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位前中美合作所服役美軍赴臺參與慶典

【新唐人2011年10月8日訊】在中國的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和美國在重慶成立「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Sino-America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ACO),在中國戰區執行對日軍的情報蒐集、遊擊作戰等任務。在十月十號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前夕,一些曾在中美合作所服役的美軍成員抵達臺北參與慶典活動。與此同時,臺灣軍方公布了有關中美合作所的解密檔案,公布會上有學者表示,中美合作所與重慶關押共產黨人的監獄沒有任何關聯。

十二位曾經在中美合作所服役的前美軍成員,本周三抵臺北,在臺灣軍事情報局的接待下,他們先到中美所主任戴笠將軍靈前獻花致敬。

周四下午,他們參加了中美所檔案及口述歷史新書發表會。

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副主任馬怡瑞(Eric Madison),介紹了中美合作所的緣起。

他說,一九四二年,中華民國和美國政府簽署協定,成立中美合作所(SACO),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從一九四三到四五年間,共有兩千五百名美軍弟兄在SACO作戰,絕大多數是海軍或陸戰隊。他特別點出,SACO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將正規美軍完全納編在它國部隊下,接受外國將領指揮。

中美所所長由當時軍統局局長戴笠出任,美國海軍梅樂斯(Milton Edward Miles)上校擔任副主任,總部設於四川重慶磁器口楊家山。主要任務包含執行情蒐、氣象、電偵、心戰、遊擊等。

根據解密檔案,中美所任務期間,平均每日截獲日軍電報四百五十份;遊擊行動殲滅日軍兩萬四千多人。中美所工作的範圍,北起戈壁沙漠邊緣的氣象站,往南一直到越南邊界。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臺後,中美所成員仍然定期來臺灣聚會、紀念當年兩軍並肩作戰的光榮歷史。

軍事情報局前局長胡家麒在發布會上,談到一段關於梅樂斯夫人的感人故事:一九九四年,抗戰勝利五十周年,SACO組織了龐大的代表團到臺北參加慶典。當時已經九十二歲的梅樂斯夫人不聽勸阻,堅持要隨團到臺北。她甚至對旁人說:“就算死,也要死在臺北。”到了臺北,慶典結束後,不幸在臺北中風,送回美國後不治逝世。

此外,由於在中國大陸,不少歷史論著或文藝作品,將中美合作所描寫成迫害共產黨人的「法西斯集中營」。

在發表會上,臺灣中央研究院教授張力特別強調,中共視軍統局如寇讎,這並不難理解。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中美所和軍統局在重慶關押共產黨人的監獄有任何關聯。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