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兵家之祖 – 孫武

【新唐人2011年6月28日訊】軍事上有一句古老的座右銘,叫做“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這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方吳國的大軍事家孫武的格言。

孫武也就是孫子,出生於約公元前535年,字長卿,後人又尊稱孫武子,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曾祖、祖父都是齊國名將。受家庭的影響孫武從小就喜歡兵法,盼望能有用武之地。但齊國的紛爭和內亂使孫武18歲時便離開齊國,到了南方新興的吳國。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附近住下。一方面潛心研究兵法,著成兵書十三篇;一方面結交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結為密友。

公元前515年,吳王闔閭即位後遍求人才,想成就霸業。大臣伍子胥便將孫武推薦給了吳王,孫武將寫成的兵法13篇獻給吳王。吳王看後讚歎不已,他要孫武實際演練一下看看效果。為了考驗孫武的才幹,吳王沒有給孫武士兵,而是交給他180名宮女讓他操練。

孫武毫不在意,他將宮女分為兩隊,讓吳王最寵愛的兩位美姬做隊長,帶領宮女聽令操練。孫武向宮女們講完操練口令之後,便命人擂鼓操練。但宮女們根本不聽他的口令,只覺得好玩兒,大笑不止,隊形也變得大亂。孫武立刻下令將兩名美姬隊長斬首,以肅軍紀。吳王嚇得趕忙派人傳令給孫武:“寡人巳知道將軍善於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姬,寡人吃飯都不香了,請赦免了她們吧。”

孫武卻以”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斬殺了吳王的兩名美姬,然後又任命兩人做隊長,繼續操練。這次很快將宮女們訓練得進退有序,陣形嚴整。

吳王雖然失去了兩名愛姬,但最後還是拜孫武為將軍,因為他知道孫武是幫助自己成就霸業的難得的將才。在這方面,吳王還是有一些氣度的。

公元前512年,孫武隨吳王和伍子胥征討楚的屬國鐘吾(今江蘇宿遷東北)、舒(今安徽廬江縣西),連戰連勝。闔閭就想乘勝直搗楚國都城,孫武卻勸阻道:“楚軍現在還不能輕視,況且我們現在滅掉兩國之後已經很疲憊,應該收兵休整,待機再戰。”闔閭於是班師回國。

伍子胥和孫武確定了擾楚疲楚尋機破楚的戰略,然後組建了三支精銳軍隊,輪流襲擾楚國邊境。在第一支軍隊襲擊時,楚國便調集主力迎戰。但楚軍一出,孫武卻率吳軍撤退了。當楚軍剛返回時,吳國派出的第二支襲擾軍隊又開始了行動。這種車輪式的襲擊戰搞得楚國被動應付,軍隊疲憊不堪,國力也消耗嚴重,致使一些小屬國紛紛叛離,吳國卻在襲擾中大有收穫。

公元前506年,孫武又運用長途奔襲靈活機動的戰法打敗了楚軍。當時,楚國圍攻吳的屬國,即一個小國蔡國。孫武率領3万精兵,乘船逆淮河而上救援。楚軍見勢不妙,趕忙退兵,在漢水設防。沒想到孫武卻突然棄船登岸,從陸路奔襲楚國腹地,給楚軍來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孫武並沒有用全部兵力奔襲,而是精選了3500人做先鋒,披堅執銳,輕裝疾進。等到了漢水東岸,楚軍迎擊時孫武又領兵後撤,引誘楚軍追擊,三戰三勝。此後兩軍在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決戰,孫武用先發製人的戰術衝亂了楚軍的陣腳,然後吳王率領主力攻擊圍殲,又大獲全勝。以后孫武用半渡而擊、乘楚軍用餐時攻擊等靈活戰術打得楚軍毫無還手之力。

因為孫武的神勇指揮,從柏舉之戰到佔領楚國國都郢,吳軍只用了十天的時間,楚王倉皇而逃。孫武以3萬破楚軍20萬,成為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新王勾踐繼位,國內還未完全穩定,闔閭覺得有機可乘,他不聽孫武勸阻,在準備不足時就匆忙出兵。結果大敗,闔閭也因傷重而喪命。

太子夫差繼任吳王后,孫武和伍子胥一起整軍備戰,在公元前494年終於擊敗越國。

當時,勾踐領兵從水路進攻,夫差則以十万精兵迎戰,孫武和伍子胥夜裡派出疑兵,在兩翼舉著火把助勢攻擊,夜幕中火光照亮了天空,向越軍包圍過來,加上喊殺聲,致使軍心動搖,在吳軍的猛攻下越軍全線潰敗,勾踐退守到會稽山,只得向吳屈辱求和,夫差最後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勸告,而是和勾踐議和,養虎為患,後來又放勾踐回國,縱虎歸山。在夫差到北方會盟稱霸主後沒幾年,吳國便被臥薪嘗膽恢復元氣的勾踐滅掉了,夫差也落得個自刎而死的悲慘結局。

孫武雖然幫助吳國建立了霸業,但夫差日漸驕橫,不聽忠言信讒言,逼死功臣、忠臣伍子胥,孫武見狀寒心而退,知道自己想輔佐吳王統一南北的大誌已無法實現,為免遭殺身之禍,便隱居深山,修訂他的兵書去了。

孫武之所以被後人所稱道,最主要的還是他留下的那部兵家聖典——《孫子兵法》,雖然只有五千字,但卻包含了豐富的軍事思想,這使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偉大的軍事家。《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孫武的軍事理論不僅對現在的軍事方面有重要影響,日本還將他的兵法用到了商業方面,1990年還被用來指揮高科技的現代化戰爭——海灣戰爭。所以,孫武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是當之無愧的。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