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悅離去 互聯網迅速傳遞的文章

【新唐人2011年10月22日訊】佛山被車碾壓的兩歲女童小悅悅去世後,互聯網也在開始迅速傳遞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故事發生在中國大陸。

有一名礦工在挖掘煤礦時,一不小心觸及未爆彈當場被炸身亡,他的家人只得到了一份微薄的撫恤金。

他的妻子在承受喪夫之痛的同時,還要面臨經濟上囊中羞澀、捉襟見肘的壓力,她只是一個家庭婦女,沒有一技之長,不知道要怎樣才能謀生。正當她發愁之際,丈夫生前所在挖掘班的班長來看她,看到如此慘不忍睹的窘況後,便建議她到礦區賣早點,以維持生計。

於是,她做了一些餛飩,每天一大清早就到礦區去賣,開張的第一天,來了12位客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月的流逝,熱騰騰、香噴噴的餛飩則引了更多的回頭客,生意好時,大約有三四十人,生意清淡時,即使雨天或者寒冬也不少於12人。

時間一久,礦工的妻子們都發現自己的丈夫每天早上工作以前,都要自覺不自覺地吃一碗餛飩,她們對此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想一探究竟,甚至跟蹤質問丈夫,但都得不到答案。有的妻子甚至還親自動手做美味可口的早餐給丈夫吃,結果丈夫還是著了迷般去吃一碗餛飩。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班長也被未爆彈炸成重傷,彌留之際鄭重其事地對他的妻子叮囑道: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餛飩,這是我們同班夥伴的約定,朋友死了,留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妻兒們,除了我們還有誰去幫助那對可憐的母子呢?

從此以後,餛飩攤前又多了一位女性的身影,在來去匆匆的人群當中,惟一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12人,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間,礦工的兒子已長大成人了,而礦工的妻子也兩鬢斑白,老態龍鍾,然而,這位飽受風霜,歷盡磨難的母親,依舊用真誠的微笑迎來每一個顧客。

前來光顧餛飩攤的人,儘管年輕的替代年老的,女的換成男的,但從未少過12人,經過十幾年的歲月更替,人世滄桑,12顆愛心依舊灼灼生輝,閃閃發亮。
  
有一種項鏈可以亙古不變

直到永遠

那就是用一顆顆愛心綴成的項鏈

穿越人世間最寶貴的歲月

橫跨塵世間最昂貴的時光

12個共同的秘密

其實只有一個秘密

那就是永恆、無價的愛的付出

一個人的早餐只是一個雞蛋

兩個人的早餐就是一頓愛

一個人的快樂多麼單薄

兩個人的快樂感染了你我

一 個人的痛苦苦得沒有盡頭

兩個人的痛苦至少有個人說說

朋友就是喜歡你,也了解你的人,朋友就是多願意為你做盡一切,卻從不要求回報的人。

這愛心綴成的項鏈

這項鏈綴著的愛心昭示著

正氣、進步的社會不呵護弱勢群體呵護誰?

善良、美好的人間愛神

不呵護這樣相濡以沫

默默奉獻的朋友呵護誰?

只有這普普通通的愛心項鏈代代相承

薪火相傳

才是構築中華民族道德大廈的基石

另一個故事。

這是發生在美國費城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星期天,一名小女孩被攔在了一座小教堂的外面,因為這個教堂的神職人員對她說裏面「太小太擠」,容不下那麼多小朋友。一想到其他小朋友可以在裏面聽牧師講課,而自己卻不能參加星期日學校,小女孩就禁不住傷心地哭泣起來。在美國,星期日學校是指在星期天對兒童進行宗教教育的學校。這時,教堂的牧師恰巧經過這裏,這個小女孩的哭聲引起了他的注意,就停下來問小女孩出了甚麼事。
  
「他們不讓我進星期日學校。」小女孩邊哭邊回答。
  
牧師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女孩,看到她穿得破破爛爛,衣衫不整,頭髮也十分蓬亂,立刻就明白她被拒之門外的原因了。於是,牧師拉著她的手把她帶進了教堂,在星期日學校裡給她找到了一個位置。小女孩非常高興,因為她終於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星期日學校裡聽牧師講課了。
  
原來,這個小女孩家境貧寒,和父母在租來的一間破爛的房子裡艱難度日。後來,牧師和這個小女孩成了忘年交。兩年後,這個小女孩不幸離開了人世。她的父母十分傷心,於是就把小教堂的牧師請過來向她女兒做最後的告別。當他們移動小女孩的遺體時,從小女孩的身上突然掉下了一個被揉得皺皺巴巴的、破爛不堪的紅色小錢包,它看起來像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錢包裡共有57美分,而且還有一張小紙條。紙條上面寫著:「我要把這些錢捐獻出來,用來幫助擴建小教堂,這樣更多的小朋友就能夠上星期日學校了。」
  
當牧師看完這張紙條時,已是淚流滿面了。後來人們才知道,小女孩為積攢這57美分,已足足攢了有兩年的時間。儘管生活是如此艱難,但她還是節約下了這57美分。牧師把這張小紙條和57美分帶到了教堂裡,在佈道時向眾人講述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人們無不為小女孩的無私奉獻和專註投入的精神所感動。
  
牧師向教堂的執事建議,為了星期日學校能夠容納更多的孩子,為了不落下教區裡的每一名兒童,他們應該擴建這座小教堂,擴建教堂的資金可以從社會上募集。
  
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當地的報紙得知小女孩的故事後,用大幅版面詳細報導了小女孩的事跡。一個富裕的房地產商讀到這篇文章後,決定把一塊價格不菲的地皮賣給這個小教堂,售價僅為57美分。事情進一步傳揚開去,教區的人們紛紛捐贈,捐贈的支票從四面八方向小教堂寄來。不到五年的時間,捐款已從小女孩最初捐贈的 57美分增加到了25萬美元。這一數額在20世紀初可是一筆非常巨大的財富。
  
在小女孩的事跡感召下,費城相繼捐資建立了坦普爾大教堂、坦普爾大學、撒瑪利亞醫院。擴建後的星期日學校每次可容納上千名兒童。在這些建築物裡,都有一間房子專門用來陳列這個小女孩的畫像,畫面上的小女孩是那麼的可愛。
  
這個小女孩用57美分創造了愛的歷史和見證了愛的偉大。她的愛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只有時間才能理解愛有多麼偉大。真誠無私的愛不會隨著時間的逝去而褪色。懂得了愛,將永遠不再孤獨。愛能讓人的心靈變得越來越純潔和安靜。愛能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和變得充實。愛能讓人變得越來越美麗。

希望更多的人能懂得和珍惜這份愛。

其實人人心裡都有一份愛,但很多人經不住世俗享樂的誘惑或為了生活的更舒服一些,才逐漸變得自私和麻木,愛也逐漸的消逝。當我們重新開始挖掘和傳遞這份愛給周圍需要幫助的人,讓更多的人得到溫暖的時候,讓愛人傳人,心傳心的時候,我們的未來就有了希望。
無論多麼可怕的瘟疫和洪水,在人類無私美好的愛的面前將會退卻。人類也將走進一個美好的新紀元。

「天人合一」代表著我們祖先的宇宙觀﹔「善惡有報」是社會常識﹔「己所不慾,勿施於人」是為人的起碼美德﹔「忠孝節義」是人生於世的標準。「仁義禮智信」是人和社會的道德基礎……這就是作為人這一層次生命所具有的基本準則,這也就是我們民族走過這麼漫長歷史留給我們的最大財富。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