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25年後世界不再會有石油

【新唐人2011年5月6日訊】週四(5月5日)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下滑。美國、歐洲經濟放緩的消息和美元走強引起市場大規模拋售大宗商品。不過,多位專家表示,長期看,能源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世界能源需求增長的不均衡將會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性。

原油價格近期的持續攀升給美國和世界其它地方的消費者造成了很重的心理負擔。但是5月5日突然出現的原油價格和其它大宗商品大滑坡會讓消費者感到些許快慰。

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美元以上,到99美元一桶,跌幅近10%。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也下跌12個美元,到109美元一桶。黃金價格下滑近40個美元,到1476.8一盎司。其它大宗商品,如銀、銅等下降的幅度都是很長一個時期少見的。

不過,從長期看,很少有專家認為能源價格會從此而進入下行道。國際著名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5月5日對媒體表示,儘管國際油價最近有所回落,但由於世界原油儲備正在不斷減少,預計油價將維持上升的勢頭。

羅傑斯說,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世界石油儲備正在以每年6%的幅度下降。羅傑斯說,即便是4%,25年以後,世界不再會有石油了。

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羅伯特•瑟庫塔(Robert Cekuta)認為,世界能源形勢可能比國際能源署數據反應的走勢更為嚴峻。

瑟庫塔指出,這一強一弱,一增一減將會給世界帶來嚴重的能源分配失衡和經濟增長失衡,後果非常嚴重。

瑟庫塔5月4日在大西洋理事會上發表演講的時候通過數據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畫面:

從現在到2035年,發達工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可能會放緩,甚至出現下降。但新興市場,主要是亞洲的新興市場,能源需求的增長將會給人類的資源造成巨大的壓力,原油和其它許多大宗商品,如煤炭、天然氣、鐵礦石、稀土等資源,的希缺程度將會大大提高。亞洲地區的能源進口將會達到每天3000萬桶,接近石油輸出國組織現在的總產量。

為此,瑟庫塔提出,人們現在討論經濟的持續發展的時候不能只討論如何使亞洲經濟持續發展,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如何保持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瑟庫塔建議,全球應該加快能源和資源的多樣化進程;提高能源市場的透明度,減少能源價格的波動,健全市場功能;通過雙邊、多邊和地區性的合作來增加世界能源安全。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