受害者深惡痛絕地講述,時而欲誅之而後快,時而透漏出難以啟齒的鄙夷和輕蔑,痛恨之情在隱忍與半遮半掩地傾訴之中糾纏集結。

在這種複雜的情緒面前,我對受害者深表同情,但又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無奈,自然更難以想像加害的鹹豬手們是出於何種目的,又能從中得到何種滿足,在此,筆者深切渴望潛伏在各個地鐵線路中的無恥之徒現身說法,答疑解惑。當然,我也會不吝精力,利用各種渠道為其引薦「鹹豬手受害者聯盟」,後面的事兒,我不忍想像,畢竟當無數相同遭遇的受害婦女形成統一的力量,那種可怕程度,你懂的……

在列車抵達換乘站,車門打開的剎那,車內的人流高壓如同洪水一般傾瀉而出,當時門口的單位流量我無從計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誰敢和換乘上班族的滾滾洪流對抗,後果只有一個:有得出,沒得進!

人流的可怕在於匯聚而非分散,然而想換乘,再次聚到一起是必然的。數量如此之大,換乘動機如此之強烈的一群人,被統一傾瀉到換乘通道里,秩序的混亂不言而喻。然而巨大的壓力催生了地鐵工作人員的創新潛能,圍追堵截招數無所不用,其中以四惠(東)站最為典型。

偌大的換乘大廳被高大的鐵柵欄分割得支離破碎,換乘線路由粗大的鐵欄杆事先規劃得蜿蜒逶迤,其中僅容一人魚貫而行。面對鐵窗的冰冷,久不坐地鐵的我,身處其間居然產生了置身牢獄的錯覺。尤其緩慢地走在換乘通道中,步子雖不沉重卻怎麼也邁不開,環顧四周,此態者非我一人,大家搖晃著身子,艱難行走,那種身姿只比獄中囚犯僅少了一副手銬腳鐐,然而生活的枷鎖比起真正的牢獄又何如?

英勇的上班族,他們身懷絕技,翻越護欄如履平地,縱使欄杆再高,行李再沉都無法阻擋他們矯健的身形。其中不乏湧現個別女俠的身影,從溫文爾雅的OL淑女,到飛簷走壁的女俠,角色轉換之自如令人欽佩。

地鐵列車的關門鈴聲此刻化為了戰場的衝鋒號角,在敢死先驅的率領之下,大部隊以猛虎下山之勢衝下樓梯,直奔車門。原先車廂內的暗中擁擠,終於在此刻化為赤裸裸地橫衝直撞,一不留神便能演變為一場主體明確的個體鬥毆,戰事的慘烈已經超越文字表達的界限,昇華為拳腳相加的疾風驟雨。

詳解事態升級的原因,已不單單是上班心情的急切,對勝利果實——少量座位的渴望也是激烈爭奪的重要誘因。當革命先驅以勝利者的姿態,穩坐座位,享受開國元勛般的待遇之時,轟轟烈烈的地鐵戰爭暫告一個段落。

噫吁嚱!擁乎擠哉!上班路險,險於上青天。

文章來源:《光明網》作者博客 有刪節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